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结核1例报道

2019-01-09杜琨朱慧花高瑾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先天性血常规脑脊液

杜琨 朱慧花 高瑾

先天性结核在新生儿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和误诊。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反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先天性结核预后差,病死率高,新生儿科医师必须提高对先天性结核的认识,以减少漏诊和误诊。现将我科诊断的先天性结核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儿,女,22 d,因发热2 d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试管婴儿,孕36+2周因胎膜早破7 d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2.4 kg。入院时查体:T 38.1℃,心率158次/分,呼吸52次/分,一般情况及反应欠佳,皮肤轻度黄染,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湿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正常。入院后血常规:白细胞(WBC)26.11×109/L,中性粒细胞(N)0.45,淋巴细胞(L)0.34,C反应蛋白(CRP)20.58 mg/L,胸片:双肺散在点片状渗出,考虑新生儿肺炎;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13 U/L,谷草转氨酶(AST)33 U/L,总胆红素(TBIL)53.7 umol/L,直接胆红素(DBIL)21.8 umol/L,总胆汁酸16.9 umol/L;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及脑脊液培养均为阴性,血结核杆菌DNA(TB-DNA)、EB病毒DNA(EB-DNA)阴性。脑脊液检查:WBC 23×106/L,葡萄糖3 mmol/L,蛋白0.357 g/L,氯化物117.2 mol/L,入院青霉素+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入院后3 d均无发热,第4天再次出现发热,热峰38.5℃,予复查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血常规:WBC 33.33×109/L,N 0.56,L 0.29,CRP 36.51 mg/L,脑脊液检查:WBC 8×106/L,葡萄糖2.57 mmol/L,蛋白0.29 g/L,氯化物119.1 mmol/L,继续原治疗3 d后体温稳定。5 d后再次发热,热峰39.1℃,复查血常规:WBC 23.72×109/L,N 0.70,L 0.22,CRP 42.88 mg/L,CRP仍持续升高,改用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仍反复发热,热峰39.5℃,并出现咳嗽,吃奶欠佳,体重增长不满意。复查血常规CRP仍持续升高,波动于79~107 mg/L之间,并出现血小板减少及贫血,血小板波动于33~61×109/L之间,血红蛋白在101~119 g/L之间。反复追问家长病史,患儿母亲提供病史诉剖宫产时子宫内膜有一包块,经病检考虑结核。查患儿胃液、痰液,检出抗酸杆菌,患儿及其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均阳性,患儿肺部CT示:两肺炎变,部分实变并肺不张,两侧胸膜广泛增厚粘连;肺门区多个淋巴结肿大。腹部CT:肝脾肿大,腹盆腔积液。诊断:先天性结核,予利福平、异烟肼抗结核治疗,2 d后体温正常,治疗1周后患儿黄疸明显,复查肝功能:ALT 71U/L,AST 165U/L,TBIL 207.9 umol/L,DBIL 136.1 umol/L,总胆汁酸116.2 umol/L,出现肝功损害。转外地治疗,予利奈唑胺、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联合用药,治疗1月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用药不规律,病情加重,再次入院治疗,加用吡嗪酰胺及泼尼松片口服后好转,诊断为:1.全身播散型结核病(肺、肝、肾、脑)2.结核性脑膜炎3.颅内多发结核瘤4.肝功能损害。出院后一直规律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随访至1岁2月,精神运动发育落后,体重8 kg。

讨论

先天性结核也称宫内感染性结核,指母亲在妊娠期患有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经胎盘通过脐带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生后几天或几周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孕母可有全身性播散性结核或生殖器结核(子宫内膜、宫颈、胎盘结核),其中生殖器结核潜伏期很长,临床症状隐匿,或产后才有所表现,是最可能导致先天性结核的一种方式[1],也是育龄期妇女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2]。

先天性结核于新生儿期发病,常有早产及宫内发育不良史,因缺乏宿主免疫反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细菌性肺炎、败血症等类似,常有发热、拒奶、体重不增、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呕吐、黄疸、肝脾肿大、淋巴细胞性脑膜炎等改变,病情进展急骤。

机体对结核菌的代谢产物发生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介导过程,即过敏免疫反应及机体免疫性结构性血管炎性反应,导致胸腺发育不良,免疫极度抑制,抵抗力低下,从而导致全身各脏器粟粒性结核改变。临床可有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低下[3]。

由于先天性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Beitzke认为诊断先天性结核应具备以下条

件:(1)母亲必须有结核病;(2)新生儿体内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3)肝内有原发综合征[4]。但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时间长,肝内原发综合征也很难发现。传统的结核检查方法常无异常发现,结核菌素(PPD)试验需患儿生后3~5周或更长时间才有阳性反应,血、脑脊液等体液结核抗体亦多为阴性,早期诊断价值不大。多次抽取胃液找抗酸杆菌是最好最快的诊断方法[4],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5],用DNA探针测定体液或细胞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核糖体RNA序列,或用DNA限制片段分析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片段有利于早期诊断[6]。影像学X线和CT检查等有助于诊断,粟粒型和多发肺结节型是先天性结核病的特异性表现,也可有干酪性肺炎,淋巴结肿大伴有液化坏死等多样性改变[7]。

该患儿母亲有多年不孕史,存在子宫内膜结核,但无明显临床表现。该患儿为试管婴儿,生后20 d发病,早期无明显咳嗽等症状,仅有发热,常规治疗疗效不佳,CRP持续升高,并有贫血及血小板降低。因家长提供病史有限,导致早期未能及时诊断,治疗滞后,发展为全身播散型结核病,预后不佳。先天性结核必须积极治疗,用药9个月至1年[4],该患儿治疗1月余病情好转后未能坚持正规用药,也是预后不佳的原因之一。有文献报道,患儿发病年龄、血白细胞计数、是否给予积极治疗、是否存在颅内病变与先天性结核预后相关[8]。

新生儿科医师必须提高对先天性结核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特别要重视母亲的妊娠分娩史,对于疗效不佳的肺炎,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全身感染,均应想到有无先天性结核的可能。

猜你喜欢

先天性血常规脑脊液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脑子也是水做的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