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彻底转型成功”是职教的最大危机吗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76期
关键词:规律校企教学法

近日,武昌职业学院柴福洪教授撰文,对当前高职教育办学、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于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有三个层次的实践需要。一是认知实践需要。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环境,了解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二是实训实践需要。校内负责单一技术学习训练,校企合作负责集成训练。三是顶岗实习需要。学生到实践岗位系统检验技术技能学习效果。但目前高职在办学过程中没有对三个层次进行细致区分和界定,使得学校实训设备投资不足,教师对实训学习分析、解构不足,专业带头人对技术技能学习规律认识和技术技能研究不足,更没有转化为教材、教法。

关于高职教学:高职学校的课程表与基础教育和本科大学课程表的结构没有区别,说明目前仍然是知识传授教学,因为两节一换的课表并不适应技术技能教学的需要。高职教育应该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办学,按照技术技能学习规律安排教学。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是什么,技术技能学习规律是什么,技术技能教学规律是什么。工作过程教学法、教学做合一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还没有成为高职教学的主体方法。

关于教材和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学没有转型成功的标志在于教材没有变。行动导向的教材是系统工程,有一系列的分解集合、解析重构、设计构建过程,教材结构与编写样式由教学方法决定。而人才培养方案只有把专业技术技能项目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白、讲清楚了,才算是科学的。

关于人才培养质量:人的整体素质才是人才的质量,人的品质比业务素质更重要。所以,人才质量是教学与育人的质量之和。但目前我们还没有从“管学生”转到“育学生”上来,思想认识没有到位,也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生活教育、行为教育、社交教育、正能量氛围的影响力还没有发挥出来。育人的难度大于教书,如果学生离校时没有比进校时更成熟、更勤奋、更理性、更积极向上、身体更健康,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我们要制定出学生成长的标准,要有考查学生是否进步的指标体系和检测手段。高职学生的毕业率不应高于95%,少数学生毕不了业,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风的必要手段。

柴教授把这些问题归结为职业教育“没有彻底转型成功”,并认为这是职教现存最大危机。那么,他的分析是否合理?诸多问题的根源为何?危机破解的关键又在什么地方?

猜你喜欢

规律校企教学法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巧解规律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