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思辨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江苏省沭阳县张圩中心小学黄育年

小学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辩论法治

江苏省沭阳县张圩中心小学 黄育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思辨能力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小学生具备较大潜力,教师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形成优秀人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精神境界,能够自行探究分析问题本身,并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方面成长,并且能够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特别是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来说,教师更是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够还是和传统的教学那样单纯地去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今的教学目标应该转变为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是这样,本文就思辨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几点讨论。

一、深度探究分析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开展有效思考

小学阶段学生心智比较单纯,对于日常生活及课堂中遇到的问题都会使用惯性思维去看待,这样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并不能看到问题本质,因此即使是自行能够解决问题,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根源,问题可能还会再次出现。因此,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创造合适时机及问题埋点,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本身,透过现象分析并解决问题本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课前深度研究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总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单纯地应付当下的考试,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能够深度探究分析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展开有效的思考,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课程《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的课堂教学时,教师根据教材提取教学重点为引导学生理解家长所作所为的原因,教导学生应该学会体谅和关心家长。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回忆一下,你们的爸爸妈妈平时生气是什么样子?”学生们纷纷进行发言,此时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们的说法,不予打断。在收集学生想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为什么家长会出现生气这种情绪呢?是没有任何原因的吗?还是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引起家长生气?学生这时纷纷陷入沉思,教师此时加以引导:“那么,爸爸妈妈在什么时候会鼓励和奖励你呢?”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会发现,虽然家长有时候会因为自己做的某些事情生气,但是初衷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变好,可能有时候生气表达方式欠缺,但是不影响家长爱自己的本质。最后,教师让学生自行思考:怎样可以让家长不再继续生气?学生在说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施行方案,帮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关心父母。

二、巧妙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辩论赛,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学生好奇心理极强,对于身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认知能力较弱,不能深入问题本质进行思考,思维可塑性极强。相比起背诵和记忆教材知识,教师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培养深入思维潜意识本身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和吸收教材知识,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把知识变成自己思维的一部分。因此,教师需要深入探究分析教材内容,发散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工作,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创设生活化情境式教学,合理安排学生以小组辩论赛的形式理解和吸收教材知识。进行分组辩论赛的方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门学科产生足够多的学习兴趣,这也就会使得学生以后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能够自己去思考要怎样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们与诚信在一起》的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将课堂转变成小组辩论赛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拟定辩论题目为“我们是否应该诚信待人”。在辩论赛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成组,辩论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对于议题的理解依次进行发言和辩论。教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客观事实进行论题辩论,不得脱离实际生活现象进行无意义的辩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将问题带入实际生活中进行分析推断并得出结论,提升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至日常生活中,进而变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进一步内化成自身的道德思想,把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以达到重视知识运用、积极实践的效果。又如,一位教师在讲解了《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后,举办了一场辩论会,题目为“讲诚信是否吃亏”。在辩论前,学生自由分组,依次按照各自的观点从价值、理论以及现象等方面搜集论据。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详细地考虑问题,以客观事实说话,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及缜密性,进一步提升了辩证思维品质。

三、及时就学生回答进行客观性评论,帮助学生提升思辨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较为看重自身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客观性评价。小学生的自尊心极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并在学生做出相应表现后及时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思辨能力能够得到正向发展。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内容进行朗读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取一个课堂表现相对活跃的学生和平时发言频率不高的学生进行朗读,教师在后者发言前可以给予相应鼓励,树立学生自信心,在两个学生朗读之后,对二者提出客观性评价,并赞许发言频率不高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因材施教,提升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通过课堂表现重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以及道德价值观念,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辩论法治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