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寻根:中国人的心灵安放

2019-01-10尹晓蕾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

尹晓蕾

摘要:“寻根”对于解决任何时期思想文化的迷茫问题都具有重要价值。《边城》的创作与湘西理想世界的构建帮助沈从文完成精神还乡,维护“乡下人”的自尊,树立“乡下人”的自信;唤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间文艺;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心灵安放之所。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寻根文学;湘西世界

安静美好的“茶峒”小城,朴实的祖父,山水养育的翠翠,白塔黄狗,峻岭碧波,勾勒出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沈从文一手架构的“湘西世界”不仅是他自己的精神寄寓所,更为千千万万如他一样的“乡下人”搭建起心灵安放之地。湘西,是沈从文的根,乡土,是中国人的根。本文试从“寻根文学”视角论《边城》与湘西世界的创作意义。

一、寻得沈从文之根:建构都市文明中“乡下人”的自信

(一)都市里的乡下人:沈从文其人及经历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自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后正式参军。1922年,他脱下军装,来到北京,渴望上大学又只有小学学历且没有半点经济来源,于是就在北京大学旁听。后遇郁达夫,逐渐在文坛站稳脚跟。

面对迅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沈从文是自卑的,即使已曾身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顶着“京派代表作家”的头衔,他仍然无法完全融入喧嚣与繁荣共存的都市。对于北京来说,沈从文始终是个异乡人。激烈竞争暴露出的人性黑暗、都市人无意流露的优越性、与湘西完全不同的发达状况使沈从文身在都市,却保持精神的抽离。在一篇题为《习题》的文章中,他表示 自己虽然与都市人共处一个空间,甚至一起用餐或旅行,可本质上自己的“乡下人”身份与都市人是不同的。“这种‘乡下人的感受,不仅使他在经常遭遇的敌对的政治和文学势力中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和完整性,而且还给了他一份中心素材,围绕着这份中心素材,他构造起自己的文学世界。”于是,笔下湘西带他回到故乡,返璞归真。

(二)“回家”与“真”“善”“美”的探寻:《边城》于沈从文的意义

湘西世界之迷人在于山水,在于平凡人踏踏实实的生活,在于淳朴的人性,在于将“真”“善”“美”发挥到淋漓尽致。

首先,相较鳞次栉比的广厦高楼,清秀的山水便显得更加可爱。人们在自然的怀抱里野蛮生长,黄泥的墙、乌黑的瓦、各式各样的吊脚楼使湘西异于都市,保持着原始的粗犷的美。沈从文在《边城》中如是写道“雨后放晴的天气,日頭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菜园中菜蔬,莫不繁荣滋茂,带着一分有野性的生气。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皆作声。枝头新蝉声音虽不成腔却已渐渐宏大。两山深翠逼人的竹篁中,有黄鸟与竹雀杜鹃交递鸣叫。”清澈的流水,威仪的重峦叠嶂,边城当之无愧为最好的灵魂休憩之所。

其次,安静和平、从容美好的生活令人心向往之。边城距离经济中心遥远,山川隔绝了商品社会的争名夺利,是桃花源一般的洁净之地。在院落里有高高的柴堆,在屋檐下挂着红薯与盛满栗子榛子的口袋,大小鸡叫闹着,中年妇人们在河边浆洗衣服顺便闲话家常。沈从文在《边城》中这样写道:“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

最后,人性中天然的朴实、善良与真诚是湘西最珍贵的宝藏。小城多的是聪明正直、勇敢耐劳的年轻人,纯粹羞涩的姑娘。老船夫从不收渡人的钱,如果硬要给,则为了心安托人买茶叶和草烟,茶叶供过路人解渴,草烟谁需要皆慷慨奉赠;为了不使渡人等待总是默默在船边等候,他不思考渡船与自己的利益关系,穷极一生踏实忠诚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城市追名逐利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相互掠夺都市变得冷漠,人性的温情与澄澈是城市所贫乏的,也是沈从文为家乡而骄傲的。

《边城》表达出沈从文对家乡的赞美,对乡民的讴歌,同时为自己在都市中找到了精神归属,建构起深处城市“乡下人”的自信,也为中国打开了新的田园牧歌式世界。

二、寻得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对民俗节日的唤归与民间文艺的补充

(一)对民俗节日的唤归

《边城》采用了大篇幅的笔墨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中秋和过年,以及湘西特有的风俗。端午节,人们从衣食游戏上与日常生活做出区别,这些特征演变成风俗,久久流传。包粽子,穿新衣,任何家庭都可以吃大鱼大肉,小孩子的额头上需用雄黄酒点“王”字,男子们热热闹闹地赛龙舟、泅水捉鸭子,以示对端午节的重视。在翠翠的回忆里,中秋节要看月,男女要整夜唱歌的。在新年,狮子龙灯与炮仗烟火将湘西渲染为繁盛鲜活的红色。这些必要的仪式,使物资相对匮乏的人们充满对过节的渴望,同时增加了对民族、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对民间文艺的补充

乡土中如俚语、传说、民歌等不规范的传统文化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宗。正因为不入经典,这些流传下来的根植于人民的艺术,填补了下里巴人式传统文化的空白,使得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如翠翠与老船夫总是传唱的当地的歌谣,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依旧优美动人。乡民用简单的语言加上音律便变成了灵透的小调,抒发内心真挚的感情,取材于生活,歌唱生活。当地以互唱情歌传递爱情,表现了边城地区人心的纯净与民俗的传承。音乐为湘西的浪漫又添了一笔浓重的墨色。

三、寻得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湘西世界”是中国的桃花源

(一)沈从文对30年代“寻根文学”的探索与贡献

1985年,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表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最早自觉地阐述寻根意向,通过《归去来》第一次发出寻根的口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寻根文学”的热潮在中国文坛兴起,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周作人、萧红、沈从文等人就已对“寻根”作出大胆探索与开创。

《边城》描绘的是湘西偏远的小城,讲述的是乡村的故事,可以将其划归为乡野文化寻根,即对纯粹的原始风貌的复苏。沈从文歌颂自然,期盼人的内心能回归最本真、最原始的状态,他本人也通过创作《边城》进行精神还乡,达到心灵的满足与归依。

(二)“寻根文学”创作原因的分析

首先,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文明大肆涌入中国,激烈的现代化冲击使得作家不禁重返源头,找寻并稳固精神支撑。血泪的文学、外来思潮的文学占据了文坛的大半壁江山,沈从文“重返家乡”,谱写出一支悠扬的田园牧歌。

其次,“寻根文学”是“精神疗养院”。家乡是永恒的港湾,在外闯荡的游子感到疲惫时,首当其冲的是回家“疗伤”。正如苏雪林所说的那样,气势磅礴的自然风光、自由奔放的原始民族带着神秘的无穷的美,可以帮助困囿于“文明”被“现代”束缚的都市人暂时逃离重压,舒展麻木疲惫的灵魂,得到释放自我的快乐。

(三)沈从文“寻根文学”的意义

“寻根文学”对国人的影响在于使得中华传统道德得以重现,为国人提供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宣扬理想化人性。就《边城》而言,小城因为偏远而更加自由,小城的人爱恨分明,光明磊落,沈从文试图以湘西人民为示范,鼓励国人不忘吃苦耐劳、宽容善良的美德。

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是庞大的农业之国。土地是中国人的根基,朴实的性格烙印在国人的血脉里,踏踏实实过日子、讨生活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日新月异的都市仿佛不知疲倦,文学大踏步地后撤帮助国人慢下来,静下来,回看来时的路,思考终极的追求。

“寻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于建构中国桃花源,对乡土文学进行补充。当残酷的现实渲染绝望的氛围时,塑造理想世界未尝不是一种精神救赎的方式,读《边城》如居湘西,稳下急躁的心,真真切切的触摸自然,感受生活。诚然,真实的湘西有其落后野蛮的一面,但《边城》是以沈从文家乡为原型构建的理想精神世界,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散文诗一般的《边城》是对鲁迅所倡导的沉重的乡土文学的补充,建构与鲁迅批判型乡土文学相反的唤归型乡土文学,寻找国民优根性以救国民。充分发挥文学的作用,启迪民众,使民众从原始的野性的美中得到审美体验与精神抚慰。

韩少功对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作家的评语同样适用于对沈从文寻根文学的评断,青年作家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回到根本,重新考量足下的土地,回顾民族的历史,将文学觉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在“寻根”,寻找文化的命脉,也找到了“根”。不是出于对旧生活的眷恋而是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知,一种潜意识中对中华文化审美意识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永恒与人生无限感的具体化表现。

当都市文明无法给人们提供足够的精神支撑时,回归乡土,找寻根源,是必然的选择。

总而言之,《边城》是30年代“寻根文学”的实践,“寻根”不是将文学导向偏狭的地域性倾向,而是回到出发的地方以思考前进的原因与方向;《边城》是中国人对诗意生活的憧憬,引起读者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与改善。沈从文于湘西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归宿,《边城》亦为中国找到了文化之根,所来之处即是根。他创造出如梦如幻的田园牧歌,使得疲惫的都市人的灵魂于此得以休养生息,使得漂泊的乡下人的灵魂于此得以安放。建构“乡下人”的自信,唤归中国传统民俗,找到心灵安栖之所,找到自己。

参考文献:

[1] A·J·普林斯:《沈从文的生活和作品中的“乡下人”》;《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700.

[2]《边城》,《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七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第129页.

[3]韩少功:《文学的“根”》;《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2.

[4]苏雪林:《沈从文论》;《沈从文研究资料》.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44.

[5]韓少功:《文学的“根”》;《韩少功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3.

猜你喜欢

边城沈从文
边城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边城的个性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