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工程调度 狠抓防御监管有力保障防洪和供水安全
——访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田以堂

2019-01-15吕彩霞,王为

中国水利 2019年24期
关键词:山洪水利部防洪

2019年,我国共出现41次强降雨过程,有5个台风登陆,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辽、太湖六大流域共发生14次编号洪水,有61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发生春夏旱,江南、江淮等地出现夏秋冬连旱。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国家防总相关会议要求,超前部署,落实责任,组织指导各流域、各地补短板、强监管,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有力防范应对突发水旱灾害事件,保障了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田以堂。

中国水利: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2019年是水利部按照新职能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第一年。请您介绍一下2019年的汛情旱情特点及防御成效。

田以堂:2019年我国的汛情旱情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降雨南北多中间少,局地强度大。全国共出现41次强降雨过程,降雨分布总体呈“南北多、中间少”。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大陆,其中第9号台风“利奇马”带来降水总量达1532.6亿m3,为一般台风的5.1倍。二是大江大河洪水多发,持续时间长。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辽、太湖六大流域共发生14次编号洪水。黄河干流发生4次编号洪水,上游发生1989年以来6月同期最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超警13~53天,黑龙江同江至抚远江段超保32天。三是中小河流超警频繁,洪水量级大。全国共有615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119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35条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浙江钱塘江、福建闽江、江西昌江等主要河流多次超警或超保,湖南湘江下游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四是干旱南北交替出现,局部旱情重。东北、华北、西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春夏旱,7月初全国一度有5503万亩(1亩=1/15hm2,下同)作物受旱、116万人因旱饮水困难。江南、江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江河水位偏低,发生了夏秋冬连旱,截至12月中旬,全国耕地受旱3187万亩,230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防汛抢险救灾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工作,韩正副总理、胡春华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水利部指导督促各流域、各地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召开全国水利工作会、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山洪灾害防御视频会等会议,指导七大流域防总召开工作会议,对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组织6个由部领导带队的检查组,赴12个省(自治区)重点区域开展汛前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一省一单”限期整改。修订完善江河洪水调度、应急水量调度等方案预案,组织七大流域开展防洪调度演练,及时修复2018年水毁水利工程,充分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准备。加强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64次主持会商会,有针对性作出防御工作部署。及时向有关地区发出暴雨洪水防范预警,启动应急响应10次,派出103个工作组赴水旱灾区一线指导,商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29.11亿元。指导各地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拦洪削峰和调水补水,充分发挥防洪抗旱综合效益;密切监视水库调度运用,严控超汛限水位运行;及时发送山洪灾害预警,提醒地方人民政府提前转移受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威胁人员;做好堤防巡查值守,有效处置工程险情。对地方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堤防巡查防守等进行督查暗访,督促地方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和措施。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通报雨水情预测预报成果,提请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及时派出水利专家组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积极主动发布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举措和经验成效,回应社会关切。

在各级水利部门共同努力下,2019年全国大中型和小(1)型水库无一垮坝,主要江河堤防无一决口,群众饮水安全得到保障,最大程度减轻了洪涝干旱灾害损失。

中国水利:水工程调度是水旱灾害防御的核心,也是充分发挥工程体系防灾整体作用的关键所在。请您介绍一下2019年水工程调度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其在汛期防御洪水中发挥的作用。

田以堂:水利部紧紧围绕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核心任务,努力提升调度水平,有力应对暴雨洪水和干旱灾害,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综合效益。

汛前,结合流域防洪工程能力和经济社会现状,组织编制和修订完善七大江河洪水调度、骨干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等方案预案,提出防御流域超标准洪水的调度方案。2019年,水利部组织编制并批复了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丰满白山水库防洪联合调度方案、雄安新区起步区安全度汛方案、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实施计划等方案。组织七大流域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洪水为背景,以重点骨干工程防洪调度运用为重点,开展防洪调度演练,通过演练检验方案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准备。

入汛后,督促、指导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地水利部门依法依规、科学精细调度水工程,根据降雨预测和洪水预报,通过预泄迎洪、拦峰削峰错峰、退水腾库等措施,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适时开展调水补水,有力保障供水安全。据统计,汛期七大流域共2690座大中型水库(湖泊)参与防洪调度,拦洪1518亿m3。长江委调度三峡水库减小下泄流量,减轻洞庭湖区和长江中下游干流防洪压力。湖南省调度资水柘溪水库提前预泄,将水位降至汛限以下7.6m,拦洪约12亿m3,降低下游桃江站洪峰水位5m左右。黄委调度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库提前预泄腾库,适时拦洪排沙,成功应对黄河上游洪水,为沿黄地区提供抗旱用水。针对西江两次编号洪水,珠江委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骨干水库群联合调度,分别降低中游武宣站洪峰水位1.35m和2.51m。松辽委调度丰满、白山、尼尔基和察尔森等4座骨干水库拦蓄洪水110亿m3,其中丰满水库最大削峰率97%。防御台风“利奇马”期间,淮委调度彭家道口闸等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骨干工程,确保洪水平稳入海;浙江省宁波市调度32座大中型水库拦洪2.83亿m3;山东省潍坊市联合调度弥河流域5座大中型水库,削峰率达35%~74%,为下游错峰3.5~11.5小时。针对江南等地旱情,长江委调度三峡、丹江口以及长江上游水库群加大下泄流量,保障长江、汉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抗旱用水需求。

中国水利:2019年水利部印发《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规定(试行)》,为水库、水电站和湖泊汛限水位运行提供了基本依据。请问在汛限水位运行监管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田以堂:防御司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从制订规章制度、建立监管机制、狠抓日常落实、紧盯问题整改等方面不断强化水库汛限水位监督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制订《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规定(试行)》,保障监管工作有法可依。经深入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并报请水利部领导审定后,《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规定(试行)》于2019年5月以水利部文件印发。这是我国首部针对水库汛限水位监督管理专门制订的部门规章制度,明确了从汛限水位设定、复核、上报,到汛限水位监督管理职责权限,再到监督管理的具体内容、要求、程序、方式以及责任追究的各环节事项,为加强和规范水库、水电站和湖泊汛限水位运行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是做好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核定,确定监管规模和基准。组织各地水利部门和各流域管理机构对大中型水库进行认真核查,确认汛限水位、总库容等特征值,明确汛限水位分期范围及控制上限,补充新增水库信息,并将核定的数据录入数据库,作为汛期水库汛限水位监管依据。3月完成了全国4037座大中型水库汛限水位核定入库工作,6月又进行了复核。

三是强化汛期汛限水位实时监管,同步督促问题整改落实。汛期密切监视全国水库调度运行,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监管机制,严控超汛限水位运行。线上实行24小时监管,逐日逐库分析水库超汛限运行情况,督促有关地区尽快降低水库水位;线下对监控发现异常的水库进行现场核查,督促整改。针对超汛限水位时间较长、幅度较大的水库,采取“一省一单”的形式下发通知40余个,要求有关地区逐库上报超汛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通过努力,全国水库汛限水位监督管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自上而下的汛限水位监督管理机制基本形成,汛限水位在水库汛期调度中的约束力大大增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和水库管理单位对汛限水位的重要性、严肃性有了明确认识,水库、水电站规范化管理和科学调度得到极大强化,有力保障了水库度汛安全。

中国水利:请谈谈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

田以堂:2020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贯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围绕“以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为核心,强化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管理”的总体思路,以防御流域性大洪水和山洪灾害为重点,加强指导支持和督导检查,组织督促各流域、各地落实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全力做好防范应对,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减轻损失,加大基础工作力度,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一是做好防御大洪水准备。修订完善重要江河湖泊洪水调度、重要水工程防洪联合调度以及防御流域超标准洪水调度等方案预案,开展防洪调度演练,做好调度运用准备。加强预测预报,科学精细实施水工程调度,充分发挥防洪减灾效益。指导督促地方做好堤防等的巡查防守,确保防洪安全。

二是抓好山洪灾害防御。指导各地完善山洪灾害预警发布机制,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按照“方向对、跑得快”的要领,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地方人民政府提前转移受威胁人员,保障生命安全。大力宣传普及山洪灾害防御常识,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能力。

三是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完善水库汛限水位和水工程调度运用监管工作机制,严控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确保水库调度运行安全、规范、高效。继续开展小型水库安全度汛“四不两直”暗访督查,加大监督问责力度,督促各地将“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要环节”落实到位,确保度汛安全。

四是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督促指导。召开水库安全度汛会、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等会议,对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及时修复水毁水利工程,开展汛前检查,督促整改消除风险隐患。密切关注雨水情和汛情旱情险情,加强值守会商,有针对性作出防御部署,及时派出工作组赴一线,商财政部安排水利救灾资金,指导支持各流域、各地做好水旱灾害防范应对。

五是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项目建设和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建设,开展现代化技术装备及防汛抢险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提升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加强宣传,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强化正面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山洪水利部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天水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管理浅析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优雅地表达
致命山洪
父亲迎着一场山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