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原存文化与社会教育研究

2019-01-09詹林平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

民族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盘县六盘水市族群

■詹林平(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

六盘水处于贵州省与云南省的结合部,也因为地理区位的地缘因素,导致了世居在六盘水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均与云南省东部、东北部的民族文化圈产生重叠和过渡。就以彝族为例,这一区域的彝族文化具有云南彝族与贵州彝族混融、过渡的重叠区特点。这一现象映射到各少数民族社区的文化传承、传播更是如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及民间艺术的传承肩负着民族认同、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和社区及族群内部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六盘水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遵从生存→发展→需求的文化规律,以原存文化的本质在族群内部代代相传。同时,各个不同民族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原存文化与族群社区里的社会教育在共时性与历时性以及“汉化”的影响下,有呈现出族群内部社会教育体系逐步体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六盘水市各少数民族聚集区民间文化事项概况

民间传统的绘画艺术:生活在六盘水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大多没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的文化主要依赖口传文化、民族服饰的设计与缝制和民间的绘画等形式来传承和表达本民族和族群的文化体系和审美体验。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家和文人不仅将各自民族的社会发展历史和文明的进程融于口传文化中;也通过灵巧的双手描绘、设计并缝制于本民族的服饰中,成为世代相传的民族迁徙和发展史,成为众多人类学、社会学和史学等跨界跨学科研究中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这种族群原存文化的遗存,在六盘水市还大量地、鲜活地存在着。比如世居在梭戛箐的苗族服饰文化遗存,南开苗族乡小花苗的花背服饰艺术,还有布依族服饰艺术等。

民间传统技艺:在伟大的民族文化复兴过程中,自2000年以来六盘水市所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与之相关的传统技艺,几乎都与本民族和族群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几乎囊括了本族群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各种器具;同时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器具上也蕴含着该族群古老的生产、制作和加工的技艺信息和该族群的文化审美信息。在六盘水市这种族群文化遗存还普遍存在,比如服饰文化中的苗族服饰设计、缝制工艺,布依族服饰设计、缝制工艺;在族群区域文化中典型的苗族芦苼制作、直箫制作、花背制作工艺、刺绣工艺、织布工艺等民间技艺遗存;盘县老厂的彝族民间造纸工艺、盘县砂陶制作、六枝布依族特色饮食油团粑制作、背兜制作工艺、竹编工艺、剪纸工艺等等。

比如,六枝梭戛苗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六枝梭戛苗族服饰艺术》:大清王朝初年,为躲避战乱的冲击,六枝梭戛苗人祖先,在历经迁徙路上血与泪的种种磨难,经过长途跋涉,最后选择在被后人称之为梭戛的崇山峻岭中定居,一直到现在。长期以来,这一苗族梭戛支系生活在特定的高原山地环境中,在近400年的岁月中,勤劳勇敢的梭戛人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出本族群发展过程中特有的社会文化体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这支勤劳勇敢的苗族梭戛人,在服饰文化的生产和制作以及审美过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具有浓郁的区域风格的服饰文化;特别是女性的服饰,就更是把生活的美尽可能地穿在身上。比如,梭戛女子一般都会在头上装饰以木制新月状“长梳”挽“发髻”作为头饰的标志;并把这种头饰作为族群的认同标志、作为与其他苗族支系相区别的独特标志。

在六枝区域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梭戛三眼箫艺术》等4个项目。马场区域内有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直箫乐艺术》《苗族采花节》等3个。《苗族直箫、大筒箫艺术》:六枝特区的直箫、大筒箫音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贵州省苗族音乐中的特色音乐。大筒箫这种吹管乐器在造型和形制上来看,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吹管乐里极为少见的倍低音乐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民乐中低音乐器的不足。在贵州西部的六盘水和毕节的苗族族群社会里,苗族直箫不但是乐器,同时也是礼器,在该族群的婚嫁礼仪等民俗文化必不可少。苗族直箫所吹奏出的音乐,其独特的旋律和曲调,负载以苗族话语的方式,在当地苗族支系的族群生活中蕴含着多重社会功能的重要文化载体。主要区域是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及邻近区域的苗族族群。

■六盘水市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各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社会教育同步关系

《彝族婚嫁习俗》:在六盘水市彝族众多的民俗文化中,以盘县彝族婚嫁仪礼习俗最具有特色,自古流传,毋庸说在六盘水市,即便是在贵州省乃至在中国彝族体系中,盘县彝族的婚嫁仪礼习俗也占有重要的位置。究其根源,就因为盘县的地理位置刚好是贵州彝族文化圈和云南彝族文化圈的结合部,从而导致盘县彝族文化具有相互交融、渗透和影响的特点。同时也是该彝族文化成为云贵彝族文化积淀最古老的地区。

在民族迁徙及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的体系下,形成了盘县彝族文化特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学、艺术学的学理,从以下三点来进行剖析:一、盘县彝族婚嫁仪礼是当地彝族族群在世俗生活中,沿袭和传承下来的人生仪式礼俗,从文化学的视角看,是盘县彝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二、盘县彝族的毕摩文化在彝族婚嫁仪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毕摩文化在彝族婚嫁仪礼中的展示,亦增加了彝族婚嫁仪礼的神圣性色彩;三、从艺术学的学理视角看,盘县彝族的婚嫁仪礼中所展现出来的音乐和歌舞,具有浓郁的、丰富的族群文化所特有的艺术性。比如最具有特色的彝族酒礼歌和哭嫁歌,几乎全部采用以歌代言,人民用歌唱的方式既传承了彝族的族群文化,同时亦通过婚嫁仪式的相关仪程,用歌唱的方式描述和展示了新郎和新娘二人从相识到成亲的整个过程,蕴含了彝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郁族群特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贵州苗族民间故事》:世居在六盘水市水城县陡箐乡坪箐村的“大花苗”支系是县境内唯一的一个人口较少,是至今还较为完整地保留有苗族原存文化,与周边其他苗族支系相比较,显得较为古老、浓郁而独特的“西部方言苗族”支系。在该族群几乎与世隔绝的世俗生活中,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具有与其他周边苗族族群完全不同的文化内容、内涵和族群的区域特色。比如经过众多文艺工作者、苗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搜集到的,反映了苗族远古洪荒时期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太阳月亮怎样来的》,生活幻想故事《芦苇冲》《担莫早斗虎》《莫嘎都和莫各斗彩》《虎妻》,自然天象的传说《“闪谷包”的来历》,动物故事《小黄麂和豹子》以及反映该族群聪慧、机智的人物故事《阿奴堵换妻》等。

从这些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我们就可梳理出水城县陡箐乡坪箐村的“大花苗”苗族族群是怎样一步一步从遥远的洪荒年代走来,怎样开创“黑洋大箐”,为了族群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怎样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斗争,顽强的改造自然等。让后人充分感受到“西部方言苗族——大花苗”支系艰辛的生存和发展历程,为众多的苗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文艺工作者打开了一道丰富的、五彩斑澜的窗口。

■六盘水市各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间歌舞艺术的概况

《羊皮鼓舞》:流传在盘县的羊皮鼓舞是一种民间道坛娱神傩舞,属于祭祀舞蹈。从口述史的资料显示,主要从盘县的鸡场坪、刘官屯和羊场等乡镇的汉族中发源,其中以鸡场坪乡的《羊皮鼓舞》最具特色。从该舞蹈表演的场所和性质来看,《羊皮鼓舞》属于典型的傩舞,表演时人们要在头上佩戴舞具。在当地,一般由观音、和尚、土地、判官和阎王5个角色组成。表演的时候,人数的多少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至少不会不低于两个角色,一般是3个角色,亦可十几人集体表演。人们表演表演《羊皮鼓舞》时,除了佩戴在头上的面具外,对于身上的服饰没有具体的要求,对表演的场所也没有具体的要求。舞蹈的步伐、节奏和韵律一般情况下是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为舞蹈表演进行伴奏的乐器主要有当地的民族打击乐器羊皮鼓、锣。舞蹈时,人们一边听着鼓、锣有节奏的鼓点,踩着音乐的节奏轻盈迈步,整个舞蹈的队形时常变化。

舞蹈动作粗犷豪放、原始古朴,舞蹈情节的发展与变化随鼓锣声而逐步展开,舞蹈动作大开大合、起伏跌宕、此起彼伏,一时间令一旁观看的人们眼花缭乱。整个舞蹈过程充分展示和体现了彝族粗犷豪放的游牧遗风,整个场面和过程均极具观赏性,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舞蹈艺术的研究历史价值。

《彝族铃铛舞》:盘县新华村著名的彝族铃铛舞,当地彝语称之为“恳合呗”,是新华村的彝族人民为了告别和悼念死者,在葬礼仪式过程中为了缅怀而跳的一种原始、古朴的宗教祭祀舞蹈。《恳合呗》由当地年轻力壮的青壮年男子表演,流传在当地新华村民间的祭祀舞蹈《恳合呗》,一般情况下为4个男子所跳。4个男子象征着4个强健、魁梧、英勇的武士,东、西、南、北各站一方,象征着分别把守4个方向,预防外敌骚扰、入侵和破坏,并维护村落安全,保护自己的族群和家园的安全。在跳舞之前几个舞者要先“恳合”(即唱悼念歌),遵照先歌后舞、先主后客、先大后小的先后逻辑秩序,整个舞蹈的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在舞蹈时,每一个舞者均左手拿彩带,右手握铃铛(象征战士的武器);在舞蹈者的腰部还要系上一条红底白边分衩式的围腰,当地彝语称其为“亩仔撒喉”(象征骑马而站时所用的盔甲)。

舞蹈时,除了叮当作响的铃铛外,就没有其他伴奏的乐器,整个舞蹈过程全凭舞者们相互配合的默契感。主要以舞蹈者所持铃铛作为舞蹈表演过程中的节奏提示,歌毕即舞。该舞动作古朴简单,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场面热烈;步伐交错,进退有序;舞者腰肢前后左右扭动,或前伏后仰,或相互背驮,有步步逼人之感。舞蹈时,族人们或打灯火照明,或鸣枪放炮、呐喊助威,整个场面犹如骏马奔腾,气势粗犷豪放、恢宏,震撼在场参与者的魂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很高,同时也极具观赏性。

《苗族芦笙舞》:水城县苗族芦笙舞(也叫作“箐鸡舞”)是当地苗族在节日庆典或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该舞源于当地苗族“老谱”在族群矛盾、冲突及生产、生活中的经历。其中,尤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南开苗族彝族乡“小花苗”支系芦笙乐手们所跳的“箐鸡舞”最具代表性。从当地的农业经济模式及具体的行政区划来看,南开苗族彝族乡位于水城县北部,北靠水城县的金盆乡,南邻保华乡,东接青林乡,西伴木果乡,是苗族文化研究的富集区,同时也是贵州省西部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至今还存留在民间的众多舞蹈对挖掘、整理、研究“小花苗”支系族群的迁徙、征战、历史等社会学问题,着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它浓郁和纯正的苗族文化体系,从形式和内涵上,均对周边的纳雍、钟山、赫章等区(县)族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贵州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小花苗”支系特有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传统的舞蹈艺术,也是苗族“小花苗”支系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文化标识和特征之一。20世纪50年代,享有贵州省“黔西北芦笙王”称号的张文友先生,曾经代表中国参加了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其精湛和娴熟的苗族芦笙演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争得了极高的国际荣誉,回国后并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89年7月,从水城县南开苗族彝族乡偏坡苗寨走出的贵州苗族民间芦笙舞蹈家祝兴智、祝兴荣两兄弟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国际舞台上(此次国际文化艺术节由中国、德国、日本、前苏联4国参加),祝氏兄弟在国际舞台上以粗犷奔放的舞姿,高超、精湛和娴熟的演技,干净利落的舞蹈节奏,热烈快速的身体旋转,在出色的脚上功夫的烘托下,将贵州西部、西北部苗族“小花苗”所特有的民间舞蹈“箐鸡舞”推向高潮、推向世界,给参会的外国朋友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视觉冲击和舞蹈艺术享受。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受到了贵州苗族舞蹈文化艺术强烈震撼的同时,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令人震撼的中国苗族民间舞蹈的印象。

■六盘水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间现存的器乐演奏概况

《莫蒿亩》:盘县新华村彝族吹奏唢呐,彝语称之为“莫蒿亩”,别称“木唢呐”。《莫蒿亩》是乌蒙山脉腹地的彝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在当地彝族族群民间节庆等民俗活动中吹奏的,以纯手工制作的民间吹奏乐器木唢呐,用羊皮制作的民间打击乐器羊皮鼓,用响铜制作的民间打击乐器镲、呈“Y”形木棒为特色打击乐器,以吹奏彝族传统曲目《送亲曲》《迎宾曲》《阿西里西》等作为主要吹奏内容。在表演《莫蒿亩》时,当地的彝族人民遵循以3个成年男性为一个吹奏组合模式的表现形式,这是当地的彝族传承延续下来的传统音乐演奏模式和规则。

在具体的乐器编配中,两支唢呐一支负责吹奏高音,另外一支则负责吹奏低音,每首唢呐曲目的曲调和旋律均按照和谐音程的关系进行,具有相当饱满的和声效果;有的彝族乐手在具体的旋律发展过程中,还巧妙和谐地进行即兴化表现,使得音乐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当地的彝族乐手们在演奏时,其共同的吹奏特点是高音起调,低音附和,用羊皮鼓的发音来定调。其曲调和旋律通过彝族乐手们深情投入而陶醉的演奏,动情地表现了当地彝族族群的生产和生活真切的体验和彝族文化的审美体验,同时,彝族乐手们吹奏唢呐亦是其音乐审美、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流露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

六盘水市少数民族聚居区内至今还流传的民族乐器主要有:直角六管芦笙、纯角五管葫芦笙,四眼箫、木鼓、唢呐、口弦等。其民间音乐在传承的过程中,遵循的传承模式及传承谱系:主要的传承方式为支系内世代相传。因没有文字记载,涉及到的传统文化艺术主要靠口传心授。通过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芦笙舞》《苗族民间故事》以及《苗族服饰》等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传播,让苗族传统文化在当地族群的世俗活动中,以歌舞艺术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不断发展。

■结 语

从一个民族或族群的生存、发展过程来看,迁徙就是一个无奈的、不得已的民族选择。现今居住在六盘水地区的各少数民族,自然也会遵从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及民间艺术的传承肩负着民族认同、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社区及族群内部精神文化的需求。从而六盘水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遵从生存→发展→需求的文化规律,以原存文化的本质在族群内部代代相传。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六盘水市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诸多文化事项,无一例外地满足该社区内各个族群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是由于诸多的五彩斑斓的族群文化事项,给“他者”提供了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汉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梳理及碰撞出教育满足内涵的文化火花,为该族群和社区内部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众多方面的开发资源。

猜你喜欢

盘县六盘水市族群
一线光阴入洞中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山的国度
My Room
新兴族群的自白
归来吧!精灵(大结局)
浅析不同层次的认同是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任弼时与盘县会议
盘县关工委开展“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
六盘水:盘县1月份税收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