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08虞华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三维一体创新型课外

虞华君

(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1 创新型人才及其特质

创新型人才是“双创时代”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一批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与能力,并能在一个领域或多个领域建设、建立新的发展状态与局面,推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高校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提前分析和厘清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质,并结合这些特质打造或引导培养出具有良好创新意识与品质的专门人才。

首先,创新型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不是循规蹈矩,不是墨守成规,需要具备良好的变革意识,需要有一种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甚至勇于冒险的精神和胆识。当前很多工作都经过了前人深入细致的探索与研究,有些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与水平,但创新型人才不会止步于此,不会人云亦云,往往会批判地继承,深入地分析,以改进与建设的心态看待问题,并期望获得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创新型人才要拥有坚定的创新意志。创新工作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轻而易举,创新是很多次试错,很多次碰壁之后,基于深刻的教训基础上累积凝练形成的结果。因此,困难和挫折对于创新型工作而言应该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敢于面对和破解各种艰难险阻的坚定意志,也无法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所以,具备坚定的创新意志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品质,也是保证各种创新型工作持续推进的重要因素。

再次,创新型人才要掌握扎实的创新知识。创新性工作本身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继续添砖加瓦,继续深化研究和创新,因此,前人的研究基础必须要明白清楚,这也是开展创新工作的知识基础。同时,很多创新工作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类交叉学科、基础学科、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相应的工作或研究方法,这些均需要创新型人才有扎实的知识积累,才能保障创新型人才在后续创新性工作中能游刃有余。

最后,创新型人才要经历大量的创新实践。创新工作不能仅凭空想与猜测,需要实干与实践,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探索知识,才能创新知识。创新型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经验,在创新工作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地将各类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试错,或者分析、辨识创新成果的有效性,并及时完善、改进创新成果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才能最终形成具有较好实践应用效果的创新成果。

2 “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型建构

基于培养四个方面的创新人才特质,即创新意识、创新意志、创新知识和创新实践的相应要求,构建三个维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以导师导向、课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见图1。在导师方面,通过建立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制度,让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到引路人,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或面临的不同兴趣寻找合适的导师。在课题方面,学生一方面可以自主申请各类学生科研课题、调查课题等,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之中,通过课题的形式牢牢树立问题导向,学习和接触各类新问题新方法。在实践方面,可以从课内实验与课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各种类型的实验实训学习方式,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主动学习各领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实践掌控能力,切实提升专业水平。

图1 “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 “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模式实施路径

“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立足于导师引导、课题研究和实践锻炼三个维度开展人才培养,基于三个维度下分别采用不同措施,确保每个维度能切实发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3.1 导师维度

在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精神支持,让学生在遇到迷茫与不解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引路人,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少走冤枉路,确保相对较好的学习效率和创新理念。同时,导师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的导师,一种是校内导师,另一种为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主要由在编在岗的,富有爱心的老师担任,并通过制订高校校内导师制等相关文件,明确校内导师的选聘任用程序、工作职责、指导时间与地点、指导内容、指导要求等具体事项。导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方面给予必要指导,尤其在学习方法与思维习惯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多探索的创新思维习惯。校外导师则主要由丰富工作经验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人员担任,这些校外导师可以是已经毕业,并在本领域有较多实践经验的校友,或者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在实践中有丰富经验的,并且与所在学校有较多联系、对培养学生有兴趣和热情的社会工作人员。校外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生对于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要求还会存在很多迷茫,通过校外导师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锻炼出优秀的创新意志品质。

3.2 课题维度

课题是开展各位问题探索与学习的有效载体,是学生开拓思维和开展创新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提升和加强大学生在各类课题中的参与度,对切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学生可以参与的课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师课题,另一种是学生课题。教师课题相对而言往往会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自身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有较多限制,比较适宜于研究生或高年级的本科生参加。教师在安排课题任务时,可以考虑难易程度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到课题组,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的分工,让学生在课题组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发挥应有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不断成长发展。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时的“摸爬滚打”,不断“逼迫”学生学习与提升自我,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课题则主要由学生自己选取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一般在学校或学院层面进行立项,由学生作为课题负责人组成课题组,开展各类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同时,课题研究所得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参加相关学科竞赛进行再次提升,也可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对外公开发表。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既促进了学生各项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与水平。

3.3 实践维度

实践是检验和提升学生创新成果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也是持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育方面,主要由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种类型。课内实践主要涉及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一般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各专业内教学课程进行梳理和设计,在部分需要强化实践技能、实践操作方面的课程学习中安排实验或实训环节,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类实验课程教学的设计与评估,不断完善相应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设计与探索,对具备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要逐渐导入实验设计,加强教学内容的操作与演示等安排,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探索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践培养方式,具体涉及暑期课外实践、毕业实习实践等方面的工作。学校或学院应建立起课外实习实践和毕业实习环节的相关机制,同时,加强实习单位的对接,签订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践基地,确保学生实习实践的正常有效开展。通过课外的实习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在实习中持续探索与进步,同时,进一步强化创新实践,在实践中逐渐提升创新能力与经验。

4 加强“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为确保“三维一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常开展,学校或学院应出台必要的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能获得必要的人员支持、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首先,应保障必要的导师数量和质量。导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相应的遴选方式和激励方式,选取优秀的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与成长。同时,导师选取不适宜用摊派方式,目前有部分高校采用摊派方式,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老师不积极、学生也勉强,常常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真正的指导效果。同时,学校或学院要注意分析导师开展指导工作的动机,提供必要的激励举措,如增加工作量、提供补贴、发放聘书等方式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导师的指导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鼓励教师主动吸收学生参与到教师课题研究之中,并适当提供一定的经费奖励或补贴,适度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校或学院应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寻找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开展研究,并设立校级或院级学生研究课题,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资助学生积极研究和探索自身关心的课题。同时,在实践教育中,增设专项经费,用于学生的课内实验、实操训练、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实践等相关的支持,同时加强经费的使用效率的考核,确保各项经费足额且富有使用效益。最后,完善各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通过持续探索,逐步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做法与思路,将这些做法进行梳理、固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导师选聘、导师激励、课程实验实训经费支持、学生课题经费支持、毕业实习经费支持、暑期实践经费支持、创新竞赛、创新成果认定与奖励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与贯彻执行,逐步形成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三维一体创新型课外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小满课外班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浅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中尝试减肥教学的策略研究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