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精神之鲁艺精神的育人效应*

2019-01-15高彤彤白加栋申圆圆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鲁艺延安精神延安

高彤彤 白加栋 申圆圆

(延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6000)

文艺工作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给出批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在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出席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总书记在论述中指出了文艺的鼓舞作用、凝聚作用和指引作用,肯定了文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砥柱力量。

回溯历史,1938年5月,当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的时候,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同样对文艺给出肯定,他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两支队伍,一支是朱总司令的,另外一支是鲁总司令的。”毛主席所指的“鲁总司令”就是以鲁迅先生为首的新文化队伍。延安文艺座谈会是一次探寻文艺性质的重要会议,毛泽东为此与数十名画家、音乐家、作家谈话,最终在经历将近一个月的会议时间之后,毛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成功落实了文艺工作在人民群众、抗战需要中的作用。

此外,鲁迅先生在曾《坟·论睁了眼看》中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多年后,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也作出论述,“文艺关乎的是世道人心。”

从毛主席到习总书记,从鲁迅先生到汪曾祺,我们会发现这种跨时代的呼应不是偶然的,是在一个又一个社会进步中,文艺本身的意义内涵决定了它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文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可是当下,中国文艺界呈现过度追求数量、低俗浮躁、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它们通过各种文艺作品、各种传播渠道侵蚀着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尤其侵害着高校大学生。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处在人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从校园迈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但是,在信息多元化、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文艺节目、作品多角度、多渠道冲击着大学校园,很多文艺作品的题材内容以及某些文艺工作者的个人作风错误地引导大学生的生活目标,不仅如此,文艺界在所谓“当红”文艺者的影响下,还滋生起如“娘炮”文化等具有文化传播效应的价值误导,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扭曲,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人生追求,无原则、无底线德思想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想把大学生从低俗消极的文艺环境中隔离出来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在信息如此发达的当代,文艺就如空气一般,弥漫在大学生周围,无孔不入。所以,我们既然改变不了外在因素,就必须从大学生自身的文艺观念出发,寻找一种被大学生接受的“文艺信仰”,让大学生在面对诸多文艺作品的时候,带着“原则、底线、理智”,从内心可以构筑起明善恶、辨是非,彰显新时代风尚、端正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思想之墙。

而纵观鲁艺精神的内涵意义,它就是一种为大学生所需要、所接纳的“文艺视角”“文艺慧眼”和“文艺初心”。

一、延安鲁艺创立缘由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的五次围剿下,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延安,在延安涅槃奋进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重要转折点。延安鲁艺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要武器,更是传播共产主义信念的重要途径。1938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观看《血祭上海》后,敏锐地觉察到文艺对于抗战的意义,决定创立一所培养文艺干部的学校。于是,在毛泽东、周恩来、成仿吾等八名同志联合提议下,鲁迅艺术学院于1938年4月10日成立,以汇聚中华有志青年,以文艺为武器为使命,开辟了一条特殊的敌后抗日战线。毛泽东同志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说:“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鲁迅艺术学院的创办宗旨是应“民族解放的大时代”所需,其使命是在抗日战争中为发挥“中国的使命和作用”培养文艺骨干人才,也就是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明的:要使文艺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党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文艺大军。[1]这一思想指导了20世纪整个中国的文艺走向,让文艺成为人民的文艺、工农兵的文艺。

鲁艺成立后,延安鲁艺为当时的整个文化界注入了真正的“中国梦想”,进而使延安这个偏居一隅的陕北古城成为无数文艺青年不远万里投奔的精神圣地。[2]全国无数青年为了民族复兴,不怕危险来到延安。当时,国民党仅在西安到延安的路上就设有七道关卡,层层堵截,但所有的这些都阻碍不了青年投奔延安的脚步。

我们后来所说的“鲁艺精神”,就是从延安鲁艺开始……

二、鲁艺精神内涵解读

那么,鲁艺精神是什么?至今,鲁艺精神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在延安鲁艺创立80周年之际,有学者给出定义:“鲁艺精神是人民服务的精神”。其实,这一点主要强调了鲁艺精神的精神属性,并没有阐明鲁艺精神的具体内同。我们通过研读延安鲁艺的一系列文献,会发现“鲁艺精神”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群文艺工作者身上的品格结晶,它更透露着中国青年在祖国危机关头的担当和艺术真正的意义所在。

(一)鲁艺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文艺解读,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精神支撑,是更为广泛的劳动人民与共产党人的品格缩影。延安精神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中中国精神的重要标识。而鲁艺精神特指当时延安鲁艺及鲁艺人、鲁艺作品的美好品质和信仰信念。延安鲁艺让抗战时期的延安成为了一座荟萃中国诸多作家、画家、音乐家的信仰高地。鲁艺精神和延安精神一样,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精神。毛泽东同志在与鲁艺师生的讲话中提出:“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艺术工作者……不但要为民主共和国,还要有实现社会主义以至共产主义的理想。”毛泽东同志的讲话让鲁艺精神有了浓厚的方向感和责任感。

鲁艺精神之所以在传播和弘扬过程中略显局限,因为其所形成的人群具有一定独特性,尽管在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下,鲁艺师生已经从鲁艺校园这个“小观园”走向人民生活这个“大观园”,但是专业的特殊性还是无法让鲁艺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致。延安精神侧重于凝练出人民群众在艰苦中磨砺意志,直面困难的策略和气魄。鲁艺精神倾向于抒发人民群众在艰苦中苦练心智,坚定信仰的态度和情怀。不难发现,正是鲁艺精神的存在,弱化了延安精神的政治色彩,多了些人文关怀。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延安精神仿佛只是人民群众在黄土高原上辛勤耕作,贫瘠与贫苦是延安精神对抗的主要对象,到处透露着艰苦抗争、埋头苦干的“劲儿”,而鲁艺精神展现了当时延安军民的乐观积极的精神生活。鲁艺精神是用来源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来直观、感性地反映问题,所以,鲁艺精神从时间、空间、事件等多个角度可以力争与观众产生共鸣,影响更多的人民群众,是抗战时期人民群众急需的一抹心灵慰藉。

(二)鲁艺精神让艺术与贫穷达到一种和谐

陕北高原的人民是穷苦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何谈丰富精神生活。针对这一点,哪怕是在很多现代人的观念里,人们都认为“搞艺术是要有资本的”。这样的观念让“艺术”与普通大众总会有一种隔阂,甚至疏离感。

但鲁艺精神恰恰在说明贫穷与艺术的内在和谐,贫穷不仅不会抹杀艺术,反而让艺术回归本真,为其提供更为可贵的生长土壤,原因有两方面:第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延安鲁艺因为国民党的封锁和地理环境的恶劣,很多教学用具无法运输进来。在这种情况下,鲁艺师生开始因地制宜,自己制作教具,甚至都制作出了小提琴。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版画不仅在抗日宣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因其复制率高,使得很多抗日政策、军民故事在根据地广泛宣传开来,同时,在版画本身的发展方面也获得了质的突破。当时鲁艺美术团一直奔波为版画创作挖掘可利用的材料,最终发现陕北随处可见的枣木、梨木可以作为刻板,这样不仅材料的简易,更让不少人民群众也加入到版画创作中,从此,从西洋传进来的版画工艺竟然成为了陕北地区很多老百姓的一个特长爱好;第二,走下“神坛”,走向群众。延安鲁艺积极践行毛泽东同志的5·23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不再一味追求所谓高雅,脱离人民群众的作品,开始以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思考延安鲁艺创立的初衷,创作了大批为老百姓喜欢的文艺作品。延安鲁艺根据生产大运动中劳动模范马丕恩父女的事迹创作了一部新秧歌剧《兄妹开荒》,这部秧歌剧在首演时,没有任何音响设备的基础上,观众竟达到两万人。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把咱们开荒的事都演出来了”。另外,中国新民族歌剧里程碑式的作品《白毛女》在献礼中共七大后,在全国巡演,反响很大,很多人是打着“为白毛女报仇”的横幅加入到抗日队伍当中去的。

鲁艺精神一度让贫苦的陕北高原成为了艺术的海洋,还被冠以“歌城”的美誉,人们在劳作时歌唱,在歇息时歌唱。延安鲁艺通过深入生活、还原生活的演绎让艺术与贫穷落后的现实生活不再对立,让老百姓认识到“艺术就是简单、平实的生活”。在很多场合的演出中,老百姓亲切地称延安鲁艺为“鲁艺家的”(陕北地区对亲近人的称谓)。鲁艺精神让艺术与贫穷和谐“相处”,不仅说明了物资资料的有限可以激发更多的艺术可能,更暗含了一种革命乐观的人生哲理。

(三)鲁艺精神是青春和信仰的赞歌

诗人柯仲平在《延安与中国青年》一诗中写道:

“青年,中国青年,

延安吃的小米饭,

延安穿的麻草鞋,

你为什么要爱延安?

青年回答: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

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

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

不能到前方去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

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

鲁艺精神是一种有关青春和信仰的精神。这一点在很多中国精神的范畴内是没有的。自延安鲁艺成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来到延安的年轻人达到2288人。延安的生活异常艰苦,可这些年轻人无怨无悔。《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来延安时仅32岁,他和妻子钱韵玲应邀来到延安任教,面对延安的艰苦生活,他反而甘之如饴,达到了创作的最高峰。与冼星海多次合作的伙伴——光未然,到延安时25岁。光未然在前线受伤,被送往延安边区医院,他渡过黄河时看到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便写下荡气回肠的《黄河吟》,后来与冼星海一同完成了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回延安》的作者贺敬之来延安时19岁,他曾经在一路奔波,在终于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时,写下“一决生死投八路,阴阳相隔八贤庄”的诗句来表达他对延安的向往。饰演白毛女的表演艺术家孟宇出身于优越的家庭,但为了民族抱负,和几名同学通过佯装报考山西民族大学,辗转来到延安,那时她才17岁……一位老鲁艺学院在纪录片《永远的鲁艺》中谈到,“那时候虽然日子很苦,但是每天有知识到头脑中去,想着国家的命运和我们这些年轻人联系在一起,就会觉得特别痛快!”

鲁艺精神是年轻人的爱国热情和理想信仰浇灌的精神追求,这些年轻人靠信仰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里书写着不悔的青春篇章。

综上,鲁艺精神代表的是革命的、人民的、青年的文艺力量,它以其形成的时代背景、人群特点、追求信仰与当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一致,鲁艺精神可以折射出当代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让大学生在无处不在的文艺世界中出淤泥而不染,用鲁艺精神构筑心理防盾,守护内心净土,可以让当代大学生与延安鲁艺的年轻人们进行“时空对话”,传承青年梦想,激发青春信仰。鲁艺精神必将给新时代大学生一个正确的“文艺视角”,一双辩证审视当代文艺的“文艺慧眼”,和给自己所接触到的文艺作品追溯一颗“文艺初心”。

猜你喜欢

鲁艺延安精神延安
让鲁艺精神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绽放新时代光芒
延安鲁艺“小调大王”——安波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鲁艺精神的传承发展之路——以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为切入点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鲁艺后裔的追求——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