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9-01-13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一小学吴芳

家长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数学题画图图画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一小学 吴芳

小学数学本身具有难度,它具有抽象的特点,不便于理解,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各方面还有待发展,所以他们大多数的理解问题的效果并不好,学数学相对于他们是比较难的。教师应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可以将比较难的数学题变得简单些,符合新课标中利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答问题、接受知识这一要求。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导中,教师需要主动指引学生多多利用画图这一方式解答问题。同时,教师们还要教授学生主动画图,要求他们运用画图来解答数学问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一、画图策略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正在全面发展的时期,利用画图策略,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时,图画较为直白、简单,小学生一看便懂,不会因为年纪小而受到影响。早在很久之前,人们就会用图像去记一些生活上的点点滴滴。由此可见,利用作图解答数学问题,最便于小学生去接受。同时,小学生比较热衷于画画,把苦涩难懂的数学文字装变为直白美观的图像,可以把对于小学生讲相对无聊的数学题转化为充满趣味的图画。例如,在教授他们加减运算时,孩子们一开始会没有兴致,然而教师可以画出几个小鸡在黑板上,让孩子们利用图画运算,这样的方式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致。

(二)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把数学问题当中转变为美观的图像,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去情景化”。画图策略实际上就是把数学的相关理论和数量之间的联系,利用图像表示出来,把数学题中的无用信息去掉,留下有用的信息,然后解答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领略数学的乐趣,慢慢地克服害怕数学的心理。

(三)开阔学生的思路

小学时期,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思维也是逻辑思维的重要构成。学生在运用图形解答难题的时候,就是运用了数学思维。运用图画策略,小学生能够将那些较难理解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图像还有线段,将数学问题当中的数量词直观地表示出来,将这些高难度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利用图像解出问题,而且提升了思维能力。小学生普遍对文字理解困难,但是对图形较为敏感,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授中,不可忽视图像策略的作用,灵活运用图画策略,增加数学题的趣味性,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致,拓展思维。

二、当前小学数学画图教学不良现状透析

很多教师受到以前教授方式的束缚,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某些方面是远离了新课改的教授观念,造成了现在的画图教授状况并不好。其中重点展示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画图的主动意识不强

教师在教授学生利用画图表达数学难题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仅仅利用课本上的示例剖析问题,往往缺乏实际的示例从图画策略这一方面给学生展示解题步骤,这也就造成学生在做题时并不会灵活运用这一方法,也无法体会到运用画图策略解答难题的趣味,反而对数学题更加畏惧,从而造成小学生缺乏做题的主动性。通过一些社会调查也发现,学生在碰到需要自己动手解答问题时,往往不知道怎样解决,不能理解问题的意思。

(二)忽略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教导学生,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也并不知道画图策略的意义何在,怎样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画图解答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利用主观的方式去教导学生画图,忽略了他们对一些线段的理解,部分学生并不理解某些线段的含义和这些直线怎样去放置。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引,学生被迫式学习,没有主动接受这种画图策略,能力提升不上去,所以画图解题的成效并不好。

(三)教师对画图形式认识狭隘

很多教师对图形的了解并不多,很容易曲解画图策略,在教授时太早地指引学生利用画图去剖析问题。尽管画图分析问题较为简单,实用性强,但是对于小学生讲理解起来还是过于困难,不容易去运用。小学生的画图解答题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依据他们的认知能力,利用他们更能理解的图形来教授他们。若是教师太早就引进了线段图,比较容易造成他们对这种方式产生抗拒,甚至更加害怕数学题,不仅对学生没有帮助,反而会降低他们解答问题的效率。

三、画图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引导学生树立画图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抽象思维方面还有待发展。许多的数学难题都是用文字去表达的,表达上比较简单,小学生一般读题时会觉得无聊,没有做题的兴致,导致大部分学生读一半就放弃了,最终也没有弄懂题目的意义。但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绘画,而且对图画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它们。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个特征,逐渐指引他们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适当地画出。一开始,教师们能够指引学生绘画,教师给出示例,接着激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来,主动解答数学题。一开始会有部分学生选择比较好看、有趣的图形去画,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做题兴致。然而,这一方式方法采用起来会比较浪费时间和力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线段的方式去画出视图。但是,不管利用何种图像,目的都是让学生主动去画,运用图像解答数学题目,借助数量和图像的组合,运用画图激励思考,将难题转化为简单图形,选择最简便的解题方向,帮助学生提升解答难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时常创造解题情境,培育学生的答题能力,树立画图的意识。

(二)指导学生画图解决实际问题

在帮助学生树立画图意识后,要逐渐指引他们画图。最初,教师们可以指引他们主动去画图,要求他们利用图形表示解答的问题。教师不要批评、指责,相反,教师要积极激励表扬,和他们一起享受利用图像解答数学的快乐。然后,教师要逐步更正他们的图画。学生自由地绘图,是解答数学的第一阶段,在学生的能力慢慢提升后,这些图像表现出来的问题就会增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可以灵活利用画图了,所以教师要寻求更加合适的方式,更正他们图像中的错误,教授学生画图的五个步骤:一,要先理解题目的意思。二,要善于寻求题目中蕴藏的数学信息。三,依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绘出对应的图画。四,列出算式,解答问题。五,检验做出的答案是否正确。最终,会在脑子里汇成表示图。这需要小学生时常联系绘图解题,学生在理解题目大意后,看见数学题,自然会形成对应的图示,继而解答问题。

四、结语

数学这一科目就是需要图形和数量的组合,利用画图解答数学题在小学阶段都有普遍的运用。教师在教授的阶段一定要灵活运用,对学生进行指引,适当地提升难度,协助他们把握这一方式方法的技巧,学生会慢慢学会主动画图,并且有效地利用图示,促进他们的思维和理解,协助他们善于创造,继而提升他们各方面的才能。

猜你喜欢

数学题画图图画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解数学题后的思考
画图理解“多多少”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