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世界粮油供需状况月报(2019年3月)

2019-01-08

中国粮食经济 2019年4期
关键词:贸易量同比增加消费量

全球谷物供需状况稳定2019年全球小麦产量增加4%联合国粮农组织3月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26.09亿吨,同比减少4921万吨,减幅1.9%。与上月预测值相比,本月谷物产量下调279万吨,其中玉米产量下调611万吨,是谷物产量下调的主要动力。美国是本次玉米产量下调的主要国家。全球谷物期末库存为7.67亿吨,较上年历史最高纪录下降5.3%。库存消费比为28.9%,比过去1 0年平均值高2.1个百分点,全球谷物供求状况仍较正常。与上月报告相比,本月全球谷物期末库存预测值下调569万吨。2月份全球谷物价格指数为169,环比上升0.2%,同比上升4.8%。

一、世界粮食产需形势

(一)谷物

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26.09亿吨,较2017/2018年度创纪录水平减少4921万吨,减幅1.9%。分地区看,预计亚洲产量为11.55亿吨,同比减少0.1%;南美洲产量为1.96亿吨,同比减少8.9%;北美洲为4.97亿吨,同比增加0.5%;欧洲为4.96亿吨,同比减少5.3%。预计全球谷物消费量达26.52亿吨,同比增加3648万吨,增幅1.4%。与上月报告相比,本月谷物消费量下调了597万吨,主要受以玉米为代表的粗粮消费低于预期影响。预计贸易量为4.13亿吨,同比减少822万吨,减幅2.0%。除玉米外,预计其他主要谷物贸易量同比均下降。预计期末库存7.67亿吨,同比减少4318万吨,减幅5.3%。

1.小麦

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7.28亿吨,同比减少3116万吨,减幅4.1%。与上月报告相比,本月小麦产量预测值下调8万吨。联合国粮农组织首次预计2019年全球小麦产量将会达到7.57亿吨,同比增加4.0%,但略低于2017年7.59亿吨的创纪录水平。当前看,小麦产量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欧洲。一是欧盟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约3%,加上产区良好的天气和土壤状况,预计欧盟小麦产量增长约8.4%;二是预计俄罗斯小麦播种面积和单产均增长,产量增幅接近10%;三是预计乌克兰产量达到2650万吨,增幅约8%。澳大利亚将在5月份开始播种,预计产量在去年干旱减产基础上恢复增长。预计小麦消费量为7.42亿吨,同比增加395万吨,增幅0.5%。预计小麦贸易量为1.71亿吨,同比减少588万吨,降幅3.3%。与上月相比,小麦贸易量下调85万吨,主要原因是亚洲和南美洲部分国家采购规模小于预期。全球小麦期末库存2.65亿吨,同比减少1064万吨,减幅3.9%。亚洲部分国家和阿根廷小麦库存低于预期,本月小麦库存预测值比上次报告下调了222万吨。

2.玉米

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0.74亿吨,较上年度创纪录水平减少1958万吨,减幅1.8%。2019年南美洲玉米种植面积上升,加上较好的天气状况,预计产量增长。其中阿根廷产量接近5000万吨;巴西玉米产量为9200万吨左右。南非玉米受干旱天气影响,预计产量为1100万吨。预计全球玉米消费量为11.12亿吨,同比增加3867万吨,增幅3.6%。但与上月相比,玉米消费量下调了232万吨,主要原因是美国玉米饲用消费量低于此前预期。预计玉米贸易量为1.6亿吨,同比增加463万吨,增幅3.0%。欧盟、伊朗、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采购增加。与上月相比,本月玉米贸易量上调113万吨,主要是受我国和欧盟进口量高于预期的影响。但预计大麦贸易量减少,抵消了玉米贸易量高于预期的影响,粗粮贸易量比下月下调112万吨。玉米期末库存为2.67亿吨,同比减少4048万吨,减幅13.16%。南半球国家和美国玉米库存量下降幅度高于预期,本月玉米库存比上月预测值下调773万吨。

3.大米

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5.15亿吨,同比增加814万吨,增幅1.6%,创历史新高,比上月预测值上调77万吨。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和美国产量均小幅上调。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量为5.09亿吨,同比增加459万吨,增幅0.9%,亚洲和非洲大米消费量增长。预计全球大米贸易量4713万吨,同比减少101万吨,减幅2.1%。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产量减少,出口前景持续变差,本月大米贸易量比上月下调20万吨。全球大米期末库存为1.78亿吨,同比增加512万吨,增幅3.0%,创历史新高,我国、印度库存增量相对较大。

(二)大豆

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62亿吨,同比增加1984万吨,增幅5.8%。预计消费量为3.53亿吨,同比增加329万吨,增幅0.9%。贸易量为1.52亿吨,同比下降211万吨,降幅1.4%。期末库存为5228万吨,同比增加1118万吨,增幅27.2%。

二、国际粮油市场价格

(一)国际小麦价格显著走低。3月12日,CBOT软红冬麦主力合约收盘价452.25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下降67.75美分/蒲式耳,降幅13.0%。全球小麦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俄罗斯小麦降至近半年来最低水平,欧盟小麦价格走势低迷。本年度以来,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同比减少,出口低迷,2019年欧盟和俄罗斯小麦产量前景逐渐明朗,市场担心美国小麦出口进度落后的局面难以扭转。不过短期市场有所起色,气象预报显示,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风雪及大雨,此前的大雪已经推迟了春小麦播种进度,市场担心春小麦播种面积可能低于预期,有望推动短期价格反弹。

(二)国际玉米价格小幅走低。3月12日,CBOT玉米主力合约收盘价365.5美分/蒲式耳,比上月同期下降12美分/蒲式耳,降幅3.2%。受巴西和阿根廷玉米出口竞争影响,美国农业部下调了美国玉米出口量,同时下调了乙醇行业玉米消费量,玉米期末库存高于市场预期,对价格形成抑制。2019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高于此前预期,某分析机构称,预计2019年美国玉米播种面积为9177.1万英亩,高于此前9159.1万英亩的预测值。巴西二季玉米产区天气良好,产量前景明朗,也对玉米市场构成一定的压力。

(三)国际大米价格总体走低。3月12日,泰国破碎率5%大米出口FOB报价为400美元/吨,比上月同期下降10美元/吨;越南破碎率5%大米出口FOB报价345美元/吨,比上月同期下降5美元/吨。泰国新稻收获上市,泰铢汇率走软,造成泰国大米出口价格走低。泰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泰国大米出口量为1110万吨,同比减少5%。越南湄公河地区冬春稻收获工作将在3月底达到高峰,3月上旬越南中央银行要求各地商业银行将提供给农户、大米加工商和出口商的短期借贷利率下调到6%,以支持稻谷收购、加工和出口。越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越南大米出口量为78.8万吨,同比减少4.9%。

(四)国际大豆价格振荡走低。3月12日,CBOT大豆主力合约收盘价896.5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下降21美分/蒲式耳,降幅2.3%。美国大豆库存庞大,交易商继续关注中美贸易谈判,但大豆出口压力仍然较大,市场担心非洲猪瘟疫情可能对中国大豆需求造成较长时间的不利影响。南美大豆收割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其中巴西大豆收割完成过半。虽然一些大豆产区降雨耽搁了新豆运输,但随着天气改善,运输恢复,预计巴西大豆出口步伐加快,大豆出口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三、近期重点热点问题

(一)去年秋粮上市以来我国首次采购美国高粱。截至2月28日当周,我国首次采购一船(6.5万吨)美国新季高粱。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我国采购美国高粱424.6万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高粱进口国,是美国高粱第一出口市场。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美国出口中国的高粱数量为443万吨,占美国高粱出口总量的87%。自2018年7月我国对美国高粱加征25%关税后,美国高粱在中国市场失去价格竞争优势,我国基本中断采购美国高粱。3月美国农业部继续下调美国高粱出口量和中国高粱进口量,预计2018/2019年度(9月至次年8月)美国高粱出口量216万吨,为上年出口量的41%,预计我国高粱进口量70万吨,为近6年来最低。

(二)下年度全球小麦供应乐观。预计下年度全球小麦供应形势乐观。未来一年俄罗斯小麦供应前景较好,俄罗斯农业部预计2019年小麦产量为7500万吨~7800万吨,但如果天气条件良好,产量可能达到8000万吨,高于上年产量水平。欧盟委员会预计2019年欧盟普通小麦产量为1.408亿吨,明显高于上年1.287亿吨的产量水平。2018/2019年度澳大利亚小麦同样歉收,产量只有1700万吨,创下11年来最低。今年澳大利亚和欧盟小麦产量恢复,意味着出口供应将至少增加1100万吨。

(三)印度玉米进口关税很可能下调到1 0%~1 5%。受国内玉米减产影响,印度政府可能将玉米进口关税从目前的60%下调到10%~15%。印度政府2月份发布的第二次秋收农作物产量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18/2019年度玉米产量为2780万吨,低于上年的2872万吨。行业人士预计实际产量可能更低。过去两个月,马哈特拉施特邦的玉米价格上涨超过20%。家禽养殖户和玉米淀粉生产商希望通过进口来遏制玉米价格上涨。印度最大的家禽生产商Venky公司称,受玉米价格上涨影响,家禽成本大幅上涨。玉米通常占到家禽生产成本的2/3。贸易商称,国有MMTC公司要求零关税进口50万吨玉米。商务部可能需要7到10天的时间予以批准。市场认为零关税政策可能对玉米种植业带来冲击,商务部很可能将把进口关税下调到10%~15%,而不是零关税,印度政府目前只允许进口非转基因玉米,唯一的选择是乌克兰供应。某公司贸易商称,考虑到印度玉米进口需求,很可能推动乌克兰玉米价格上涨5%~7%。

(四)菲律宾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米进口国。2019年菲律宾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米进口国,预计进口量达到260万吨。经过2008年的大米危机后,菲律宾目前已经取消了大米进口数量限制。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称,2019年菲律宾大米进口量将比2018年增加37%,高于早先预测值230万吨。大米消费量从1365万吨上调到1375万吨,推动消费量增长的动力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使民众食用更多的大米,减少肉类和蔬菜消费。

(五)2 0 1 9年全球棕榈油需求可能出现2 0年来的首次下滑。预计2019/2020年度全球棕榈油需求将出现20年来的首次下滑,主要原因是印度油籽供应提高,欧洲和中国的需求放慢。印度、欧盟以及中国分列全球棕榈油进口的前三位。贸易商预计印度油籽产量有望创历史最高纪录;欧盟则担心棕榈油种植引发森林砍伐,尽量避免进口棕榈油;中国进口受到贸易摩擦影响而存在不确定性。印度一家主要植物油公司称,印度国内食用油供应将会大幅增加,减少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印度炼油协会称,今年印度的油菜籽产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800万吨,国内菜籽油供应将会增加超过50万吨。欧洲提高大豆进口量,国内豆油产量增加,可能减少食用油进口需求。在中国,一旦中美贸易摩擦得到解决,将可能进口更多美国大豆,从而减少食用油进口。

(六)美国农场债务飙升至1 9 8 0年代农业危机以来最高水平。美国农业部长称,2018年美国农场债务已快速升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从2017年的3850亿美元增至4090亿美元。债务数据反映出美国农业种植带的经济紧张程度接近三十年前的农业危机。农户债务飙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持续疲软,恶劣天气导致作物减产,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美国痛失中国等主要出口市场。

猜你喜欢

贸易量同比增加消费量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79.74亿元
No.12 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缓
上半年朔州市原煤产量为9843万t 同比增长10.5%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评估
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2015年10月中国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进口量同比增加36.7%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全球贸易量逾六年来首度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