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MAUDE数据库人工椎间盘假体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分析

2019-01-14曹帆卞蓉蓉李尧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终板移位假体

曹帆 卞蓉蓉 李尧*

1 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 (江苏 苏州 215104)

2 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2)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总结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椎间盘假体的使用安全提出建议。方法:对2012~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中153例人工椎间盘假体有关伤害病例报告和1994~2015年96篇涉及不良事件的国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工椎间盘假体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沉陷、移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意识,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椎间盘假体由上终板、下终板、内衬和半球状嵌入体构成。在病变颈椎间盘切除后,植入一个具有活动度的椎间盘假体代替原来病变的椎间盘可以保留病变节段的运动功能、减缓临近节段的继发性退变,从而达到更佳治疗效果,提高腰突患者的生活质量[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以“MQP”为产品代码,在2010~2016年共下载报告236份,剔除重复报告11份、植入组件有关报告15份,将剩余210份椎间盘假体病例报告纳入本研究[2]。

1.2 方法

汇总上述资料,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不良事件临床表现及发生原因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2.结果

2.1 数据库报告来源

其中183份报告来源于制造商,26份报告来源于医生,1份报告来源于患者。

2.2 MAUDE数据库分析结果

MAUDE数据库中,与椎间盘假体有关的不良事件共206例,死亡病例报告4例,死亡病例主要表现为术中患者过量出血(2例,50%),由于术中触及动脉或静脉大血管、患者带器行椎动脉瘤切除术引起(2例,50%)。而导致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情况主要分为产品因素(术中、术后)、使用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等,具体统计结果属于产品因素(术中)的有碎裂、变形(55例,26.7%),植入困难(13例,6.3%),损伤硬膜和/或神经根(7例,3.4%);属于产品因素(术后)的有沉陷(30例,14.6%),内固定松动、断裂(25例,12.1%),移位(22例,10.7%),损伤硬膜和/或神经根(9例,4.4%),假关节形成(7例,3.4%),感染(6例,2.9%),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3例,1.5%);属于使用因素的有型号选择不当(4例,1.9%);超出使用期限(4例,1.9%);合用磁共振检查,椎间盘假体震颤(1例,0.5%);属于患者自身因素的有患者对金属过敏(5例,2.4%);患者有骨质疏松症(4例,1.9%);患者吸烟(1例,0.5%);属于未分类的有不详(10例,4.9%)。

2.3 椎间盘假体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椎间盘假体植入人体后发挥作用,术中可能引起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通过汇总文献,主要表现及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如下:

2.3.1 感染

引起感染的原因一方面是操作因素引起的,如无菌操作不严格、术中止血不彻底、引流不畅、手术时间过长等;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如糖尿病、高龄、高血压、使用激素、营养不良、肥胖等。

2.3.2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血栓的原因一方面是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导致的,另一方面人工材料的植入对周围血管会产生刺激,此外还与患者的年龄、肥胖、术前凝血功能有关。

2.3.3 神经根、脑脊损伤

造成神经根、脑脊损伤的原因一方面是术中操作损伤牵拉、切割、撕扯或钝挫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螺钉位置不正确(螺钉进入椎管、椎间孔损伤神经根)导致的损伤;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在术后融合器发生了移位,从而导致神经根、脑脊损伤。

2.3.4 沉陷

发生深陷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术中终板刮除程度、术中撑开加压力度的不当导致的;另一方面是融合器的大小及形状、与终板接触面积、植入位置选择不当;此外,部分患者高龄、患有骨质疏松或术后过早活动也可引起深陷。

2.3.5 移位

移位分为早期移位和晚期移位,其中早期移位是因为术中终板刮除不彻底,髓核残留过多,或者cage型号选择过小、cage植入位置过浅,以及内固定强度不足引起的。晚期移位是因为术后融合失败,特别是多节段融合固定,以及患者高龄、患有骨质疏松及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引起的[3]。

2.3.6 假关节形成

假关节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医源性因素,有邻椎病、内固定装置的影响、椎间融合器材料的选择等,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用药及治疗依从性等[4]。

3.对策与建议

3.1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建议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追溯机制,推行椎间盘假体登记制度、随访制度,建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有利于对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椎间盘假体的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提高不良事件报告质量,完善患者、椎间盘假体的基本信息和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有利于对椎间盘假体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督促相关企业采取修改说明书、完善警示标识、自主召回等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产品风险。

3.2 对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建议

建议椎间盘假体生产企业关注产品原材料与设计的改进与完善,如尽可能选择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不断完善产品说明书、标签、警示语等;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特别灭菌环节,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符合要求并可控;制定完善的不良事件收集和事件处理制度,及时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改进产品。

3.3 对使用单位的建议

建议椎间盘假体使用单位加强培训与管理,医务人员应掌握规范的手术要求与操作技术,选择合适大小的假体,对于腰椎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患者应尽早取出内固定。加强术前、术后的康复指导,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合理护理[5]。建立符合进货资质控制、验收控制、储存控制、使用控制、术后随访等要求的文件制度。积极填报不良事件监测报告,以便及时发现用械风险。

猜你喜欢

终板移位假体
脊柱终板炎的研究进展*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基于UTE成像技术评估软骨终板损伤的可行性研究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椎体终板参与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