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高燮玮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分层目标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 高燮玮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学生整体性理解数学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全方位认识概念、模型、定理、思想方法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奋斗于七尺讲台上的园丁们锐意进取,群策群力,大胆尝试分层教学法,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与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借此契机,就如何通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浅谈一些体会,期盼大家不吝赐教。

一、未雨绸缪,分层备课

无论是传统教学形式还是践行新课改模式,教师精心备课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而科学分层性预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备课的首要环节,充分体现了分层备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譬如,我在平时以数学大纲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新教材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困生”采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每一堂课变成有梯度的几个小目标,使他们基本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针对“优等生”,我采取“保‘底’不封‘顶’”的方法,鼓励、引导他们打开创新思维的翅膀进行“超标准”的学习,从而确保这些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可见,只有分层预设学生的学习目标,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学困生”够吃、“中等生”能吃和“优等生”吃饱、吃好的目标。我在主备《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就预设了如下分层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与整式方程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般形式的方法;(3)掌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答实际性问题的方法;(4)反思、总结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其中,前面两个目标构成基层目标,比较适合“学困生”完成;前面三个目标属于中层目标,适合“中等生”完成;以上四项目标汇合成高层目标,适合“优等生”探究完成。由于教学目标细化到三个层次,所以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感有所思。

二、了解差异,合理分组

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合理分组是提高分层教学的可靠保证,我们应坚持“自愿性、多维性和动态性”原则,紧密结合学生的智能、兴趣、心理、智能、基础等情况予以分类归档,一般可以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但不能直接把好、中、差学生的名单公布于众,以免打击部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分组措施如下:

1.综合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确定相应的等级,既要把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作为定级的依据,又要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品德表现。

2.学生分层后虽然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务必掌握一个灵活度,激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向更高等级靠拢。譬如,我把学生的成绩登记册改变为学生数学小组积分簿,原则上每组由6个成员组成,好、中、差比例对等,横向从左至右分别是A(好)、B(中)、C(差),从上而下同是A的在同一列,教室里上下左右学生的情况简洁明了;同时,各学习小组推荐一个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为组长,全面管理组内的合作学习。一个月以后,进行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从而激励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合作学习,逐步增加A层次的人数,缩小B、C层次的学生。

三、因材施教,分层练习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虽然是武术界总结出来的经验,但说明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纸上谈兵,只有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才能全方位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素质。一般而言,课堂上学生做的练习题不能千篇一律,务必坚持由简到繁的原则,针对C层次的学生适宜布置通俗易懂的习题,对B层次的学生可设置较难的习题,对A层次的学生适宜布置综合性的高难度练习题,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练有所获,思有所感。譬如,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含义和要领后,我就在课堂上布置了如下三类习题,供各个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

第一类:请你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怎样的几何图形?

第二类: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和边可以形成几个菱形?并采用几何原理证明一下。

第三类:请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证明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可以产生这样的图形?

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完成相应的问题,最后,我通过统计、分析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完成结果予以鼓励性点评,从而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四、分层问答,触类旁通

教师在课堂提出一个问题轻而易举,但提出一个启迪性和层次性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深思熟虑才能成功。但是,有些教师提问时随意性比较强,只要有学生踊跃举手回答就万事大吉,殊不知,长此以往,会导致B、C层次的学生处于旁听角色,学习兴趣几乎荡然无存。因此,教师应坚持“因材施‘问’”原则,采取分层问答的措施,而问题回答对象具有指向性是其显著特征,促使B、C层次的学生也有展示自我的契机。一般来说,分层教学中的提问主要包括示范性问答、模仿性问答、激励性问答和检验性问答。其中,模仿性问答的提问对象主要是B、C层次的学生,其目的既可以让这些学生能够复述教师点拨的精粹,也可以让A层次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从而强化B、C层次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A层次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课程改革掀巨浪,分层教学路宽广,星空璀璨明月挂,合作探究斗志昂。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新形势下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但愿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让学生驾驭一叶扁舟在数学知识的汪洋大海里顶风破浪地航行。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分层目标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对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深入思考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