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华精雕医院管理

2019-01-15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0期
关键词:张华江阴市科室

苏南地区县市级医院组团崛起,成为中国县域医疗的一股新生力量。江阴市人民医院则是这个方阵中的佼佼者,其标杆影响力,业界早已有目共睹。

在全国医改的新形势之下,公立医院无序扩张被叫停,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014年担任一把手的张华,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主动转变医院运营管理模式,着力强化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专科能力建设,肯定是当前县市公立医院的重中之重”,他反复对《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强调。

面对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激烈竞争,张华则强调立足本地患者实际需要。2018年,地方政府规划在本地成立两大县域医疗集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江阴市人民医院承担着龙头作用。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之下,张华希望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五大中心建设,实现服务下沉,推进技术服务的同质化管理,将更多疑难重症患者留在本地看病。

定位医院新战略

“2014年,医院出院患者其实已经超过9万人次,此后数年有意适当控制。如果当时不控制,按照当时的增长速度,现在住院量估计已经超过12万人次。”张华指出。

实际上,当时整个舆论环境,从政府到社会都开始质疑医院规模无序扩张。张华顺势而为,也希望借此转换医院发展轨道,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医院在规模上的适度收缩,也是在顺应医保打包付费和分级诊疗的大局。经过这样一轮调整,江阴市人民医院出院患者规模,直到2018年才逐渐恢复此前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医院床位规模基本够用,发展模式应该从规模扩张型转向内涵质量型。管理者今后要更加关注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能力提升和重点专科建设。”

实际上,内涵质量型发展也是医院在长三角区域竞争环境下的必然。就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范围而言,苏南地区经济收入水平更高,城市间交通更加便捷,很多患者有意愿、有能力前往南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看病,尤其是近在咫尺的上海。另外,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政策一体化正在加速,政府也有意逐渐打破区域内医保壁垒,患者跨区域流动就医日益便利化。留住本地患者,医院服务能力必须尽快与大城市接轨,这是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医院面临的共同挑战。

经过多年努力,江阴市人民医院确实积攒起40多位医学博士的根底,发展形势看起来比中西部地区同级同类医院要好。不过,张华并不讳言医院内涵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

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每个城市在高精尖人才引进上都是各出奇招,竞相掀起所谓“抢人大战”。加之,县域的确不是顶尖人才的就业首选,江阴市人民医院在优质人才招录上也始终面临挑战。而且,国内医院的员工流动性越来越大,过去护士流动比较大,现在医生流动也在日益加剧,即使“来了也还要留得住”。

“2020年的医学毕业生招录,从今年9月份就开始启动,希望能到11月份就基本确定下来,保证招录质量。”面临挑战,医院也要去“抢人”。“过去人才招聘一年一个轮次,现在三个月就可以启动一轮”。

在这样的大政策下,张华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希望在高端人才引进上获得主动权。“紧缺人才的招聘,隔天就可以启动。而且,“医院也争取到政府的支持,顶尖人才政府配置50万元奖励,医院也会配置等额科研启动经费”。

除了上述优秀人才激励政策,张华补充,人才培养还是要立足本地实际,强化对既有人力资源的提升。目前,医院通过各种渠道把医生送到北京、上海,甚至美国、加拿大,短则数月,长则两年,始终还是要自己孵化一部分。

杰出业绩奖

Outstanding Award

获奖理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是一位实干家,面对改革,从未有丝毫迟疑。

转变运营管理模式,强化内涵质量建设,他为县级医院树立完美标杆。

深耕精细化管理

做强做精医院专科早已成为共识,但是实现途径各有神通。张华的策略则是,以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引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果。

医院在宏观上转变发展模式之后,科室资源配置也要转换思维,科室发展不能一味铺摊子。张华对职能科室和业务科室提出新要求,决策前要跟医保、卫生部门去求证数据,要认真分析本地疾病发生率、本地患者外转比例、本地医院资源配置情况。

一些病种,医院能够拿下本地住院患者八成以上,资源配置要保持持续领先地位。有些病种,患者在医院手术比例不到五成,可能需要重点突破,人员招聘、设备添置上有所侧重。有些病种,服务能力已经具备,患者就医比例依然偏低,可能是本地患者对医院服务能力不太了解,或许更需要的则是对外宣传。张华举例指出,不同科室,资源配置情况自然不同,“要拿数据说话,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凭经验来做事”;始终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决策要“切合本地实际”。

除了资源配置,内涵质量型发展理念也贯穿到医院日常管理工作。张华自2014年以来,不断调整全员绩效考评体系,希望借此转换提升发展轨道。医院从2004年开始建立起一套以科主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全员考评体系,一直沿用至今。从普通医生成长为一把手,张华自己一直都参与到这样一套考评体系的持续改进与完善中。

以科主任考核为切入点,年度考评成绩跟科主任绩效考核、评聘管理适当挂钩。据张华介绍,科主任考评基本框架包括个人情况(15分)、医疗业务(50分)、教学科研(15分)、科室管理(20分)共四大方面。

这么多年以来,体系大框架基本没变。医疗业务始终占据大头,在100分中占据50分,其他方面大体也如此。不过,医院工作在不同阶段的考评侧重点不同,每个方面的指标及权重构成一直在调整中。

“过去,医疗业务考评指标占50分,大致是25分跟数量规模挂钩,25分则跟质量安全挂钩”。张华根据医院发展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多轮结构优化调整,数量规模的考评权重分值逐渐调到17分、13分,直到现在的8分,而质量安全的考评权重分值则不断调高,直到现在的42分。

“胃肠外科、肛肠外科的考核,作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专科的功能定位,就是要紧盯直肠癌、结肠癌、胃癌等病种的三四级手术;一些相对简单的手术,可以放给具备条件的基层一二级医院来完成。”张华举例补充。“管理层要通过考核指标权重的调整,释放出更加关注内涵质量的信号”。目前,医院开始大力推进以医疗集团为主要形式的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积极加快双向转诊和服务下沉,并同步将相关工作要求纳入考评体系之中。

医院的惯例,一直是在年中进行初评,提醒中层干部和各条线员工查漏补缺,年底的最终考评成绩则会跟绩效分配、评先评优、职称及岗位评聘挂钩。而且,医院在中层干部考评中严格实行末位淘汰制,也确实有部分科主任因此被免去行政管理职务。同时,医院一直坚持考评方案、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以此激励全体员工认准目标、持续改进,进而推进医院在各个层面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张华江阴市科室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年轮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白衣天使
张华全 金莲 曹严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