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来人口子女心理融合的实践研究

2019-01-12薛健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昆山市流动人口子女

薛健

(江苏省昆山市鹿峰初级中学,江苏 昆山 215300)

一、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性格因素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份。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当社会现实、社会环境影响一个人时,人往往对现实持有一定态度,并作出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并得到巩固,成为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则就构成了这个人的性格。

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在其父母外出前,大多数家庭因子女不多,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理能力较弱,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们的生活,无人辅导他们的学习,无人与他们细致的谈心交流,学生的性格极易发生扭曲、改变。如果监护人、教师管理不到位,这部分儿童极可能走上邪路,甚至犯罪。

因此对于儿童、少年来讲,家庭作为社会诸种因素最重要最先接触的因素,对于儿童性格形成起重要的作用。父母一方打工或双方外出打工,其子女往往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监管,极易出现偏差。由于祖、外祖父母的溺爱,儿童性格多为任性、依赖或懒惰;而亲戚对务工者子女采取简单生硬的方法,则他们的性格出现心胸狭隘、畏缩拘谨、感情淡漠、消沉逃学甚至养成阳奉阴违的坏习惯。外出务工者一年只能在农忙季节或主要节日回家三、二次,很难尽父母的教育之责,导致这部分孩子中出现悲观、抑郁、孤僻或者对人冷酷无情、行为粗暴等性格特征。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

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贫困户居多,造成经济贫困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亲无固定工作或无稳定的工资收入,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其二,子女多。有部分家庭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为了生一个男孩,接连生了多个女孩,不仅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还给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有的孩子连交纳基本的学习费用都成问题,贫困的生活条件,不仅对孩子的学习与身体成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他们的心理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家庭教育因素

由于昆山市初中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家长:

一是暴躁型家长。此类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家长“恨铁不成钢”,在家庭教育中多采用训斥、打骂等棍棒式教育方式。

二是放任不管型家长。此类家长往往以在外打工没时间管教孩子为由,不关心孩子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使孩子放学后便无人管教,放任自流,或在外游逛,或沉湎于打游戏,甚至结识社会不法分子参与违反犯罪活动等。

三是抑郁型家长。此类家长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这样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不知所措,更没有信心。

四是期望过高型家长。即“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型家长,这类家长往往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然而然会对孩子“施压”,从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三)社会因素

首先,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指电视电影媒体中某些镜头不适合青少年观看。

如格调低下的爱情戏、暴力、枪拼等,对学生刺激性较大;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多多少少也会让学生受到传染,如赌博活动,一些游手好闲无业青年的滋事等。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大环境问题忽视不得。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青少年通过各种宣传媒介,获得大量的信息,宣传媒介为青少年树立了各种行为模式,从而对青少年的心理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以及法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状况,如对待流动人口还存在世俗的偏见甚至歧视,使流动人口身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通过各种途径转嫁到他们的孩子身上。

再有,教育公平的偏差性带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子女家庭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他们的心里也开始边缘化。调查中,发现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不懂事,受影响较小,而年龄稍大的与城市同龄人相比,显的早熟、自卑和失落①。又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往往是人口高流动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在别人的引诱下走入歧途。现实中所处的社会心理位置,加剧了他们的边缘意识。

二、消解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的设想

(一)家长学会正确教育引导

由于城乡差距的现实存在,特别是孩子来到大城市后,经济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别。强烈的反差让他们在心理上必然产生“不公平”的想法。虽然这样的心理产生不可避免,但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心理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首先,家长在家的时候不要经常抱怨自己工作中的不满,会让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同时要以自己勤奋的工作态度,勉励他们努力读书学习,让他们知道只有付出才能收获。

(二)教师确立平等教育意识

调查发现,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更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渴望从教师那儿得到更多的关爱。他们比当地学生更迫切需要和教师建立友好的关系。对于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都影响着其学习的效果。同时,客观上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借读”的身份,以及在评奖、评优中可能受到的偏见,给昆山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学校,在教育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同时,昆山市初中流动人口子女面临着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往往心理压力大,自卑感强,要求教师、同学对他们一视同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地对待,以达到教育过程的平等。

猜你喜欢

昆山市流动人口子女
基于双变量probit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研究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两块矿石
凌绝顶
雪莲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活动掠影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