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做合一”模式探究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76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专业英语合一

任 密

当下,很多高职院校的烹饪专业学生认为烹饪专业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了烹饪技术即可,无需浪费时间在英语这类“用不到的技能”上。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对英语学习自然会产生懈怠。而很多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并未及时采取措施,而是放任其发展。长此以往,烹饪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必将日趋下降,教学效果堪忧。

针对上述问题,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以英语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开展了“教学做合一”的高职烹饪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结合地方特色淮扬菜的研发和推广,进行教学项目整合,一道菜式为一个教学模块,将烹饪专业英语的学习渗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一、“教学做合一”模式实施前的准备

(一)校本教材理念“教学做合一”

打开市场上任意一本烹饪英语教材,基本都是介绍厨房、厨具、食材、食品安全,外加一两道菜或个别甜点的制作方法等。这样的教材编写体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厨具还没有认全,书就不知被扔到哪个角落了。对此,学校依托英语名师工作室对教材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首先,烹饪专业英语教材模仿饭店菜单的活页形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先在学生心理上实现突破,增强新意,并能够很好地结合专业实际、专业特点。其次,在内容上,一张活页就是一道菜的制作方法。从菜名、原料、调料到做法,体例模仿中文菜谱,力求用语简洁、地道。整个制作过程用祈使句、简单句,没有从句和长句。这是经过对合作企业和使用英语进行厨房工作交流的企业调查后做出的调整。厨房间的交流基本不用长句和从句, 大厨指示基本都使用祈使句或者单词、词组,点菜传送了解菜名就可以,这样的编排降低了语言学习的难度,保持了语言学习的专业性,更加契合学生的学情。

(二)教师备课“教学做合一”

为了把课上好,烹饪英语授课教师的备课地点除了办公室,还增加了实训室和专业课教师办公室。他们在实训室里仔细观看专业课教师上课时的操作和表述,课后也认真向专业课教师请教相关的重难点,以便让英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得更加紧密。

为了在教学时专业性更强,教授烹饪专业英语的教师在平时都学习了一定的烹饪理论知识,并利用课后时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现在学校的烹饪专业英语授课教师基本都拥有中餐烹饪中级工或者中式面点中级工证书。拥有了一定的技能水平,英语授课教师在教学时便避免了很多原则性的错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专业英语学习都有所助益。

二、“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在学习平台上观看由烹饪专业课教师制作的相关微课,对专业课上学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复习(因为烹饪英语课的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时间经常会错开,学生容易遗忘)。学习平台上提供相关词汇的音标及朗读文件,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测试题。学习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在掌握相关单词和短句后直接上传录音;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自己更有自信的时候上传录音。当然,不同时段上传的录音得分也会有一定差异,课前上传的学生作业成绩最高是100 分,而课后上传的学生作业成绩最高是90 分,用分数上的差异激励后进生加倍努力。所有的录音成绩学生自评互评占比80%,教师评分占比20%,分数最高的前5 名学生和进步最大的前5名学生还会有平时成绩上的额外加分。这个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课前主动自学。

(二)课堂教学过程

相比课前准备主要靠手机和电脑,课堂教学主要靠学生自身的发挥和同伴的互助。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基本都在实训室进行,学生按照分组站位,每组的桌子上都会摆放本课所需原料。教学内容以口语为主,教师对学生的第一要求就是会说、能听懂。会说即自己能够表达,能听懂则要求学生根据他人表述中的单词或短语,推测出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对照实物,首先进行单词检测。单词检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一组学生报单词,另一组学生迅速找到单词对应的实物;二是教师出示单词卡,学生寻找单词所对应的实物。通过这种类似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快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英语应用能力均有所提高。

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刻注重将英语单词、短语的教学与烹饪实训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规律。例如,在淮扬菜中经常出现green onion (葱)、sesame oil (麻 油)、dried beancurd thread(干丝)、ginger(生姜)、dried sea shrimp(虾米)、coriander(香菜)等食材。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总结的学生会迅速发现,很多干性的食材都会用到dried 这个词,这就是总结提炼能力的生成。而coriander(香菜)这个单词比较生僻,只有少数学生勉强记住了。对于这类单词,笔者采用了多次复现记忆法,即设计出一个用餐场景,在场景对话中让这些生僻词反复出现,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课后拓展

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就某一课例或菜式,用英语解说出来并录制视频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全部提交后进行小组间的互评,按照总得分排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平时成绩的奖励。除了作业之外,还有拓展项目。以小组为单位,模仿下单、接单、厨房准备等流程,并将完整的流程拍成小视频。这个拓展项目要求每个小组每学期至少做1 次。教师把学生提交的视频发给合作的酒店,请餐饮部的经理和行政总厨做出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高职烹饪专业英语“教学做合一”模式应用在教学中,遵循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充分合理地运用了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使英语知识与烹饪专业知识完美结合。在课程设计上,以烹饪原料为主线,贯穿课程主要内容,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环节设计上,所有的环节均为最后的教学目标服务。以实景对话和实际操作为主体学习行业知识,涵盖菜点制作的各个环节,兼顾食品文化的宣传,凸显了英语口语的应用性。在内容结构上,理论学习和知识强化相结合,针对职校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巩固。烹饪英语的课堂气氛和实际学习效果与从前相比有了较大提升。

当然,这个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学生课前及课后自主学习的监控力度不够。由于本教学模式大量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需在课前或课后自主预习、学习、完成作业等。那么学生打卡的有效性怎么监测?教师如何得知学生是真正进行了学习,而不是仅仅打开了页面蒙混过关?一是教师分批抽查,并加大抽查的频率。教师不能只以学生的打卡记录作为其学习记录,要进行随机抽查,按照学号或者学习小组,面对面地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是作业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并以口语作业为主。很多学生虽然做题目不理想,口头表达时却很有激情。因此,教师要多布置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作业,提高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率。

第二,教师错误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无论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当下,有少部分教师对自信化工具的使用已经进入了误区。比如,过度使用智慧黑板中的游戏模块。智慧黑板对教学的辅助作用的确很大,其系统中自带的小游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学的重点是学习而不是游戏,如果一味通过游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那么兴趣保持的时间必然不会长久。再如,教师自身信息化水平不高,对多媒体设备使用不熟练,耽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文化课教师,都应该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校应时刻把握一线教师教学动向,适时引导或督促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专业英语合一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教学做合一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食品专业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人剑合一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