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

2019-01-12梁翠玲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物理知识点

梁翠玲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初级中学,广西 来宾 545700)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不能仅仅为了“问”而“问”,物理教师应该更多关注的是“采取什么样正确、合适的策略来进行提问,从而达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有效提问的作用,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及物理能力的培养,真正地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问题设计要有主次之分

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普遍喜欢的。但是,一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能全程在问答互动中完成。有限的课堂时间,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进行详细、深入展开讨论和研究。因此,提问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主次,将问题集中在那些关键知识点和重难点上:问题要设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以突出课堂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基于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设问在知识难点之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个知识点时,由于学生根据已学过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认知,对于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点去解释“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运动”的情况,容易产生知识点的混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差异性,设计这样的问题:“当你坐在匀速向前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小球向上垂直抛出。在小球落下时,是落在你的手中,还是落在你的后面?如何用所学物理知识解读?”这个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很好将“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点切入其中,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小球抛出后,在垂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水平方向上还随汽车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知识难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问题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互动不是个别或者某一部分同学的课堂表演,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思想。如果课堂中的提问集中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和互动,就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成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思考这样的一个逻辑问题: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这与全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什么关系。某个学生回答正确了,那么大多数学生是否都理解了知识点?某个学生回答不正确,是否代表多数学生都没有理解这个知识点?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问题设计中要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问题的提出,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既要让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也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的获得感。如果教师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就可让全体学生通过问题互动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问题解答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其次,回答问题的学生既要有数量的要求,也要有覆盖面的要求。一是每个问题最少选择1至3名学生来回答,形成一种互动讨论的课堂氛围。课堂的活跃度和参与性,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度。二是每节课中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尽可能多,特别是对知识点和课程内容理解处在中低程度的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都有参与问题讨论的机会,才会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专注,也就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三、问题设计要科学系统

每一节课之前,教师都会进行备课和教学设计。此时,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和预估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个系统性、逻辑性的问题题库,同时可以预设一些学生回答的可能性。如此,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教师心中有底,教学过程才能有条不紊。

但是,每一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知识点又都是变量,课堂教学中往往不会按照备课时教学设计的路线发展,偶发性事件、临时性问题的出现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应变能力,不能拘泥于课前预设的问题库。这时,教师应该要理清问题的主次和中心,牢牢把握知识点的层次性,根据学生问答互动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对问题进行调整、变通。对于复杂、有深度的学科知识,教师应该进行问题的分解、诱导,把问题分解成几个知识结构呈梯度关系的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容易混淆概念的知识点,应该从基本的、核心的原理进行提问,语言要准确、清晰。对于有些偏离课堂教学的问题,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可进行课后讨论,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流畅性和系统性。

四、问题设计要有思维过程

问题的形式要体现学生的思维整体性和系统性,尽量少用判断、选择的问题,多用开放性的问题。问题提出后,给予学生合理的思考时间,可以是互相讨论、查阅资料,然后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指名回答。回答问题的学生选择,尽量能体现全班学习能力的高中低;回答内容要有各自观点,最好能代表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点。这样的问题设计,既能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又能展现学生的各自观点,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团体协作。

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所谓文理科的区分更多的是按照思维方式划分。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获得知识的多少更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科规律,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思考,才能算是真正学会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能达到学生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以“基于问题”和“双主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团体协作的学习意识,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物理知识点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处处留心皆物理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