APP下载

及时响应 科学调度全力做好台风“利奇马”强降雨防御工作

2019-01-15李开峰张凤翔

治淮 2019年9期
关键词:利奇马道口洪水

李开峰 张凤翔 王 义

(作者单位: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233001 2.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221018)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4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约1000km的洋面上生成,7日23时加强为超强台风(52m/s),10日02时前后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超强台风,中心风力16级),登陆后向偏北方向移动并影响淮河流域,11日12时移出流域入海,11日21时再次登陆山东省青岛市,12日4时移至渤海湾,12日13时对流域影响结束。受“利奇马”和西风槽共同影响,8月10~11日,沂沭泗河水系平均降水量141.2mm,沂河、沭河相继发生2019年第1号洪水,新沂河出现超警戒洪水。

一、雨水情特点

1.登陆强度大

“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 m/s),登陆强度列1949年以来第三位。

2.降水强度大

8月10~11日,沂沭泗河水系平均降水量141.2mm,占8月常年均值(166mm)的85%,也是自1953年以来给沂沭泗河水系带来降水量最大的台风。其中,临沂以上降水量224mm,为1953年以来2天最大雨量。沂沭河中上游、邳苍区降水量200mm以上,沂沭河上游局地降水量300mm以上,最大降水量为沭河上游辉泉站362mm。

3.覆盖范围广

面雨量大于100mm、200mm的笼罩面积分别为5.38万km2、1.33万km2,分别占沂沭泗流域面积的67%、17%。

4.流域出现旱涝急转

6~7月,沂沭泗流域遭遇60年一遇严重气象干旱,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于6月28日启动防旱III级应急响应。受台风“利奇马”和西风槽共同影响,8月10~11日,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出现旱涝急转的严峻形势。

5.沂河、沭河相继发生编号洪水

受强降雨影响,沂河、沭河分别出现编号洪水。沂河临沂站8月11日16时出现洪峰流量7300m3/s,沭河重沟站8月11日18时52分出现洪峰流量2720 m3/s。中运河运河镇站8月12日15时出现洪峰流量2990 m3/s,为1974年以来最大值。

6.骆马湖、新沂河高水位长历时行洪,防守压力大

骆马湖自8月13日1时水位超警戒水位23.5m,至15日8时水位降至23.49m,超警时间55小时。新沂河沭阳站水位自11日3时超警戒水位9.0m,15日21时降至警戒水位以下,超警历时114小时,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行洪,防守压力大。

二、防御工作举措

1.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

国务院领导针对台风“利奇马”防御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水利部多次召开视频连线会商会,安排部署重点防御工作。淮河防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扎实做好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流域有关省党委、政府“一把手”均对防御工作作出批示,有关分管副省长亲赴一线指挥督导,或在省防指坐镇指挥,安排部署防汛防台风工作。各地党政主要领导迅速到岗到位,靠前指挥,各项防御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2.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

自“利奇马”生成以来,淮委加强监测预报,密切监视其动向,准确研判对流域沂沭泗河水系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预报沂河临沂站流量将超过4000 m3/s,及时发布洪水蓝色预警,流量超过7000 m3/s后,再次发布洪水黄色预警,并发布“沂河2019年第1号洪水”和“沭河2019年第1号洪水”信息,提醒社会公众密切关注雨水情变化,加强防范,积极应对。

3.强化会商研判,全力应对防范

连续组织会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与水利部视频连线会商要求,滚动分析研判第9号台风“利奇马”带来的雨情、水情和汛情,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各项防范工作。及时向山东省、江苏省发出了《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当前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责任落实、监测预报预警、水利工程调度、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堤防巡查防守和抢险、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具体部署防范措施。

4.及时启动响应,强化应急处置

于9日13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于10日22时将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III级。先后向沂沭泗地区派出2个工作组,协助指导地方开展防汛防台风工作。淮委沂沭泗局于9日11时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9日20时提升至Ⅲ级,11日15时再次提升至II级。流域山东、江苏省分别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视汛情发展,并将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II级;流域各地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赴一线协助指导防汛防台风工作。

5.优化工程调度,合理安排洪水

加强与有关省沟通协调,科学调度直管水利工程,确保度汛安全。督促山东省、江苏省做好水库调度,合理控制水位;进一步加强沂沭河拦河闸坝的调度运用,及时通报调度信息。根据《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有关规定,充分发挥东调南下防洪工程作用,采取控、泄、分、蓄等综合措施,科学调度洪水,确保沂沭泗河洪水安全下泄。洪水到来前,提前开启沂河刘家道口闸、沭河人民胜利堰闸、骆马湖嶂山闸等,预降河湖水位,迎接上游来水。洪水处理过程中,沂河洪水利用彭道口闸尽量东调,其余通过刘家道口闸下泄南下;沭河与沂河东调洪水利用人民胜利堰闸控泄,尽量通过新沭河闸东调入海,有效减少南下洪水,缓解骆马湖、新沂河行洪压力;骆马湖洪水利用嶂山闸、皂河闸、宿迁闸等充分泄洪,尽快为南下洪水腾出库容。骆马湖嶂山闸最大下泄流量5020 m3/s,为1974年以来最大泄洪流量,有效控制骆马湖水位快速上涨。在退水阶段,视中长期天气预报,嶂山闸调度兼顾向洪泽湖补水需求,通过控制骆马湖水位下降速度,确保洪泽湖补水有水可调,有效缓解洪泽湖地区缺水问题。

6.加强巡查防守,做好抢险准备

受台风“利奇马”强降雨影响,沂河、沭河出现编号洪水,新沂河出现超警戒洪水。督促各地加强堤防巡查防守,备足抢险物料,落实应急抢险措施。各地严格按照防汛有关规定上足防汛力量,加强巡查防守,确保度汛安全。

三、问题及对策

台风“利奇马”对淮河流域沂沭泗河水系降水影响强度大,覆盖范围广,为近年来罕见。充分发挥东调南下防洪工程作用,科学调度洪水,实现了沂沭河洪水安全下泄,但在洪水调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需要予以重视。

1.彭家道口闸分洪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沂河中游河道下切明显,分沂入沭河道行洪较少,逐年淤积,河道断面发生变化,导致刘家道口枢纽的刘家道口闸和彭家道口闸分洪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此次洪水调度中,在闸前水位达59.67m的情况下,彭家道口闸全部提出水面,其最高泄量仅为1420m3/s,远低于调令下达的3500m3/s,分洪效果不理想。如沂河发生大洪水,彭家道口闸不能保证有效分洪,将大大加重沂河中下游和骆马湖、新沂河的防洪压力。

2.新沂河行洪流量与水位不匹配

新沂河在行洪过程中出现中等流量高水位现象,沭阳站8月12日6时30分流量5900 m3/s,相应水位11.31m,高出警戒水位2.31m,超1974年最高水位。而1974年8月16日实测历史最大流量6900 m3/s,相应最高水位10.76m。新沂河行洪流量与水位不匹配,须及时研究分析原因,在今后的防洪调度中要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利奇马道口洪水
境外项目铁路道口运营需求分析及控制系统设计建议
Typhoon Risk Perception:A Case Study of Typhoon Lekima in China
HTK-DB型列车接近道口报警装置的研究
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评估出炉
融媒语境下台风报道迭代升级的三个维度——以台州广电防御“利奇马”台风报道为例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全媒体时代灾难报道的创新实践——以温州日报“利奇马”台风报道为例
列车接近道口通知电路的改进处理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