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肠镜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后并发症的预防

2019-01-12邓婷婷杨文治王剑达

人人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电凝电结肠镜穿孔

邓婷婷 杨文治 王剑达

(昆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云南 昆明 650011)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胃或结肠的局部粘膜组织,因上皮细胞过度增长致使局限性隆起,最终向胃部、结肠腔突起的疾病;手术是临床治疗结肠息肉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因具备:损伤较小、更为简便安全、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角度、康复速度较快等优势而被运用到结肠息肉的治疗中,且不会受到该病病理类型的制约。但因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有一定应激性,因此,术后仍会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有数据调查显示,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几率约为13%至18%,而并发穿孔的几率在0.02%~2.14%之间;因此,做好结肠镜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后并发症的预防尤为关键。本文主要研究我院结肠镜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后并发症的预防对策,并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对象均为昆明市中医医院内镜室接收并行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的大肠息肉患者,共30例,选取时间段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所选研究对象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5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均值(49.35±5.69)岁;30例患者中,结肠癌手术史者4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病史者5例。

入组标准: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存在便血、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临床症状;且均经内镜检查确诊;研究均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无精神障碍或交流障碍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工作

本研究对象入院以后,均行常规凝血检查、心电图检测等等,对于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须至少停药清洗一周;术前24h,应嘱进食流质的食物,并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 4盒(1盒共12袋溶入750ml温水中半小时内喝完)

1.2.2 手术步骤

在结肠镜的直视下,临床医师可根据结肠息肉的大小、自身经验和电切的过程,给予患者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处理;同时,做好相应的止血工作。对于息肉直径不足0.3cm 的小息肉,术者应尽可能选用烧灼法;而直径在0.3~0.5cm 之间的息肉,则选用活检钳术;直径超过0.6cm 的息肉,则行黏膜下高频电热圈套器术治疗;术毕,术者应根据患者创面、机体耐受程度等等,做好术后的并发症预防,比如高频电凝止血、钛夹置放止血等。

1.2.3 随访结果

30例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患者,其中27例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占90%;2例有不同程度腹痛腹泻,占6%;1例出现了息肉电凝切除术后便血,占3%。为预防结肠长蒂息肉出血,在行高频电切除术后,术者还需进行钛夹置放止血,结肠亚蒂息肉时,可选择圈套器高频电凝切方式切除息肉,同时做好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2.结果

30例患者的息肉均被安全切除,息肉切除率为100%,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讨论

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是临床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但为进一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临床医师应首先科学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检查患者血型、凝血功能以及心肺功能等,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其次,临床医师应根据内镜检查结果(息肉数目、大小、部位、形态等)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手段,比如:圈套器高频电切除、热活检钳高频电切除、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等等[3]。第三,临床医师还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氩气喷洒术、尼龙绳结扎、钛夹置放、肾上腺素黏膜下注射等等来即时预防术后穿孔、出血,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第四,临床医师还应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适时给予其饮食指导、早期康复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4]。除此之外,有效预防结肠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后并发症,还应确保大肠息肉是否完整的切除,并严格遵循不发生并发症、彻底止血等原则,最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经济及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电凝电结肠镜穿孔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