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年对比之“快”现状

2019-01-14

微型计算机 2019年16期
关键词:闪存盘同学会硬盘

来暴露一下年龄吧!今年8月,正好是我大学毕业20周年纪念。从毕业后就分隔天南海北的同学们也都在7月底纷纷赶回母校,大家一起聚一聚,聊聊天。当然,今天我不是跟大家扯同学会的事情,而是作为一个从1995年前后开始“入行”的忠实DIYer,跟大家聊聊20年前后在DIY硬件上的一些我目睹的“快”现状。也没有什么逻辑,就和大家碎碎念一般的聊聊吧!

首先是20年的电脑上的标准配置到现在已经消失了东西,比如当时必不可少的CD-ROM(1999年那时候DVD-ROM对99%的玩家来说还基本只是个概念产品)、1.44英寸软驱以及硬解压卡等,都已经彻底消失不见。闪存盘的出现让电脑里的A、B盘符彻底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而闪存盘+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资源,则让CD-ROM、DVD-ROM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我还记得在1999年前后,那时候主流的装机容量应该是在10.2GB上下,虽然有超过20GB的硬盘,但大多价格不菲,不是普通玩家的选择。到现在仍然记得当年买了第一块10.2GB这种“怪兽级”容量硬盘时的那种超级兴奋的感觉。但是到现在呢?就连SSD都迈入了TB级的统治时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或许你一不小心就会跟不上这发展的节奏,不过好在MC一直都紧跟着科技时代的脉搏,这些年来也在不断更新进化,好歹还不至于让我们的读者落后于整个时代吧!

同学会期间还谈到了一些很有趣的话题。在我们读书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交通都靠走,通讯全是吼”,那个时候校园内就连BB机都属于高昂的用品(传呼机),更别说属于顶级奢侈品的手机了。因此我们在回忆,那时候很多同学谈恋爱,靠的就是传话。男生要想找女生约会,就得蹲在女生宿舍楼下,找女同学代话叫她下来。哪像现在,QQ、微信、电话……但是大家比较感慨的是,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加的快捷、方便,但是却都觉得这样反而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始终有种隔着一堵冷冰冰的墙的感觉。或许我们什么时候也要放下手机、电脑,重新体会下那种“靠走”和“靠吼”的岁月,没准儿也能找到一些人生的感悟呢!

当然,我绝对不是对科技的发展持否定态度,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20年IT产业的迅猛发展的确让人感慨万分,我们对赛扬300A整夜超频的行为仿佛都还在昨天.酷睿i9顶着8核16线程的超跑配置却都开始普及;昨天我们还在为SDRAM比巨DO内存贵而万分纠结时,今天DDR5的消息都已经铺天盖地:仿佛昨晚还在用256KB的Modem拨号上网,今天却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5G时代……

时间,是把杀猪刀,催老的是我们这一代的容颜。但时间,也是催化剂,催生着万物不断向前迈步。让曾经的科幻慢慢变为现实,让曾经的梦想化为了实物。20年的产业快捷发展,这一路上我看到过太多的厂商起起伏伏。有些逐渐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像升技主板、太阳花显卡、SONY软驱、青云主板、三菱显示器、迈拓硬盘、昆腾硬盘、摩托罗拉手机、爱立信手机……而有些品牌则强势崛起,最终打造成了一个大大的“帝国”,NVIDIA、华硕、AMD等皆是此類。20年的快速发展,毫无疑问带动的是一波波的新陈代谢,不顺应潮流,不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就只能被社会和市场淘汰。

其实这20年来,同样有不少MC的同行曾经辉煌过、灿烂过,但最后却不得不痛苦地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停刊。其实,他们曾面对过的困难,MC也同样遭遇过,但MC却在市场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始终站在IT科技媒体的最前沿,或许靠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硬件产品是我们的核心内容,专业与技术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无论IT科技发展再快、再迅猛,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初心,就不会在整个产业中随波逐流,而是扛着自己的旗帜逆流而上,因为那是我们的阵地。

20年光阴似箭,20年目睹之“快”现状。坚持做好自己,为读者和玩家服务,坚持承诺,坚守底线,下一个20年,整个行业里仍然还会有我们的声音,我坚信!

与所有可爱的读者、玩家共勉!

猜你喜欢

闪存盘同学会硬盘
HiFi级4K硬盘播放机 亿格瑞A15
Egreat(亿格瑞)A10二代 4K硬盘播放机
同学会
用低格拯救损坏的闪存盘
我的同学会发光
我区电视台对硬盘播出系统的应用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闪存盘巧变软盘“锁”
拒绝写入 闪存盘变身只读盘
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