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不同性格幼儿挑食现象的应对之策

2019-01-12顾建英

好家长 2019年3期
关键词:嘉嘉猪肝鸡腿

文 顾建英

在幼儿园,幼儿挑食的现象普遍存在,老师碰到这样的情况,会用各种办法引导他们,但如果遇到有个性的幼儿,常常会使老师手足无措。那么,我们该用哪些策略来应对他们呢?

一、如何应对挑食的机灵娃

【案例】一次吃猪肝汤时,嘉嘉一组的骨碟中剩下好多猪肝,我询问后,才知道是嘉嘉扔的。又一次吃炒猪肝时,嘉嘉一组的骨碟中又有猪肝了,细问之下,我发现又是嘉嘉。“嘉嘉,顾老师不是说过了吗,吃的时候要小心点,不要掉落食物。”她“嗯”了一声,慢慢地吃着自己的饭菜,但唯独没有吃猪肝。我疑惑了:为什么嘉嘉不夹猪肝吃呢?是因为我站在她旁边吗?当我给另一桌孩子添菜时,回头看了一下嘉嘉,发现当她用筷子夹着猪肝送到嘴边的一瞬间,筷头一松,猪肝就掉到桌上了,她很快把猪肝捡入骨碟中,重新又夹了一块,筷头又一松,猪肝再次掉到桌上,这一次我明白了,原来嘉嘉是在逃避吃猪肝。

(一)寻找根源 对症下药

别看孩子小,但他们的心思细腻。所以,当我发现嘉嘉这一举动后,没有责怪呵斥她,而是在餐后散步时,和嘉嘉谈论起猪肝。“嘉嘉,你不吃猪肝啊?”“我不喜欢吃,一吃就要吐。”“是不好吃吗?”“不是的,猪肝嚼着嚼着就恶心了。”“家里烧猪肝吃吗?”嘉嘉摇头。“嘉嘉,老师觉得吧,我们幼儿园保健老师安排的每一种菜都有它的营养,有的菜吃了长个,有的吃了变壮,所以就算你碰到不喜欢吃的菜,每次吃一点点,这样这个菜的营养也会被吸收一点点,一点点再加一点点的话,就会变成多多的,你觉得呢?”嘉嘉点了点头。“那以后,顾老师要看你的表现,千万别让我失望啊!”嘉嘉听后直点头。

(二)指导家长 真诚以待

嘉嘉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在离园时,我特意和他聊了一下,说了嘉嘉不吃猪肝的情况,嘉嘉爸爸说:“就是因为她不喜欢吃,我们家基本也不买了。”我对他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做好了,孩子才会跟着做。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做到十分爱吃猪肝,变着法地引导孩子尝一尝,相信孩子就不会那么排斥它,也就能均衡吸收营养了。”同时,我说我们也在激励孩子从尝试一点开始,希望家长在家也可以这样做,嘉嘉爸爸认可了我们的建议。

在后期的交流中,嘉嘉爸爸直夸这个方法好,每每看到嘉嘉吃一点,他们心里就很开心,而且还将这个方法用到了别处。比如,从做一点小家务,到现在学会了做好几个小家务;从练一会儿琴到现在可以坚持练半小时。“一点点”三个字成了嘉嘉各个方面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

二、如何应对挑食的内向娃

【案例】小昀是我们班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每次吃饭,他总是先吃白饭,菜要看是否合他的胃口,有时吃得完,有时会剩很多。最明显的就是吃鸡腿的时候,别的孩子两只鸡腿都吃完了,他一口鸡腿肉还含在嘴里,提醒他用磨牙咀嚼后,小昀还是咽不下去。于是在离园时,我与接他的保姆阿婆简单聊了几句,才知道平时小昀吃饭都是阿婆喂的,菜全都切成菜末 ,肉全要剁碎,鸡腿在家从来不吃。阿婆说:“鸡腿他是咽不下的,我们都很宝贝他。”

(一)走进家庭 携手并进

家访是改变小昀进餐的第一步。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平时小昀妈妈管孩子的时间比较少,奶奶也在厂里工作,所以照顾孩子的担子都交给了保姆阿婆。因此在家访前,我电话里与小昀的妈妈安排好会面时间,最好奶奶也在场,希望家园双方能真正达到教育一致。家访那天,小昀妈妈告诉我们关于小昀的进餐问题,他们也很头疼。我告诉家长:孩子的进餐习惯来自家庭的生活方式,孩子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的。在幼儿园里,我们发现他用门牙咀嚼食物,所以我们平时看孩子吃饭时,要提醒他用磨牙咀嚼。同时,我们在切菜的时候,不要剁成末,而要切成段,让孩子多去接触、咀嚼,并且孩子在吃饭时,我们还需要给他创设一个愉快的进餐氛围,多在旁边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增强他的自信与成功感。小昀的妈妈和奶奶听后,频频点头,表示平时一定会多留意小昀,尽量让他自己吃,还要提醒保姆阿婆也学会放手,让大家把爱藏在心里。

(二)耐心引导 静待花开

家长的支持提升了我们教育孩子的信心。每一次进餐,我都会密切关注小昀,特别是当他吃菜时,总会对他说一句:“一点点吃,慢慢来。”尤其当他吃鸡腿时,更是不厌其烦地在旁引导,教他用门牙咬下一点点鸡肉,然后用旁边的磨牙进行咀嚼,每当他咽下一点鸡肉,我都会竖起大拇指表扬一下,有时我还会拍视频给他妈妈看:“小昀每天都有进步哦!”就在这样不断的关注与细心的关爱下,现在的小昀吃饭已不再是最后一个,他会开心地拿着吃好的碗跑向我,开心地说:“顾老师,我吃完了!”看到小昀的进步,我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三、如何应对挑食的倔强娃

【案例】小祁最不喜欢吃西葫芦炒肉丝,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对他说:“小祁,我们来做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摸一摸,猜一猜’,想玩吗?”他好奇地看着我。“一会儿你吃一口饭或者菜,我闭眼用手摸你的肚子,让我猜猜你吃下去的是饭还是菜,猜对了,我得到一颗小星星贴纸,猜错了,你得一颗,最后谁的星星多,谁就可以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小祁答应了。游戏开始了,每当他吃一口,我就会假装摸一摸、猜一猜,然后故作惊讶地说:“呀!我猜对啦!”有时故作伤心地说:“诶,我怎么猜错了呢?”小祁特别开心,吃好一口就对我说:“顾老师快猜,你肯定猜不对。”说完还嘻嘻地笑着。当然最后肯定是我输了,小祁也心满意足地看了自己想看的书。

(一)多变游戏 以戏激趣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但如果一成不变,只会给孩子带来疲劳。对于像小祁这样的孩子,游戏要变化多端,才能提起他进餐的食欲。所以在日常进餐中,除了“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还有自编的“××(菜)不见了”“吃一口像什么(就是吃一口饭,看看碗里的饭菜像什么)”和 “你一口我一口(小祁吃一口,其他小朋友吃一口,看看谁咽得快)”等游戏。就这样,小祁挑食的坏习惯逐渐得到了改善。

(二)预约观摩 实地感受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那天吃西葫芦炒肉丝时,我请小祁妈妈来园观察小祁的进餐表现,只在旁边看,不要干预。

那天,我和小祁又玩起了“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小祁玩得很带劲。他赢了之后,还看向妈妈,妈妈赶紧竖起了大拇指,那天小祁把西葫芦炒肉丝吃得一干二净。

小祁妈妈说:“顾老师,你们真不简单,能想出这个办法让他把不爱吃的菜吃光,看来我们在家也要用点方法才行。”家长的肺腑之言,让我感动。同时我也指出:像小祁这样倔强的孩子,不可以一味地迁就他、满足他,而应抓住他的兴趣点,逐渐引导他、改善他,才能让他慢慢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定位,使他的性格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要知道,3~6 岁的孩子处于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像这种挑食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后续不断地跟进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与引导,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从不同的现象中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不断寻求更多的良策,使进餐成为幼儿最享受的时光!

猜你喜欢

嘉嘉猪肝鸡腿
宝宝补铁辅食
——猪肝泥
猪肝怎么煮才安全健康
猪肝熟透食用才安全
乱世奇商(下)
吃啥补啥
猪肝爆炒好吃不腥
我要我的“钓鱼竿”
上个星期的鸡腿 最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