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海鹏再衔使命驭龙骧

2019-01-15

中国医院院长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山医疗医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来说,带领医院向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目标迈进就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是中国西医发源地,是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校,也是孙中山先生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身为中山龙头医院的中山一院,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医训,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医学发展是其当仁不让的使命。

近年来,肖海鹏带领中山一院通过强化能力建设、突出人才培养、完善内部管理等措施,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医院驶上高质量、高标准发展的“快车道”。

实施学科人才战略

2019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委省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中山一院成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入选单位。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领头羊,中山一院创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为众望所归。

实际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只是中山一院未来大发展的新起点。肖海鹏透露,为实现“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的目标,医院将在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疑难重症诊治、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及“健康中国”和“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中山智慧、中山力量、中山方案。

看似宏伟的蓝图,于肖海鹏而言却是必须落地的一块块拼图。

当好区域“领头羊”,首要的是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引领疑难重症诊疗。近3年,医院开展新技术382项,填补省级以上技术空白55项,建立首个国家级急危重症医学护理基地,组建覆盖全国250多家医疗机构的全国重症医学专科联盟,2018年疑难危重患者收治率达到82.8%,住院患者治愈好转率维持在98%以上。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优势,成立专科联盟,将专科技术优势辐射至省内乃至全国的基层医院。

二是引领医学科技创新。医院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学科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确定了肿瘤、心脑血管与代谢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优先发展方向。推进国家人体组织器官移植与医疗大数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中心建设,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合作共建国际临床研究中心。采用国际合作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组建专业化科研队伍,科研经费连续4年破亿。2018年获授权专利23项,“无缺血”肝移植术单项成果转化金额达670万元。

三是引领高质量医学教育。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临床师资队伍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培养为抓手,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搭建教师教学研讨平台、开办师资培训班、举办教学比赛等方式,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肖海鹏的管理理念中,人才培养是医院发展的“先手棋”。他推出的全新人才战略异常清晰。

一是前移培养链条。自2016年起,每年从八年制应届毕业生中选拔5人提前签订工作协议,以2年为周期,按照每人每年25万元的标准资助其赴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深造。

二是培养医学领军人才。中山一院在全院评选竞争力最强的科学家,配备3~5名团队成员,连续3~5年每年拨付300万元~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目前,已有5名领军人才、21个团队、106名青年骨干获得资助。

三是培育医院管理人才。医院成立医院管理学院,从临床、行政、后勤部门挑选40名后备人才进行为期1年的培养,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的管理团队。2018年用于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达2.28亿元。

卓越贡献奖

Excellence Award

获奖理由

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

他接过先贤衣钵,勇担历史使命。

初捧兵符分虎竹,再衔使命驭龙骧。

他励精图治,天道酬勤,打造国际一流,当仁不让。

践行现代医院管理

当好区域“领头羊”,引领区域医院管理创新亦是责任所在,使命所至。作为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试点医院,中山一院通过推进一系列管理创新,诠释了现代医院管理的魅力与价值。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医院筑牢医疗安全“压舱石”。一是完善体系建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科室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临床、医技及行政后勤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到临床科室“全程管”、医技部门“细化管”、行政后勤“有人管”。

二是加强药事服务。设立药师门诊,为慢病患者、心脏病患者、孕产妇等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重点科室“1对1”配备临床药师参与每日查房,促进合理用药,建立用药审核机制,形成“事前提醒、事中干预、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2018年,医院门诊输液率为0.54%,远低于10%的国家标准;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1%,远低于20%的国家标准。

优化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肖海鹏介绍,中山一院一方面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以专科特色和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引导医务人员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一方面改革职称管理制度,实行分类评价,对临床医师、护(技、药)师、教授和研究员等的评价内容各有侧重,为不同人员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

此外,医院还探索薪酬分配改革。对紧缺或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对重症、急诊、儿科等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的一线岗位发放额外补贴。

近年来,中山一院还大力创新服务模式,改善病人就医体验。如积极开展日间手术、建立远程医疗中心、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实行多途径预约挂号、开通移动缴费等,极大地提升了患者获得感。

秉承“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办院宗旨,中山一院将稳健的领航力、高度的凝聚力、强烈的感染力“治校三力”贯穿到医院管理的各环节,铸就“崇德、敬业、求精、图强”中山一院独特的医院文化。中山一院通过打造院史馆,展示从1910年建院至今的发展历程,厚植文化自信;设立“柯麟奖”,评选“好医生”,提升职业荣誉感;为职工子女举办寒暑假培训班、夏令营,关爱职工家人;大力开展援藏、援疆、援外工作,先后对50多家医院进行对口帮扶,送医疗、送培训、送管理。

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引领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提升、引领医学技术发展方向、引领高层次人才培养、引领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中山一院和肖海鹏的梦想正在照进中山一院的现实,并将成为中山一院在新时代继续奋勇前行的新起点和新路标!

猜你喜欢

中山医疗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历史上的“中山人”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