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会议: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实践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79期
关键词:议事规则罗伯特议题

吕 琪

一、班级会议与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作为一个公共群体,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甚至可以说,班级是孕育未来公民的摇篮。班级生活之中包含有众多的公共事务,如共同生活的规则(班级公约)、共同的发展目标(班级计划)、班级岗位设置、班级组织建设、常规管理、冲突解决等。班级会议是实现学生自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体现了班主任“把班级还给学生”的理念,是班级在实践层面上从“班主任管理对象”向“学生自治组织”转型的重要标志。

班级会议可以创造人人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机会,满足学生表达个人意见、追求民主的愿望。同时,学生在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班级相关事务的解决和处理,提高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获得接纳和认同。我们倡导召开班级会议,让学生主动关心和参与班级事务,学会与他人沟通、商议,学会为班级共同利益进行思考,从而获得超越个人的公共价值的认同感。这不仅能够形成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保证班级治理的高效,同时也能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培育其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使学生成长为治理型公民”。因此班级会议不仅仅是为了管理班级,更是为了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公民。

二、班级会议的组织和实施

班级会议中常常会出现“一言堂”“跑题”“争吵”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班主任应在班级会议中引入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议事效率。

(一)班级会议的组织

1.介绍罗伯特议事规则及其含义。

罗伯特议事规则共有十二条原则:动议中心原则;主持中立原则;机会均等原则;立场明确原则;发言完整原则;面对主持原则;限时限次原则;一时一件原则;遵守裁判原则;文明表达原则;充分辩论原则;多数裁决原则。在召开班级会议之前,班主任要让学生学习罗伯特议事规则要点,理解十二条原则的含义。

2.选举主持人、秘书和计时员。

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班级会议需要设立主持人、秘书和计时员。主持人、秘书和计时员应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以做到公平、公正。有时班主任为了不耽误时间,自己担任或者直接由班干部担任,都是有违公平公正的。由于班主任和班干部的权威性,会造成其他同学感觉自己还是在“被监管中”,不愿意把自己真正置于班级“管理者”的地位。此时在班级会议中,他们就会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产生“都是班主任和班干部在管,与我无关”的想法。

(二)班级会议的实施

1.提出会议议题。

当班级成员中有一人提出提案(提案文本张贴于班级公告栏中),班级中只要有一人表示附议(在提案文本上签名),则该提案即可作为班级会议议题。若没人附议,则提案无效。这里“一人附议”看似要求过低,但是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班级成员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更是保证了每个成员的权益。另外,有些议题是不需要提案直接作为班级会议议题的,如班级岗位的设定、班干部的选拔、三好学生的评选等,这些班级常规公共事务,必须在班级会议中讨论商谈。还有些是不能作为议题的,如学校对住宿生的规定和要求等,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经学生会向校方提出,不能作为班级议题。

2.商谈会议议题。

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除主持人,秘书和计时员以外,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如全班赞同提议,则此议题通过。若有人反对提议,则需要提出新的提议。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的机会均等原则,主持人会要求提议方和反对提议方轮流发言。在这个阶段,班主任要适时介入鼓励“少数方”多发言,多表达,让“少数方”和“多数方”多些思维的碰撞与更深层次的思考。班主任在商谈阶段做好议题商谈的“引领者”。这里的引领不是观点的引领,而是情绪的引领。当商谈双方矛盾过于尖锐,双方情绪高涨时,班主任需要控制场面,指导商谈技巧,明确班级会议是为了解决班级问题而不是为了辩论取胜。当双方过于冷静,会议冷场时,班主任需要鼓励学生表达,强调参与班级管理、表达自己意见既是每个班级成员的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

3.表决会议议题。

商谈双方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主持人宣布对提案进行表决。根据事先的约定规则,进行表决。最后通过的议题作为班级会议的最后决议,全班签名通过。

三、结语

作为学生参与班级公共事务的一个平台,班级会议让班级中的每一位成员在讨论商谈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增强了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感,还增强了对班级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认同感,真正感悟到自己是管理班级的主人。

猜你喜欢

议事规则罗伯特议题
欧盟议事规则将迎大改?一致同意或改为少数服从多数
从理念到规范推进地方人大议事规则的完善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欧元之父”、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去世,享年88岁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我国人大议事规则研究: 回顾、反思与展望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下应不断完善人大议事规则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