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分缕析,眉目清楚
——考场议论文“并列式结构”升格例说

2019-01-10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林承雄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9期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 林承雄

【主题导读】

议论文的主体部分为本论,即分析问题、证明论点的全部过程。这部分的层次结构通常有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等类型。并列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本论部分的各个段落、层次在意义上相互平行,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论点。该结构模式大体上有三种常见类型:1.由中心论点统率若干并列的分论点;2.论点之下有几则并列的论据;3.分项列举,从并列的几个方面阐明某一论题。考场议论文在使用并列式结构时易犯的毛病主要有:分论点相互交叉,分而不清;简单罗列论据,浮光掠影,列而未析;分论点脱离中心论点。我们以右边的文题为例,谈谈考场议论文并列式结构的升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年前的5月4日,青年学生凭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勇敢地站到了历史大潮的风口浪尖。“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这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

今天,身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传承五四精神,让青春在新时代闪光?

请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词中任选其一,结合你的体验、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呈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与精神核心,要求考生以新时代青年的身份,抒写有关“传承五四精神,让青春在新时代闪光”的认识与体会。

写作任务指令规定“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词中任选其一”,要求考生聚焦于某一点,展开具体深入的抒写;“结合你的体验、思考与感悟”,则提示考生要追溯历史、体察当下、展望未来,从历史与现实的宏大语境中选取恰当的视角,联系个人生活经历与时代社会潮流等来发表看法,而不可泛泛而谈。这道作文题立意空间开阔,但也具有限定性。新时代青年怎样传承五四精神?怎样让青春在新时代闪光?这是立意构思必须对准的焦点。

从材料中限定的四个关键词选择其一切入,至少有如下诸种立意:

1.“爱国”:(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振兴中华,需要青年勇挑重担,努力奋斗;(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青年要爱国,但爱国不能单凭热情,而需要理性。

2.“进步”:(1)青年富有朝气,须与时俱进,奋发向上;(2)新时代青年,要摆脱暮气,锐意创新,勇敢开拓。

3.“民主”:新时代青年,要树立民主意识,培养身为国家主人翁应有的责任感。

4.“科学”:(1)新时代青年,要勤奋学习,为攀登科学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础;(2)新时代青年,应热爱科学,反对迷信;(3)新时代青年,要怀揣科学精神,追求真理;(4)新时代青年要在学习与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原文呈现】

扬科学之楫,遨新世长空

○一考生

①十八青年,见字如晤。

②东海扬尘,渊渟泽汇。值此五四百年华诞,我仿佛听见那穿越时空的青年之声,我仿佛望见那冲破桎梏的科学之光。这一次,我们同百年前的青年共同站在历史大潮的风口浪尖,扬科学之楫,助祖国遨新世长空!

③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时代前进,时代任务也在不断更新。百年前李大钊、胡适化旧文学为新文学,传扬科学之风的宏愿已经实现,而身上肩负着“科技强国”之重担的新时代青年仍任重道远。生在华夏大地的子民,慷慨激昂之余也不免心酸。华为芯片的前车之鉴,C919 客机的经验教训,无不在向吾辈青年昭示着:“苟日新,日日新!”科学技术的尖端突破,需要注入我们鲜活的血液。

④惟变所出,万变不从。在汹涌澎湃的世界经济浪潮中,涌现了一大批有理想有信念的科学人才。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赢得国际掌声;雄安新区的持续建设,吸引全球瞩目;5G通信技术的率先试点,获得多国赞誉;科学家颜宁凭借对转运蛋白的里程碑式研究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我们正跟随先辈的科研足迹,一步一脚印地扎实走好新时代的科学“花路”。

⑤乌飞兔走,新世发声。有一些人把我们这一代看作“头脑空空”的“三无青年”,我认为这种观念失之偏颇。作为新青年,我们始终怀揣科学精神,纵使电子产品不断袭来,我们依旧是科技的主人,利用科学完善自我。“班班通”多媒体白板的普及,网络课程平台的不断推广,为偏远山区的孩子送来一扇扇科学之窗,搭建起一座座科学梦的实践平台。

⑥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急需发出“科学育人,科技强国”的口号,祖国强大需要科学,时代进步也离不开科学!少年既负凌云笔,何不潇洒提笔回答新时代的科学难题?纵乱云飞渡,科学也使我不畏浮云;纵山重水复,科学仍还我柳暗花明。

⑦最后,借鲁迅先生“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之警句来勉励吾辈青年,为科学发光发热,为祖国添砖加瓦!

⑧新时代青年,你,准备好了吗?

【升格建议】

上文在立论、素材驾驭、语言组织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可判为二类文。

标题表明中心论点,提纲挈领。全文共8段,①②两段是引论,呼应材料,揭示论旨;③至⑥段是本论,分四层展开论说;⑦⑧两段是结论,发出倡议:为科学发光发热,为祖国添砖加瓦。本论部分四层虽然各用两个四字句表述分论点,但从并列式结构的要求看,还存在明显问题:中心论点表述笼统、浮泛,不够具体;分论点之间的并列关系不够明晰;分论点语言表述不够准确。可从以下三方面升格:

1.明确中心论点的内涵:该文中心论点“我们同百年前的青年共同站在历史大潮的风口浪尖,扬科学之楫,助祖国遨新世长空”,虽然是从青年、科学对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作用出发的,但表述笼统,思路狭窄,不利于文章展开。中心论点的表述应力求呈现开阔的思路,为展开议论张本。修改时,可考虑将分论点的内涵整合到中心论点中去,用并列复句表述。

2.厘清分论点的并列关系:构成并列关系的若干分论点,应遵循相互间不重复、交叉、包含的基本原则,即要分得开,排得顺,使得本论部分说理层次明晰。该文中,③④两段都论述科学创新,内容上前后交叉;⑤⑥两段都论述新时代青年如何学科学、用科学为强国做准备,前后内容也有重复。

3.准确严密地表述分论点:各分论点的语言表述可以采用相同的句式结构,也可有所区别,但不管是哪种语言形式,分论点表述都须准确、严密。原文本论部分的四个段落尽管都以两个四字短句开头,但存在表意不够准确的毛病。可以引语为陪衬,再用表意明确的句子来表述分论点,体现各自论说的侧重点。

【升格佳作】

举科学之帜,圆复兴之梦

(更改标题,点出科学与国家复兴的关系,切中材料核心内涵。)

○一考生

东海扬尘,时移世易。值此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之际,回眸历史,我仿佛听见那穿越时空的青年呐喊,我仿佛望见那冲破桎梏的科学之光;放眼当下,奋进在新时代征途上的祖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应弘扬五四前贤的科学精神,不懈追求科学真知,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复兴中华添砖加瓦。(引论概述材料,今昔并提,依据任务指令用并列复句阐明中心论点,呼应标题,揭示思路,统领下文。)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新时代青年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分论点一,从“反迷信”角度,论说科学精神之价值。)五四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百年前李大钊、陈独秀等思想巨擘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改革,意在反对甚嚣尘上的孔教和鬼神迷信,改造国民精神品格,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为反封建斗争助力。当下社会上有些年轻人迷信星座等伪科学,甚至深陷邪教蛊惑,这大大背离了科学理性。一些“00后”频频转发“锦鲤”图片保佑考试过关,遭遇不顺动辄说“水逆”之语,正昭示年轻人科学精神的欠缺。“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坚守科学,摈弃迷信,青春才能焕发无限光彩。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新时代青年要追求真知,不懈学习。(分论点二,从“求真知”角度,论说学习科学知识之意义。)五四运动期间,在“赛因斯”的旗帜下,科学知识得以空前普及。相对论、进化论、遗传学说、元素蜕变、放射现象等西方科学知识和成就,在中国广泛传播,开阔了国人视野。百年后的今天,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承前启后的青年,更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发奋学习,积极探索,勤于实践,用科学知识武装大脑,才能为将来参与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惟变所出,万变不从。”新时代青年要锐意创新,勇攀高峰。(分论点三,从“攀高峰”角度,论说科技创新之重要性。)20 世纪初,科学救国先驱任鸿隽先后到日本、美国留学,后来组建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月刊,把科技创新的种子撒遍中国大地。时至今日,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青年一代更应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意识,刻苦钻研,攀登科技高峰。量子通信技术独占鳌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华为麒麟芯片一枝独秀,“中国天眼”横空出世,这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凝聚了无数青年才俊的智慧与心血。

(本论部分三个论证段,各分论点都在段首引语之后显露,而且紧扣中心论点,分别从如何传承五四科学精神的角度来论析,各有侧重。)

“戢鳞潜翼,思属风云。”当代中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已深入人心,祖国强大、时代进步,都离不开科学。“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新时代有志青年应该积极投身科研,练就过硬本领,为科技自立、科技强国贡献绵薄之力。让我们继续高举科学大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结论采用引证法,联系当代中国实际,归纳论旨,发出号召。)

【升格启示】

修改后,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明晰,论说具体,增强了说服力。升格后的文章给我们如下启示:

1.明确分类标准,合理划分层次

将一个中心论点分解为并列的若干分论点,要遵循同一分类标准。可以从“是什么”的角度,也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还可以从“怎么样”的角度来分解中心论点,但若干分论点的并列,要遵循从同一角度分解的原则。升格文本论部分从“怎么样”的角度来设置三个分论点,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统领于中心论点的含意之内。

2.精心遣词造句,准确表述论点

合理确立分论点之后,要选用恰当的句式、适宜的修辞格来表述,仔细推敲词句,使分论点的表述精当、鲜明。升格文分论点采用“引言+分论”的格式表述,在本论部分各段段首呈现,三个分论点句式都采用主谓句型,句式整齐,便于读者把握其论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