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瑗“明体达用”之政治伦理思想探微

2019-01-10李秀娟陈力祥

关东学刊 2019年6期

李秀娟 陈力祥

[摘 要]北宋伊始,政治上的纷争、经济上的衰退、文化上的颓废,使北宋王朝陷入了囹圄之中。胡瑗作为宋初“三先生”之一,以儒者的积极有为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力图挽救北宋王朝于危亡之中。胡瑗以汉学为诟病,并力批佛道二教对儒学的挑战。胡瑗以接续儒家思想为己任,仁政施为以拯治,礼乐施为以化成天下,国以民为本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三个逻辑层次。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创造性接续了先秦以降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并表现出强烈的经世、民本情怀,开启了宋学视域下的政治伦理思想之先河。

[关键词]胡瑗;政治伦理思想;明体达用;仁政思想;礼德

[作者简介]李秀娟(1978-),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副教授(长沙410082);陈力祥(1974-),男,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学院教授(长沙410083)。

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以思想的进步为基准与前提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政治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可以管窥传统政治文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一以贯之、从未间断过。宋以降,以“宋初三先生”之胡瑗、孙复、石介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以责任担当为己任,受命于危难之间,创造了辉煌的政治伦理思想。作为宋初之硕儒,胡瑗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时运与国运,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使胡瑗政治伦理思想应运而生。

一、胡瑗政治伦理思想之萌茁

胡瑗(993-1059),字翼之,祖籍陕西安定,学界尊其为“安定先生”;后迁居泰州海陵,著书立说,醉心政治,忧国忧民而终老一生。胡瑗乃北宋理学之先驱,思想别具一格的教育家。胡瑗骨子里的文化思想,渗透着其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并由此而萌生出胡瑗的政治伦理理念。胡瑗政治伦理思想之萌茁,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环境息息相关。社会需要、客观环境的推波助澜,以及胡瑗本人对政治的热情,系胡瑗政治伦理思想萌生的“助推器”。

北宋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乱,而后赢得了短暂的安宁;这种安宁,只是相对于五代十国而取得的相对祥和之局,并非“根底”之祥和。表面平静的北宋王朝,实际上直面的是经济上的“积贫”、文化上的纷乱、政治上的颓废。赵宋王朝于经济、文化、政治上的“三块短板”,使她陷入了新的危机与困顿之中。经济上,北宋一反北魏至唐中叶的均田制,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由此造成了一种普遍的土地买卖现象,豪者巧取豪夺,土地兼并尤为严重,使贫者丧失土地,丧失其生存之空间,继而导致经济上的两极分化。经济上的两极分化,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北宋伊始,多元文化的交织损伤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弱化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秦汉以降,文化一直于“一尊”与“多元”之间较量。本土道家、道教文化,东汉末年佛教的传入,文化的多元趋势尤其强烈,使传统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面对文化的剧烈冲突,有唐以来的韩愈、柳宗元、李翱等有识之士奋起抗争,提出了“户异其说”的解决文化冲突的策略。这种策略持续到有宋一代,以胡瑗、孙复、石介的“宋初三先生”为代表,为回应时代之需,力图解决北宋所面临的文化冲突,确保政治上的平治。经济乏力、文化冲突,更加导致政治上的颓废;加之北宋初期废除了唐以降的九品中正制,分科取士为其基本的官僚选拔制度,形成了宋代文人治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由于宋朝廷通过科举大量吸收官吏,而为了加强集权,互相牵制,又设立了许多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致使冗滥官吏众多……”

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页。进而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积贫”,使北宋政治处于困顿之中。此外,北宋时期社会风气败坏,人伦纲常松弛,道德秩序混乱,这也无形地给良政、良治带来了压力。

北宋初期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三重压力,“嚴重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中央集权统治的统治秩序的建立。”

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第7页。此情此景,如何挽救北宋以来的政治危机与道德危机,胡瑗等一批有识之士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日益增强。“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茁。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天下的重任。”

钱穆:《国史大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58页。胡瑗作为“宋初三先生”之一,以天下平治为己任,其政治伦理理念与政治伦理思想应运而生。“宋代继兴,暴乱日敢,士大夫伤人心之陷溺,念祸乱之浸寻,乃薄词翰为末技,思践德于圣门,由是戚同文、胡瑗、孙复诸儒,群起筑室取徒,明伦讲学。”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页。胡瑗作为有识之士,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振兴人伦道德、政治伦理,主张回复圣学之功,于是乎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应运而生。儒家哲学追求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胡瑗也一样,主张通过教育加强人伦道德的教化,实现人伦道德的提升。“宋儒的目的是要为个人与社会建立一个良性秩序”。

何俊:《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实现政治平治之关键在于教育,胡瑗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苏湖教法”,“弘扬了儒学,论证了君臣父子的封建纲常秩序,以其所创造的教育新法,培养了一批北京朝廷的名臣,开了宋代儒学的新风。从而,铺垫了宋初儒学的复光。”

张岱年、季羡林主编:《中国宋辽金夏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页。胡瑗作为北宋名儒,既有来自于外部的忧患意识,又有自身的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明体达用”是其政治伦理思想建构的基本方向与目标。黄宗羲曰:“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

黃宗羲:《安定学案》,《宋元学案》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4页。黄宗羲直陈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以“明体达用”为其方法与目标的。“明体”乃是古代哲学中最核心的道德伦理,此乃根本;“达用”修习了伦理道德之后,而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标。“明体达用”的实践推行,胡瑗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其政治目标。余英时曰:“胡瑗教学,分立‘经义与‘治事两斋,即后来‘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的先驱。”

何俊编:《余英时学术思想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66页。通过教育,让人修心灵、养气质、明人伦、修道德,明体是方法,达用是目标,二者系方法与目标之间的关系。黄宗羲曰:“臣师当宝元明道之间,尤病其失,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夙夜勤瘁二十余年,专切学校,始于苏湖,终于太学,出其门者,无虑数千余人,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非安石比也。”

黄宗羲:《安定学案》,《宋元学案》卷一,第25页。胡瑗之政治伦理思想,以明体达用为其方法,以实现北宋王朝之政治平治为其基本目标。

二、“仁政施为”而拯治的政治伦理思想

胡瑗政治伦理思想的开显,首先表现为以仁义之道而拯治的政治伦理思想。仁义之道为“体”,拯治为“用”,明体达用在此表现为明“仁义”之体,达拯治天下之用。儒家之所以为儒家,主要标志在于其仁爱、仁政、礼治、礼教思想。仁爱、仁政思想乃是儒家伦理思想之表征,由孔孟所开创的儒家仁政的政治伦理理念深刻地影响了胡瑗,他毕生“希望重建国家权威、思想秩序”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2页。,这就关涉到为政者如何行政,如何发政施仁的问题。在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国家意识形态中,有识之士长期重视仁政思想。胡瑗接续了长期以来儒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张以仁政治国的政治伦理理念,希冀在仁政思想的引领之下,能较好地实现个人人格健康与国家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之,为政者仁政的政治伦理理念非常重要。作为为政者而言,他们的所忧所思,是建立在政治伦理之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君子所忧者,非忧其一身贫贱,忧其君不尧舜,忧其民不仁寿,故其中心恻然,盖以其道德仁义不见用于上,其泽不能及于天下也。……若王者有至圣聪明之资,能察己之道德,以升进于位,而任用之,使其道行于天下,致君于尧舜,跻民于仁寿,则君臣上下,罔不赖其德而受其福庆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82页。

君子所忧患的,不是其个人的贫贱,而是考虑普天之下的百姓能否享受到仁政思想之恩泽。仁政思想是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所在,乃贫民百姓能否受到恩惠的重要途径。在胡瑗看来,为政者将仁政定为执政之圭臬,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平治天下之目标,故此,为政者的政治伦理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君子之人有仁之术,可以济于天下为生民之福”。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82页。胡瑗一语中的,直陈仁政的基本價值指归为民,是以老百姓之福祉为其为政之目的与方向。那么仁政所适用的范围是什么?何时启用仁政?胡瑗曰:“夫物既蛊败,则必当修饰之。以人事言之,则是风俗薄恶、教化陵迟而不纲纪也。方此之时,圣贤之人必以仁义之道施为而拯治之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66页。以仁义之道施为的政治伦理思想,表现出胡瑗接续了中国以仁政为天下治的治道思想,背后彰显了胡瑗的政治伦理理念。汉唐以降,由于本土文化重视人伦纲常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受到本土道家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的冲击,此情此景,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困惑政治上的纲常伦理松弛问题,胡瑗提出了义理解经的基本模式,强化儒家对固有纲常伦理的认同,化解时局中的政治危机与道德危机。

胡瑗以仁义之道施为的政治伦理理念,实践着仁义理政的具体落实。因此,胡瑗强调在治国理政之时,应“以仁义之化,行己之道,兴天下之利”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71页。,延续先秦以降的仁政思想,彰显出以仁义为化民成俗之本,以达平治天下之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胡瑗强调推扩仁义之道,然后行仁义之行。胡瑗曰:“扩仁义之道,使教化行于天下,德教深被于四海,则天下之人自然感悦于上。”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17页。“万物皆有其渐,故始以仁义礼乐教之、导之。”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183页。就为政者而言,推扩仁义之道是其首要任务,只有发仁义之心,行仁义之道,扩仁义之方,才能更好地将治国理政贯彻执行下去,则天下教化之风日隆,风俗日美。因此,政治上的抉择层面,胡瑗主张“广纳天下群贤,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辅君增广视听,三可致君无为而治”。

徐建平:《胡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62页。广纳贤才,贤才之“贤”,主要指的是有德有才之人,德为先,重德方可施才,德为才先。吸纳之人才,可担当辅政、助政之能事,方可实现政治上的良性互动,实现、实践修齐治平之政治目标。

胡瑗仁政的施政理念,是其政治得以推行的重要方式与路径。胡瑗以仁义之道施为,如此则可实现对百姓的教化之功。“圣人以仁义之道、教化之术渐染于天下之人,天下之人虽冥然无所知,然被上之教化,其心康乐,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自不知圣人之道所以然而然,是圣人之道渐染于人,如神之功。”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504页。施政有仁,则可实现对仁之教化之功能,天下平治可自然而然,不期然而然。

胡瑗仁政的政治伦理思想,浸染着广大民众。胡瑗对儒家一以贯之的“仁”爱思想,也是有其特殊的情感流露,仁以彰其仁爱。孔子曰:“仁者,爱人”,表面看来,仁爱思想只是简单地处理为人与人关系的“试金石”,其背后彰显的是国家所关注的政治问题。就统治者而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统治者的政治伦理思想。仁爱思想外化,成为统治者关注黎民百姓最基本的方式。在施政者的政治伦理思想的指引之下,以恒久之仁施于万民,使仁爱之道成为圭臬,化民成俗,成就公序良俗,最终达到平治天下之目的。“发政施仁亦必久于其道,然后赏罚有常,号令有信,天下之人,莫不仰而归之……而天下化成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19页。人心背向,取决于为政者是否实施仁政。施政以仁,则民如影随,国家和谐平治;无仁政,则百姓唾弃之、背弃之,则国家无以得而平治。此外,这种发政施仁的思想,必然成为一种持久的为国理政之道,是一种长久的治国之道,唯其如此,才能实施仁义治国。胡瑗将施以仁义之道,称之为“柔顺之道”,主张以柔顺之道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他说:

今圣人之内有刚明之德而外示柔顺之道,施其仁义,发其恩惠以说于天下。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421页。

君子之人有仁之术,可以济于天下为生民之福,而潜身晦迹以自卑下,不务升进以行其道。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82页。

这种柔顺之道,也即仁以施政的政治伦理理念,能普惠百姓,使百姓成为柔顺之道的直接受益者。在胡瑗的政治伦理理念中,最为直接的即是施政之人,仁政天下,如此,则能较好地实现仁政视阈下的政治抉择。因此,在仁政的政治伦理思想的熏陶之下,胡瑗以积极有为的方式践行着其政治理想。以仁治政,造福百姓,普惠百姓;作为仁政实施之人,则谦下不争,不居功自傲,真正彰显了其仁政的价值目的与归宿。为政者以仁施政,惠及百姓,这种因仁而彰显的政治伦理思想,如何实现百姓富足、人民幸福的目的,胡瑗有着更为深刻的阐释:

君子以至仁之德陶成天下,使一民一物莫不受其赐。是故于一家施仁,则一家之内爱敬而尊事之;一国施仁,则一国之内爱敬而尊事之,虽有鳏寡孤独穷民之无告者,均使之不失其所,如此是为众人之长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184页。

当尽仁爱之道,以养育万物,使天下各遂其所,各安其业,以至鳏寡孤独皆得其所养,如此则可以使天下之人,久于无妄之道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94页。

仁以治政,施仁由物及人,均能得到仁之恩赐,因之,万物得以长,人得以安居乐业,一幅生机勃勃的和谐盛世图徐徐展开。二程子曾曰:“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页。在仁政的关照之下,由物及人,由家庭到国家,仁惠家庭,仁惠国家,使得仁德作为一种生生不息之力,成为万物生长之动力,成为人际和谐之驱动,成为家庭兴旺、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胡瑗曰:“推己之仁以安天下之物,使天下之人,万品之物皆安土而定居”,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465页。推行仁政之道,惠及天下万物,万事咸宁。为此,胡瑗认为在治国理政之时,“当以仁恩之令而为之先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66页。治国理政,仁政为先,仁政为要,仁政为急,凸显出胡瑗之政治伦理思想的仁爱之性。以仁政为本,以治政为要,以挽救时局之衰与时局之紧,“圣贤之人,仁义首先素有以积飞之而蕴畜其心,然后扩而充之天下,以救天下之衰弊。”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03页。胡瑗主张仁政之人以其仁政之心,扩充仁政,从而达到政清人和的清明之政。胡瑗认为:为政者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就是提升自身德性,推扩仁政,将仁政之任务与目标落实到位。为政者推扩仁义之道,将仁义推至天下,使天下之人在仁政之下受到恩惠。“夫君子有仁义之心,忠恕之道,推之于身而加乎其民,故不以一己为忧,所忧者天下;不以一己为乐,所乐者天下。以至天下之人合心而从之,是君子之正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47页。胡瑗主张仁政的政治伦理思想,通过仁以治政,仁爱天下,仁治天下,最终达到和谐之境。

仁政施为乃儒家一以贯之的政治伦理理念。从孔孟之道,到汉初由道而儒的儒家思想的发展过程,无不彰显出儒家仁政的政治伦理理念。隋唐佛学时期,虽然儒家思想暂处低潮,但儒家思想仍然作为核心价值活跃于政治领域。特别是在魏晋玄学以后,儒家式微,佛教兴起,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形成激烈的竞争,导致儒家思想成为核心价值之地位受到极大挑战。作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以挽救时弊为己任,大力弘扬儒家政治伦理,从而使政治伦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于文化之林。胡瑗仁政施为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北宋五子”如二程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二程子接续了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从更高层面阐释了仁政,从而形成了二程子顺礼而治,发政施仁的王道政治伦理思想

陈力祥:《顺理而治,发政施仁——二程王道政治伦理思想发微》,《求索》2019年第1期。。胡瑗的“仁政施為”与二程子的发政施仁的政治伦理的高度契合,在一定层面上说明了儒家仁政为核心的政治伦理的开显;同时亦说明了“仁政施为”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古代政治伦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不仅仅是在仁政施为方面,还在以礼治政层面,开启了宋元时期政治伦理思想的新时代。

三、“礼乐施为”以化成天下的政治伦理思想

胡瑗不仅具备仁政施为的政治伦理思想,还拥有礼乐施为政教的政治伦理理念。胡瑗所处的时代,经历了文化上的矛盾与冲突,在文化的危机时刻他力挽狂澜,主张仁政施为,并以之化成天下。

在古代社会,仁礼是政治伦理与政治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内仁,则外必礼,仁之德外化即是礼。因为,“仁礼互实与仁礼互为体用”

陈力祥:《王船山礼学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276页。。故此,胡瑗内在地有仁政施仁之政治伦理理念,外在地表现为礼乐施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因为“仁者,礼乐之实也”。胡瑗非常重视礼乐施为的政治伦理,并且重视礼乐并进,不可偏废。因为“若礼胜而乐不至,则民散而不和也;乐胜而礼不至,则民荡而不反也”。

徐建平:《胡瑗》,第247页。“大凡礼乐之道,必相须而成,然后节制和平,皆得其所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61页。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主张礼乐施为而不可偏废,主张礼乐之间的和谐互动,相须不离。

王夫之曰:“礼乐为修己治人之本务”。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950页。礼的基本价值在于“正天下、治邦国,人伦之大本也”,礼之终极价值在于政治哲学与政治伦理之彰显。礼规约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是也。王夫之主张:“非礼之色,目不暂视;非礼之声,耳不暂听。”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八册),第621页。礼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可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框架之下,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杰出成果,同时也是之于國家、之于人的外在表现形式。

既有文章之光明,又能止静,是人之文也。若夫君圣臣贤,上行下化,仁义礼乐,著于天下,是国之文也。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闺门之内和谐肃穆,是家之文也。圣人举此文明之道,发于天下国家,以文成其治,使刑罚措而不用,兵革寝而不作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81页。

在胡瑗看来,礼乃个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乃家之文、国之文。表面看来,胡瑗重视礼之文,实际上胡瑗也重视礼之质。礼之文质相救相成,最终彰显礼之政治哲学价值。礼之基本价值在于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礼义不兴。胡瑗曰:“男女既成则有夫妇,夫妇既正则有父子,父子既立则有君臣,君臣既正则有上下,既有上下,则礼义之道有所注错。”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558页。胡瑗认为,礼首要的价值则是正名,名正可定秩,秩定则社会和。故此,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能脱离因礼而正名。在礼的和合价值的彰显之下,和合秩序才能更好地得以彰显。在胡瑗看来,圣人制礼作乐,根本目标在于平治天下。礼的基本价值在于纠偏,在于规范,在于使人迁恶从善,从而达到政治上的清明。胡瑗曰:“民有匮乏者,则出粟帛以济之;民有失于奢者,则以礼而节之;民有未出于涂炭者,则出之而使安其所;民有人于凶顽而陷于刑辟者,则使之改过自新。”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66页。胡瑗认为,以礼节欲,乃是礼之价值与礼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欲望是人类痛苦的根源,亦是人类社会纷争与动乱的根源,以礼节之,则社会可和。礼之价值与政治相契合,则整个国家可和。胡瑗曰:“……圣人观乎人文,使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兄弟有礼,长幼有序,各得其正,故制作礼乐,施为政教,以化成天下而成天下之治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81页。关于礼的这一思考,实际上是儒家学者的历史使命使然。孔孟荀等历代大儒都强调隆礼、重礼,视礼为重要的政治伦理之圭臬。胡瑗接续了儒家文化一以贯之的礼乐治政,并由此凸显出其政治伦理思想。

历代硕儒都主张隆礼重法,主张以礼治政,礼主刑辅。胡瑗同样也主张礼是主要的,刑乃是次要的,胡瑗在不同的次第上,主张礼法并用、礼法并重。

礼以节之,有刑以齐之。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93页。

元为乐,亨为礼,利为刑,贞为政。何则?盖元者始生万物,万物得其生,然后鼓舞而和乐。圣人法之,制乐以治天下,则天下之民,亦熙然而和乐,故以元为乐也。天下既以和乐,然而不节则乱,鼓圣人制礼以定之,使上下有分,尊卑有序,故以亨为礼也。夫礼乐既行,然其间不无不率教者,圣人虽有爱民之心,亦不得已乃为刑以治之,于是大则有征伐之具,小则有鞭朴之法,使民皆畏罪而迁善,故以利为刑也。夫天下既有乐以和之,礼以节之,刑以治之,不以正道终之,则不可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174页。

胡瑗不失为儒家以礼治政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政治伦理逻辑由元亨利贞而彰显:首先是万物之生,因而和乐;天下和乐,须适当地把握和乐之度。如若人之欲望过度,则可能危及天理并引发天理与人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须以礼节制。另一方面,万物虽然和生,但物毕竟有限,无法满足人之无穷欲望,因有限的物质财富与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争则乱,乱则久,是礼之所以起也”。礼起,则可定分,定分则可致和。所以荀子有“礼以定分,义分则和”的政治主张。礼乐皆起,礼以定分,乐以致和。然而间或有不遵循天理者,则以法治之。无论是以礼治,还是以法辅之,最终恢复到礼治德教上来,更好地实现天下和谐,此乃合乎儒家礼治德教之正统。胡瑗重视儒家政治,主张礼治德教,主张礼治为先,礼法并重。“治国之道,不可专于刚,刚则暴;不可专于柔,柔则懦,刚柔相济,然后治道可成。”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81页。法不行,纯礼亦不行,唯有二者兼顾,方可实现政治清明。在胡瑗看来,以法理政,实属不得已而用之也。可见,胡瑗有礼主刑辅的思想,这种思想实际上来自于孔孟之道所开创的德主刑辅思想,亦是儒家文化一以贯之的主导思想。那么,在何种条件下以法治民,但又不伤害民众,并体现爱民、惜民的民本情怀。胡瑗曰:“夫刑者断人肌肤,伤人骨髓;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故君子当明显审慎而用刑罚,辨其情伪,正其枉直,使无至于失法又不可重伤其民。”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412页。胡瑗主张以民为本,既点明了法的致命弱点,又说明了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价值;同时,胡瑗指出法的基本价值的贲张,要以不“重伤其民”为底线。可见,在一般情形之下,胡瑗主张礼乐治政,因为礼乃“正天下、治邦国,人伦之大本也”

胡瑗:《周易口義》,《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558页。。礼乐施为,以礼治政,则“礼乐之化,以渐以摩,使之入人肌肤,藏民之骨髓”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16页。。通过礼乐教化而致礼乐治政,使遵礼理念内化于人,并因此而成就人之德。

四、国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

胡瑗之仁政施为与礼乐施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其价值指归为民,由此而产生胡瑗民本的价值理念,亦可称之为民本的政治伦理思想。为政者如若有仁义之心,则其为政有忠恕之道,对老百姓行忠恕之道,使百姓受益,价值指归为民。“国以民为本,本既不立,则国何由而治哉。”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86页。国之本在民,百姓事无小事,百姓之事关乎政治清明与和谐。在古代哲学史上,民本的价值追求一直是先贤们的热点话题。“民本思想乃我国政治思想之一大特色。”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页。中国古代社会重民、养民、亲民,凸显出浓厚的民本情怀。在传统哲学的视阈下,民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于传统文化之始终,并引领着为政者的为政目标与方向。胡瑗接续了民本思想之传统,并提出了对待百姓以仁义之心的忠恕之道,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本的价值指归。胡瑗曰:“夫君子有仁义之心,忠恕之道,推之于身而加乎其民,故不以一己为忧,所忧者天下;不以一己为乐,所乐者天下。以至天下之人合心而从之,是君子之正也。”对待老百姓,以民本为基本的价值指向,为政者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而行忠恕之道。朱熹曰:“尽己之谓忠实,如心之谓恕。”作为为政者,尽自己最大努力,且己实践,以更好地实现民本的价值,为政者“所动皆顺于民心,则民无有不顺而悦豫也”

胡瑗:《洪范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259页。。实现民本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念,胡瑗认为首先应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物质欲求,即不让老百姓受饿、受寒,此乃最基本的底线需求。

为满足民本的价值诉求,实现民本的价值主张,彰显民本的政治理念,胡瑗主张为民之本必须有基本的民本情怀。“圣人能以豫顺民心,又合乎时,虽天地之至高、至厚,亦不违况建侯以治民……”

胡瑗:《洪范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259页。实现民本的政治伦理,首先应该想着百姓,“我”与万民皆为一家,作为普通官吏,其基本的价值诉求在于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以天下百姓之所需为己之所需,以天下百姓之所利为己之利。故此,在胡瑗看来,为政者“之所务,上思忠于君,下思利于民,其一谋一虑,必以天下之利存于心。小人则不然,其意日以残贼良民、侵削君子为务”。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68页。胡瑗民本的政治伦理理念,以思民、念民、富民、济民、养民等为其基本内涵。其中济民乃其中要务,为此,胡瑗主张为政者须“济天下之民”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04页。,此乃民本思想的核心所在。济民之事,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则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难度。在胡瑗看来,“济民之难,务在于速,不可使之久困也。”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48页。由此可知,济民贵在神速,以挽救处于困境之中的民众。此其一。其次,轻徭薄赋。对待民众,需“省其刑罚,措其甲兵,轻其徭役,薄其税敛”。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203页。再次,裕民。“裕民”的基本内涵是使百姓富裕,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裕民是最能体现民本价值的关键一环,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最根本的体现。只有为政者施政以民为本,彰显出民本的价值欲求,民众“则可长裕”。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535页。最后,民本价值诉求的实现,还有保民的民本理念。为政者实现民本,须惜民、爱民,以成就其保民之目标。周易中论及天地人“三才”,“民”(人)在天地之中,由此也彰显出以民为本的价值旨趣。胡瑗曰:“模范天地,以施化辅,相天地以保民。”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465页。针对《易经》天地人三才之学,胡瑗关注夹杂在天地之间的“人”,人最为根本。为政者施政之目的,辅助天地,成就保民之职,以更好地彰显人之职责。

济民、轻徭薄赋、裕民、保民的民本价值理念彰显了为政者民本的价值追求。其目的在于“以和众情,以导众志,使皆得萃聚而至于亨通”;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424页。其最终的价值归宿为“成太平之化”

胡瑗:《周易口义》,《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8册),第391页。,因为人民安,则国安;人民亨,则国亨;人民和,则国和;人民之幸福与满意是检验政治清明、政治伦理好坏之“试金石”。

五、胡瑗政治伦理思想之定位与特色

胡瑗作为“宋初三先生”,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定位:可用正学与开新来描绘。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显著特色即是正儒家之正学,即恢复儒学之正统;同时,接续了原始儒家政治伦理的基本框架,应对现实文化的矛盾与冲突。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中得以彰显,弘传统伦理思想之正,开传统伦理之新。胡瑗等“宋初三先生”开启了宋明理学政治伦理思想之先河,而后诸理学家基本延续此思想基调,使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成为政治史上的一朵奇葩。

胡瑗政治伦理思想之特色主要表现为:其一,注重经典诠释以阐发其政治伦理思想。漆侠曰:“宋学是以义理之学代替了汉学的章句之学的。”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页。胡瑗注重六经注我,注重阐发义理,胡瑗之学“原旨是对于汉唐以来章句注疏之学和笃守师说的反动”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5页。。其中,胡瑗的《周易口义》“……全面阐述了性、命、天、人、政、教的思想体现了胡瑗内圣外王的政治情怀。《周易口义》一书得到了宋人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宋代以义理解经思想的源头。”

王锟:《儒学演进视野下的宋明理学精义及其影响》,《船山学刊》2018年第3期。因此,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颇有一番另起炉灶的味道。其二,针砭时政。胡瑗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很大层面上是为了匡正时弊而产生的。其三,“教学互长”促成了胡瑗之政治伦理思想。胡瑗乃是“苏湖教法”的创始人。程敏(明代学士)曰:“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在教学活动中,胡瑗通过教学法,教学相长,以萌生其政治伦理思想。当然,胡瑗政治伦理思想中的儒学之维,即政治伦理回归儒家之本是其思想体系的显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