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进校园现存问题及应对方法的研究

2019-01-13齐佩尚倩茹金娜娜苏静

魅力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传统

齐佩 尚倩茹 金娜娜 苏静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在当今的校园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多装形式的授课形式。学校无疑是希望学生学好习,树立正确的三观,报效祖国。但是,想要学生达到这些目标,除了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外,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生重视现当代文化,重视外来文化,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果连高校学生都不能较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又能依靠谁来传承呢?因此,把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显得尤为重要。

就如胡少林在《传统文化进高校校园的现状研究》中所提到的:“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校园之后,大学不再是单纯地以传播科学知识、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唯一内容,而是更加注重以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借助网络推广、平台宣传、举办讲座等等形式,使得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自身的人格发展。”【1】就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近几年已经把传统文化引入了校园,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在2013年经研究决定:授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拳保护培训基地》,本学校把“红拳”这一汉族传统拳术继承的很好。体育系的每位老师都会打红拳,“红拳”作为全校大一学生体育必修课,毫不夸张地说:学生们基本都会打红拳。学校定期举办武术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弘扬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参加陕西省大学生武术展演比赛获得了金奖,更加促进了学生学武术的热情。然而,除了传统文化进校园取得的一些成就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的文化意识不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较为模糊。

一方面,现在高校都有学生自己成立的社团,比如汉服社。虽然汉服社中人数不少,但是很多社员都不了解开办“汉服社”的目的,参加社团的意义以及什么是汉服,汉服和和服的区别是什么。有些学生报社团有可能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干扰,并非是发自内心的想保护这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大学生需要在大学中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为人处世。而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心思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还有自己的兴趣上,因而忽视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学校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相应的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然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学校的教学管理。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只是一味地注重学习知识的管理,而对于如何管理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何宣传传统文化则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究,也没有举办过系统化的宣传讲座,这就使得学生对校园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感知与体悟只能通过学生自身来领悟。【1】

(三)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表现得不明显。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走进校园,就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让传统文化得以体现。然而,现在高校注重的是校园建筑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对于校园建筑,环境布置都只是一带而过。有些学校校舍墙体脱落,校舍校貌陈旧零乱,绿化美化缺乏文化品位,发挥不了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

既然高校在把传统文化引进校园期间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生是学校及课堂的主体,要想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就先得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通过黑板报,手抄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其次,应当基于学生的文化水平选择适当的文化内容进行学习,就如知名传统文化学者宋文新所说的,“我们应该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各个学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除了古文经典外,要将传统戏曲戏剧、非遗文化、民俗风情、书法、国画、民乐等内容融入教学之中,更着力培养学生对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传统礼仪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立体化认识和感知度。”【2】

(二)要有充足的学科资源和充分的师资力量做支撑。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各类学校的都普遍反映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到了师资的瓶颈期,也就是说,现在想要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范生屈指可数,这就导致师资力量的匮乏。那么,如何才能增加师资力量呢? 在我们看来,要先让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校园,让师范生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因为只有这样,所谓的中小学的老师才能够接触、了解到传统文化,才能够在以后将传统文化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就如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所说的:“传统文化不仅要进入中小学的教材和课堂,还要进入到师范生的教材和课堂,这样等到他们毕业时自然就能够补充到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的队伍之中。”【2】然而,只有师资力量做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涉及充足的学科资源。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以后只是一味的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将一些非专业的课程视为“废课“。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将传统文化设为一门课程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就需要重视发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科,这样才能解决人才消亡的问题。就像潘鲁生委员提出的建议一样,“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学科,特别是一些‘绝学’、冷门学科,这些学科就跟自然科学中的数理化一样,虽然报考人数未必多,但是非常必要,是我们文化内生动力的源泉。”【2】

(三)将传统文化巧妙的渗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既然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那我们就应该将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学校要强化传统文化,就应该从学校的顶层设计上着手。首先,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性,可以对学校的每个建筑物进行特殊的设计,例如:在粉刷学校的墙壁时可以喷绘出一些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这样不仅可以让学校的外在布置美观,还可以让同学们不断深思。

(四)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要想让传统文化成功的走进校园必不可少的就是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师生共处的场合一般都是教室,基于这一条件,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背诵古诗词,文言文,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老师在上课时也应该时不时的加入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这一系列的结合,同学们就可以接触到进而了解到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对教学方式作进一步的改进。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一味地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方法,同学们会腻烦,所以我们应该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选择一些类似于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乐于接受传授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三、结语

无疑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热潮。很多学校都在引入传统文化,但引入的是否是国家和地区特色的文化,精髓的文化,这点还有待商议。因为国家对此没有统一要求,学校引入时需要慎重考虑,争取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引入校园。在这方面,政府和教育机关的人员应大力支持。引进后,需要学生,教师,专业人员等的配合与协作;需要充足的资源(经费和一些硬件设施);需要克服功利思想,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进入校园,不仅弘扬和传承了民族特色文化,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民族情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让学校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民族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是非常可行的做法。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