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长跑项目渗透抗挫折教育探析

2019-01-11王丽莉

教师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长跑挫折身体素质

王丽莉

(吉水四中,江西吉安 331603)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学习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关键。初中体育教师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学生的坚强意志才能养成,内心也会逐渐强大。中长跑项目是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最适合的体育项目之一,教师应重视中长跑项目对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的作用,让他们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意志品质。

一、中长跑项目与抗挫折教育

初中生的抗挫折教育就是提升学生处理困难以及对抗挫折的基本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将困难挫折融入进去,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紧迫感,使他们勇敢面对挫折并与之对抗,学生学习能动性也由此提升。

中长跑属体能类运动,是发展耐力的项目,长时间连续的肌肉活动是这个项目的特点。长期进行中长跑锻炼,能增强与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功能,并有助于培养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斗志,塑造完善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有助于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可见,中长跑项目是一个非常适合培养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项目。

二、初中体育中长跑项目的作用

(一)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往往具备一定的叛逆心理。因为与社会接触越来越多,以及网络时代的冲击,初中生在心理和思想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会负面现象以及错误价值观的引导,会导致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产生享乐主义思想,怕吃苦,缺乏自主解决困难的能力。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因为体育成绩不佳,容易产生自卑和畏难心理。而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容易过度炫耀或看不起那些体育成绩较差的同学。这些都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中长跑项目能培养初中生的吃苦精神,体育教师应积极训练学生中长跑,并在其中渗透抗挫折教育,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支持。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需要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中长跑项目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运动技能、体能、意志品质方面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掌握克服困难和处理挫折的要点与方法。不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提高运动量,要制定合理的训练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下,教师将抗挫折教育融入中长跑项目,不仅能强健学生的体魄,而且能让学生不断自我超越,课堂效率能不断提升。

三、中长跑项目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提升学生对挫折的认知

初中生的身体以及心理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在中长跑项目中合理地渗透抗挫折教育,提升初中生对挫折的认知,以使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整个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将时刻伴随左右,只有敢于直面挫折,才能在逆境中奋飞,在拼搏中成功。在中长跑训练中,在遇到技术和体能瓶颈时,要在自己能承受的前提下,克服这些瓶颈,才能获得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的提升。

(二)建立情境教学氛围

由于中长跑项目难度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所以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很有必要,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克服挫折与困难。

中长跑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实际确定,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是跑姿要标准,其次是呼吸节奏要均匀有力。对学生在中长跑中的优秀表现进行鼓励或表扬,也能使其更积极地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不同的季节、天气条件下,学生在中长跑时的心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示范引导,并关注学生在中长跑中的状态,出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三)利用游戏引导学生

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硬的灌输和强硬的措施只会让他们反感甚至讨厌体育课。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爱玩游戏的个性特点开展中长跑教学,并将抗挫折教育融入其中,才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通过一些新奇的游戏,学生能够认识到,中长跑并不只是机械地绕圈奔跑,还有丰富的体验,他们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

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将游戏的时间设置得稍长一些,这样学生能够更投入地参与中长跑,从而不知不觉地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能提升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完善并超越自我。

(四)组织参与中长跑竞赛活动

中长跑能力的增强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中长跑训练,及时发现他们在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长跑比赛,利用比赛的契机,教师适时渗透抗挫折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指引,让学生享受比赛,增强意志品质。在鼓励学生参加中长跑比赛时,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中长跑明星的励志故事,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中长跑的正确认识,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训练中,教师都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不能超负荷,关键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习惯进行引导。

(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

初中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开展中长跑训练时,要根据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和有层次的教学。教师在课前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规划设计,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切实的锻炼和提高。比如对于一些身体素质和体能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加大中长跑训练量,比如学生跑1000 米,成绩较好的时间一般都在3分30秒左右,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尽可能接近3 分钟。这样对于学生来说,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教师要适当降低训练要求,让他们在中长跑中能收获成功感,积累信心,从而更有利于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教师在组织中长跑训练时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尊重,达成个性化、针对性的培养目标,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更有利于抗挫折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学生在中长跑过程中如果出现畏难心理,教师不能采取直接批评指责的形式,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教育形式,保证学生维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完成中长跑训练,潜移默化地提高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教育对于初中生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体育教师在中长跑项目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抗挫折能力,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

猜你喜欢

中长跑挫折身体素质
Holism in Education
挫折使我更坚强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挫折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高校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参与研究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中长跑兴趣
让萝卜白菜变成美味佳肴——我是这样上中长跑训练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