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娱乐视角下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小高潮时代探析

2019-01-09

齐鲁艺苑 2019年2期
关键词:音乐剧创作艺术

王 甦

(山东艺术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以歌曲与舞蹈讲述故事,音乐是血肉,那戏剧便是骨骼”,这,就是——音乐剧。作为来自欧美的舶来品艺术,音乐剧在当代中国舞台上逐渐被观众所了解与接受,成为了中国大众心目中的“明星”,而携亲朋好友或是带着孩子走近音乐剧、观赏音乐剧已成为了一种“时尚”,观剧后微博转发、微信朋友圈热议等“自媒体”渠道的评论传播形式,使“音乐剧”真正成为了当下流行的谈资和文化现象,音乐剧中典型的“流行化”“时尚化”“多元化”“大众化”等特点,在本土舞台展露出可溶性的综合样态,而大众对音乐剧的观赏渴求,则使音乐剧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小高潮时代。

一、音乐剧的跨国引入与本土观众的艺术感受

音乐剧是源自欧美,继而风靡全球的新兴综合性舞台戏剧。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与歌剧一样,音乐剧亦是从欧美舶来的综合性舞台戏剧品种[1](P10)。音乐剧融合了唱、跳、演、对白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台词对白、歌唱、舞蹈肢体动作等的相互融合,把戏剧故事发展以及其中想要表达的感情、主题思想等表现出来。音乐剧作为近代新兴起的高度综合类舞台艺术,虽然,同其他舞台艺术门类相比,仅拥有百年历史,如同一个初生婴儿,但是他却是一个富庶的文化大家庭中,集万般溺爱与一身的“宠儿”,是一位出身豪门但是却离经叛道的“异类”[2](P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音乐剧观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其在中国的发展亦呈现出了强大动力和生命力。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为音乐剧创作题材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础条件,无论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科幻,还是从喜剧到悲剧,形式多种多样的故事素材,使这原本属于外来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了茁壮生长的土壤,而其亦展现出不断创新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样一个时代,大众观看“音乐剧”已成为一种“时尚”的娱乐方式,而对其的观后谈论,亦变成不可被忽视的“文化现象”存在。

拥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群,对音乐剧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带给观众的享受却是相通和相似的。音乐剧中的“大众性”艺术特点,在本土舞台演绎中依然鲜明。无论音乐剧制作大小,宜或是其搬演的故事素材来源于国内或是国外,观众在观看的时候,都可以获得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视听感受。例如早期引入国内的标志性音乐剧作品《猫》,已在中国演出超过百场,而其2018年又开始了新一轮巡演,剧场售票上座率依然可以达到90%左右,不少观众甚至已不止一次看过《猫》的演出,但其所感受到的现场观演效果,仍旧如同《猫》在国内的首场演出一般火爆震撼。

山东艺术学院2014级音乐剧专业学生在2018年末完成了毕业剧目的演出,其选择的音乐剧剧目就是韦伯的《猫》,2017-2018年共演出8场,观众上座率达到100%,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这样的演出效果,在其他舞台艺术表演中是不多见的。

山东自古是礼仪之乡,民风淳朴、民众传统,而在这片文化沃土之上,各类演出也是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不过从其观后感受反馈来看,各种舶来的艺术形式,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多数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水土不服,唯有音乐剧,获得了较高的认同度,而观众的反应也最是强烈,观后引发的评议最为热烈。

在大众观看音乐剧的过程中,“听”的盛宴也极为重要。音乐剧中的音乐大都十分流行,其旋律优美、节奏感强,不仅紧贴时代脉搏和大众心理,而且形式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其演唱技巧也易于掌握,词曲朗朗上口。例如中国音乐剧的代表性剧目——三宝老师的《蝶》和《金沙》中,就有多首歌曲,在各音乐播放器的下载量统计,不输于一般流行音乐,而专业歌手在不同的演出场合,也对其做出版本繁多的改编翻唱。

音乐剧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特点和目标追求,决定了其能够满足各类、各层次观众共同喜好,使其能够成为大众为之发狂的艺术形式与追捧对象。

音乐剧试图运用舞台设计、角色演绎、服饰搭配、灯光配置等艺术手段,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形成独特的视觉奇观。例如百老汇音乐剧《魔法坏女巫》中,不仅角色设置丰富,化妆效果奇特,布景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其大规模的不停转换,使舞台效果层次丰富,绝对可以媲美好莱坞大片,令现场观众不时发出惊叹之声,观后亦持续谈论演出场景的机关设置,并不由赞叹这一疯狂艺术形式之诱人魅力。

音乐剧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选用通俗直接的表现方式,可以让观众在一部作品内,就能感受到不同的,而且是饱满的、丰富的、具体的人物特征。音乐剧演出融戏剧、歌唱、舞蹈等于一身,其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情感的组成部分,结合剧情本身,通过语言、歌舞、音乐等媒介手段,经由演员的二度创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实时近距离传达,使观众的现场融入感、满足感和参与度明显提升。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亦会在剧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或是被角色的命运所吸引,跟随人物的情绪变化而唏嘘感叹,而通过音乐的进一步渲染,他们会产生更加强烈的代入感,因此观看中也会有产生心灵的共鸣。

二、音乐剧能够融入“本土”欣赏情境的前因后果

实际上,音乐剧之所以能在众多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除去中国大众对西方文化更加包容的态度外,还因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不断衰微的形势使然,比如各类民族传统戏曲艺术。据统计,每年都会有至少一种戏曲种类消亡,它们之所以消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无法与新文化相结合,而造成了观众的流失所引发的。又比如话剧,当“开心麻花”团队从话剧舞台转战大银幕和小荧屏,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感受到舞台艺术的魅力,从而为之倾倒与膜拜,但是同样随着观众审美艺术水准的提高,中国的本土话剧创作,亦存在跟不上观众欣赏水平的问题,因而导致了话剧口碑两极化、观影热潮逐渐减退的现象。此消彼长,音乐剧演出此时在中国呈现欣欣向荣之态也就正常了。

音乐剧是一门要求极高、综合性极强的舞台艺术,它就好似一台巨大的机器,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要素进行拼接组合,然后凝聚成为令世人瞩目的综合舞台戏剧形式,以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新颖的表演形式、优美的旋律及舞蹈动作,为观众奉献一场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所以才会有为数众多的观众喜欢和热爱上音乐剧。

当然更重要的源于审美需求。音乐剧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式从国外传入中国开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到如今已有许多高校将其列为大学生人格教育课程,这就说明音乐剧对于塑造青少年人格的作用,已被高等教育领域广泛认可与接受。现在的家长格外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音乐剧具有立体艺术的综合审美特征,作为人文教育,它通过音乐本体给“小观众”带来发自内心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追求想象力、感知力和理解力,使其心灵始终保持和谐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其对人文内涵和艺术之美的鉴赏能力。

近几年中国“儿童剧”,从过去传统的童话剧,现在儿童音乐剧的编剧和创作转型,再一次力证了这一点。已成功上演的儿童音乐剧《红孩子》《木偶奇遇记》《美人鱼》等佳作名品数不胜数,不仅扩大了喜爱这门艺术的受众群体,最重要的是赢得了家长和小朋友们的观赏满足和心理认同。当然音乐剧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孩子们对于美的接受能力,它还能考验观众的消费认知能力。这项艺术对于主题的高度简化,需要有一定生活阅历和独特生命体验的人才能很好地欣赏。音乐剧中大量的符号化使用,只有对应丰富内在经历,才能产生共鸣。所以不管是面对儿童还是成人群体,音乐剧都能收获其应当获得的掌声与赞美。

其次是主流需求和娱乐需求。音乐剧进入中国之初,就被固定符号化,它代表那些独立意识超越于大众欣赏习惯的非主流文化产物,并且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也并不尽如人意。那种简单的、对它国作品的复制粘贴,成为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占据着大众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消费也逐渐升级变化,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所原本具有的文艺气息亦越来越浓厚。

一向被视为“阳春白雪”的音乐剧不再只端坐于神坛,开始用亲近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而这项非主流艺术也逐渐向主流艺术发展。不仅如此,现在的音乐剧担负着寓教于乐的责任即娱乐需求,其承担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同时因为广大群众的需求逐渐呈现世俗化、多元化,需要通过某种娱乐形式加以传达并且表现出来。音乐剧最大特点是通俗性,而中国音乐剧能够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性,利用不同类型流行或传统音乐的形态体例,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演出形式,迎合各类观众的欣赏需求,并且不断追求视听效果的完美呈现,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创新,便是其应有之义。如此一来,中国音乐剧创作,自然能够成为众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而能够满足当下通俗艺术生产领域观众“年轻化”与传播“常态化”的要求。许多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和习惯走进剧场,认为观看音乐剧是件很潮很酷的事情,而蕴含在其中的文化符号,能够在传播媒介中成为“现象级”的存在,也多半是依赖于年轻观众的行动。朋友圈、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亦是“音乐剧”观众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其不仅有效地对相关作品创作与演出的过程进行宣传,同时也在与受众的互动中,完成一种娱乐消费的目标。

三、音乐剧在本土文化语境中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指引

在当下,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发烧友们,都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

21世纪以后,国内国外音乐剧导演和编剧不再采用单一的叙事表达,而是通过多元化的自由结构解释作品,音乐剧的整个形象都在发生变化。导演们探索出了新的音乐剧语言,也创新出了新的结构。新时代就要借助新兴媒介来创新样式,当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演出带给观众的现场冲击力,音乐剧“多媒体”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融合多元艺术,创新舞美设计。近年来,音乐剧制作团队及导演们面对日益年轻化的新生代观众群体,加之舞美领域不断倡导“大舞美”概念的变化使然,最大限度追求舞台视听效果丰富性,便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目标,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学的基础上,不断求新求变。舞美设计是音乐剧在创作完成剧本之后、演员走向舞台演出之前,所进行的二次创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也增强了舞美设计和创新的能力。不少现代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被应用到舞美设计中来,给予了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演出的真实效果。舞美之美源于音乐剧之美,因此只有将舞美设计手段充分应用并不断创新,将舞美这样一门艺术,由“衬托表演”向“为表演而设计”,最终方能达到“参与表演”的目的。美国戏剧界拥有者一整套完善的“百老汇”创作班底和演员班底培养机制[3](P202)。在中国,中小学音乐课中对于音乐剧的涉猎太少,而各大艺术类大学积极开设此类专业,才能为音乐剧舞台输送更多人才。

不可否认,音乐剧已迎来了其发展的小高潮时代,这主要有赖于组建和形成了较为专业、成熟的本土化制作团队,也有了一定质量的音乐剧演员,最重要的也包括一定基数的观众,但只满足于此是不够的。从演出市场开发与推广的角度来说,围绕音乐剧作品及其票房这个核心,通过现代文化产业理念和手段的整合与运作,尽一切可能向相关领域辐射,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附属产品,形成产业链,是实现音乐剧剧目创作社会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4](P174)。

目前,中国音乐剧市场只是被开发出的冰山一角,行业在亟待发展之中,且尚未达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市场化程度和商业化运作水平。中国音乐剧行业在对知名作品引入国内及本土音乐剧创作方面刚刚起步,对比“国际化”的先进创作和运营体制差距颇大。这就需要不断提升音乐剧市场化程度,利用中国市场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推动其在演出经营层面已经较为成熟的城市加速发展,发掘和带动滞后地区的市场潜力,并打造上下游全产业链渐次进步的均衡态势。虽然目前音乐剧凭借“院线+精品剧目+全国巡演”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音乐剧创作与传播活动,已逐步进入集团化管理时代,但是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在借鉴国内外各类经验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适应中国本土文化消费诉求的“全产业链”还需时间。

四、音乐剧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过去二十年,音乐剧市场举步维艰,以音乐剧为生的团体,也大都缺乏市场运营和管理经验。中国市场始终不是国外资本市场,在产业运作方面也没有办法完全生搬硬套。然而随着国外专业运营机构的加入,部分音乐剧已经开始借助“百老汇”等欧美专业制作团队,寻找契合中国市场的音乐剧制作方式,以求音乐剧的创作和发行能够实现国际化,让中国本土市场的发展,更加强劲有力。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推动作品质量的提升,也将对为完成预定的票房收入目标的提供保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不过,目前在“本土”音乐剧市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市场发展前景好,但受众群体有限。

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中,音乐剧演出的上座率可达73%到85%,受众群体78%以上为20-35岁的年轻人。

2. 本土音乐剧出品少,精品更少。

目前已知的在国内上演的经典音乐剧,相比较其他舞台艺术形式的创作仍属少数,能被大众广泛接受与认同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3. 原创作品少,制作理念落后。

大多本土音乐剧创作依赖于改编和引进,创作理念老套,实现手段单一,没有完全建立起属于本土的创作团队和制作实体。

即使如此,中国音乐剧也已然进入了其发展的小高潮时代,在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激励下,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剧创作人才逐渐展露头脚,借助国家艺术基金等文化项目的扶持,为音乐剧创作的发展之路添砖加瓦。本土音乐剧人才培养以各种形式进行着。

2010年底,《妈妈咪呀!》在上海正式遴选演员,并于2011年的夏天,在中国唯一的音乐剧专业剧场——上海文化广场连演百场,之后又在北京世纪剧院连演百场,由此拉开“百老汇”音乐剧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大幕。期间音乐剧《猫》《油脂》等中文版先后进入观众视野。国内音乐剧也完成了从单纯引进到独立创作的一次大跨越,《爱上邓丽君》《巴黎圣母院》《极致百老汇》《三毛流浪记》《初恋》《佐罗》等一大批音乐剧陆续公演。

2012年11月,由“开心麻花”团队原创的音乐剧《爷们儿》进行首演,代表着其品牌正在由原先的喜剧风格向更广阔的题材领域拓展。2013年国内音乐剧票房收入达2.34亿元,增速达21.7%;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3.2%,观众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同比增长40.4%。2014年北京地区音乐剧演出平均票价213元,平均上座率79.7%。2015年,音乐剧《剧院魅影》在北京和广州巡演获得巨大成功。

2016年,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北京等地巡演获得巨大的成功。2017年,音乐剧《虎门销烟》《变身怪医》在北京等地巡演获得观众的好评。2018年,音乐剧《灰姑娘》《近乎寻常》《长靴皇后》等仅新引进或者新创作上演的音乐剧就有几十部之多。

仅仅十年间,从大众传播角度而言,音乐剧经历“闻所未闻”——“略有耳闻”——“耸而听闻”——“遐迩著闻”的巨大蜕变,其在中国本土的文化发展中,终于迎来了它的小高潮时代。

虽然中国本土音乐剧的专业制作团队较少,制作剧目和营销推广的开拓能力还很薄弱,在硬件、人才、运营等方面机制还尚不完善,但是中国音乐剧的小高潮时代,在大众举首戴目的期待中已经来临。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剧在中国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也将会越来越多,这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本土音乐剧创作质量,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面向大众做好音乐剧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培养更多音乐剧爱好者及发烧友,同时也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团体的参与,力争早日实现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大众化、流行化、专业化改造,将其推向国际舞台,创作出为世界瞩目的优秀作品。

猜你喜欢

音乐剧创作艺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