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对治疗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2019-01-10卢险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8期
关键词:窦房结危重症胺碘酮

卢险峰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190)

心律失常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1]。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一起发作。心律失常可引起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供血不足,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2],尤其是老年危重症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后更易使病情恶化。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很多,本研究仅对胺碘酮这种药物治疗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律失常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心律失常的老年危重症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65~95岁,平均年龄(72.23±0.49)岁。病因:遗传因素6例,肺部感染28例,心肌梗死12例,电解质紊乱20例,脑血管病14例。选择的患者均为住院后近段时间出现的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快速心房纤颤23例、频发性早搏16例、心房扑动18例、室性心动过速13例。

1.2 治疗方法:80例患者均静脉应用胺碘酮。胺碘酮(由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19993254),使用方法是:①准备17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将150 mg的胺碘酮融入其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15~20 min;②进行持续静脉泵注,速度为1 mg/min。持续静脉泵注6 h后,将速度调整为0.5 mg/min(24 h内的总用药量小于2200 mg)。在患者的心率达到标准后,继续对其进行2~4 h的静脉泵注。

1.3 观察方法:通过观测用药前后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监测、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记录用药6 h期间心率,血压的变化。

1.4 疗效评判标准:①无效:患者在用药的72 h内,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心率大于100次/分或者基础心率的降幅小于20%;②有效;患者在用药的72 h内,临床症状明显的好转,心率小于100次/分或基础心率的降幅大于20%。

1.5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统计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1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胺碘酮治疗心率失常效果比较:见表1。老年危重症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中,用完胺碘酮的患者,有效6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比较:80例老年危重症心律失常患者在用完胺碘酮前后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通过表2可知,用药后心率显著降低(P<0.01),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不显著。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比较

注:与用药前比较,*P<0.01

?

3 讨 论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会引起冠状动脉、脑动脉、肠系膜动脉供血、肾动脉等供血不足,严重时会产生心绞痛、视物模糊、蛋白尿、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症状[3]。目前对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药物有胺碘酮、奎尼丁、普罗帕酮、利多卡因等,这些药物都能有效的治疗心率失常,但许多都有抑制心功能的不良反应,而且会引起一些恶性并发症,这样就使得医疗界在治疗危重型患者的心律失常遇到了困境和挑战。

胺碘酮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其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减低窦房结自律性[4]。其主要的机制是通过阻止钠离子通道来减缓室内传导;通过阻断β受体,阻滞钙离子通道来减慢房室结传导,从而降低心率;通过抑制钾离子通道来延长心室和心房的复极,最终结果是延长了窦房结、希-浦系统的自律性,提高室颤阈,降低浦肯野纤维和窦房结的复极时间、动作电位时间以及不应期,从而有效地治疗心律失常。目前对胺碘酮药物的使用常见方法有口服和静脉滴注。口服吸收缓慢,生物利用率只有50%。所以临床上常常使用静脉滴注这种方式,静脉滴注服药期间,应经常复查心电图,如QT间期明显延长(>0.48 s)者停用。经常注意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如心率小于60次/分者停用。选择静脉滴注可以扩张全身血管,扩张了冠状动脉,从而增加了冠状动脉血流,心肌供血也随即增加,心排血量也增加,有效地降低了心率,而血压的变化却不大[5]。由表2可知,80例患者在用药后心率从(148±9)次/分降低到(75±12)次/分,用药后心率显著降低(P<0.01),而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在用药前后的变化幅度很小。所以选择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率,同时不会对血压造成显著影响,适用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老年危重症患者。由表1可知,胺碘酮对治疗快速心房纤颤和心房扑动等多种心律失常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在纠正心房纤颤、频发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疗效也很明显,有效率分别为80.00%、91.30%、69.23%。综上所述,使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危重症患者心律失常的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窦房结危重症胺碘酮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HCN4表达变化对兔窦房结缺血再灌注时电生理功能的影响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电磁效应对心肌细胞搏动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