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常用方法

2019-01-13季颖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最值日记师生

季颖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新世纪中学,河北 沧州 061100)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反思是高中数学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桥梁,不断地反思最终到达专家型教师的高度。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实施教学反思谈几点笔者的看法和建议。

一、勤于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反思日记?

顾名思义,数学教学反思日记,是教师对当天数学课堂见闻的记录。

(二)数学教学反思日记记什么?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日记记录的内容是不拘一格,多元呈现的。有教师行为方面的内容、有学生行为方面的内容、也有教学方法方面的内容,不一定总是记录不足,也有教学成功之处的记录,学生的闪光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灵感、顿悟等等。

(三)为什么要写教学反思日记?

因为,每天都有数学课,因此都有收获和反思,记录的时间要及时、详尽,所以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同时注明时间,这样便于回忆当时的教学实录。

(四)如何写教学反思日记?

课堂实录和课后的反思、评论分区撰写。笔者在实践中,通常将课堂实录写在日记本的正中间,左右各留一定的空白:左边的空白用于记录对自己(或他人教学)的诊断和评论;右边的空白用于自己写将来二次教学所做的初步分析。

此外,我们教师应该意识到写数学教学反思日记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优化教学,同时便于自己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研讨。因此,反思日记写好后不能束之高阁,而应该将其合理地应用。首先,对于反思日记中记录的教学困难,应该及时与同行、专家交流,以期获得专家的指导与帮助,促进教学反思更为深入,避免走弯路。其次,要勤于与同事交流和讨论,便于教学反思日记的内容更为丰富,促进教师群体共同成长。

二、师生交流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让知识、技能在“师生对话”的课堂上实践,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倡导师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能够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情境刺激,萌发学习兴趣,产生探究意识,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增长,促进价值与情感的协同发展,达到三维目标。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让学生更轻松容易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行为的最终目的。如果教师能将教学常规中的一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互动,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学生会由此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温暖,并对数学产生兴趣;反过来,如果教师在互动中感受到学生的进步和变化,那么,教师就会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而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又会鼓舞和强化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促进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此外,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也为教师传送着丰富的反思材料和信息。大多数数学教师都通过学生的眼睛审视自己的教学,许多优秀教师表示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来调控教学进度和教学行为,并把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作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

课堂教学是多方互动的,信息的反馈是多渠道的,教学中善于把来源于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的信息集中,并及时进行反思,是落实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师生交流方式进行反思。

(一)作业反馈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师生面对面互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另外一个重要渠道就是作业反馈。课外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对基本题型、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也有利于教师对作业布置和设计的科学性作出判断,逐渐实现课外作业的创新教育功能,还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准确定位,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自习辅导

对于高中生来讲,要想学好数学单靠课堂上的时间是不够的,自习辅导是很必要的。通过自习辅导,教师可以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漏补缺。

(三)改错本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是数学学科的一个突出现象,纠错这一环节也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错题,教师讲解得很详细,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学生遇到同类问题,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反思,选择典型错例,结合练习题,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改善学生认知结构中不完善的地方,寻找克服错误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可以把错题总结在一个本上,在每个错题下标注做错的原因、正确的解法以及通过此题得到的启示。这样,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发现“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三、教学反思案例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复习“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这节课进行了如下教学反思。

记录1 例题的选择与学生总结出的规律方法

考点1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不等式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怎么办?课堂上笔者借助于问题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解决与基本不等式有关的最值问题,你学会“配凑”了吗?

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问题,要根据代数式或函数解析式的特征灵活变形,凑积或和为常数的形式;条件最值问题要注意常数的代换,凑成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求解最值。

学生可以通过例2的解答总结出如下的规律方法:(1)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条件最值的关键是构造和为定值或乘积为定值,主要有两种思路:①对条件使用基本不等式,建立所求目标函数的不等式求解。②条件变形,进行“1”的代换求目标函数最值。(2)有些题目虽然不具备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但可以通过添项、分离常数、平方等手段使之能运用基本不等式。常用的方法还有:拆项法、变系数法、凑因子法、分离常数法、换元法、整体代换法等。

记录2 本节课的思想方法

1.基本不等式具有将“和式”转化为“积式”和将“积式”转化为“和式”的放缩功能,常常用于比较数(式)的大小或证明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析不等式两边的结构特点,选择好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切入点。

2.对于基本不等式,不仅要记住原始形式,而且还要掌握它的几种变形形式及公式的逆用等,例如:ab≤(a+b2)2≤a2+b22,ab≤a+b2≤a2+b22(a>0,b>0)等,同时还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和等号成立的条件。

记录3 易错防范

1.注意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a>0,b>0,若a<0,b<0,应先转化为-a>0,-b>0,再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的含义是“a=b”是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这一点至关重要,忽略它往往会导致解题错误。

3.有些题目要多次运用基本不等式才能求出最后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连续使用此定理要切记等号成立的条件要一致。

猜你喜欢

最值日记师生
单调任意恒成立,论参离参定最值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聚焦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数列中的最值题型例讲
一道最值问题的两种解法的比较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