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乐县肉牛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9-01-08孙建诚王世诚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产地肉牛检疫

孙建诚, 王世诚

(甘肃省康乐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康乐 731500)

最近几年,随着康乐县努力打造西部牛谷和以肉牛为主的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等一系列相关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在甘肃康美现代农牧产业集团公司、甘肃省信康肉牛育肥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宏福现代农牧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肉牛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已成为康乐县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也使广大养殖者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全县肉牛养殖场(小区)数量急剧增加,养殖总存栏出栏量也逐年攀升,贩运也日益频繁,这就给肉牛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如何从源头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上市交易的肉牛健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康乐县肉牛产地检疫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是关乎全县肉牛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康乐县的产地检疫工作由于养殖者认识不足,养殖场(户)多,存栏量大,市场开办方主体责任不明,贩运人员管理不到位,从事检疫工作人员少,执法力度不够等因素,已严重影响产地检疫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康乐县肉牛养殖现状

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全国贫困县,畜牧养殖业的收入占群众年收入的1/3以上,由于康乐县少数民族回族和东乡族占全县人口的50%以上,所以,养殖业主要以肉牛为主,品种主要是德系西门塔尔,有少量从澳洲引进的安格斯[1]。目前,康乐县有国家级肉牛示范牛场1家,省级示范场4家,州级示范场15家,年存栏1 000头以上的牛场5家,年出栏500~1 000头牛场15家,500头以下牛场55家;全县养殖场和散养户共计存栏肉牛10.8万头。

2 肉牛产地检疫存在的问题

2.1 肉牛养殖场(小区)数量多,散养户也多,检疫监管难度大

由于康乐县集约化养殖程度低,肉牛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养殖企业和散养户大都分布在农村山区,虽然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加挂了分所牌子,而由于检疫收费取消后乡镇畜牧兽医站没有专门的检疫工作经费,再加上交通不便、人员编制等原因,实际上各乡镇没有专门从事检疫监督工作的官方兽医,使全县全面开展肉牛产地检疫工作难度很大。

2.2 宣传不到位,养殖场(户)检疫申报意识不强

由于全县从事检疫工作的官方兽医人员少,宣传和监督工作只能是规模化养殖企业和一些养殖密集区,不能深入到千家万户;即使一些养殖企业和散养户知道肉牛出栏时要进行检疫申报,但大部分养殖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能买出去就行了,不需要办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这样导致肉牛出栏时官方兽医不能及时到场、到户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目前,我县的出栏的肉牛产地检疫率仅仅在30%左右[2]。

2.3 官方兽医执法力度不够,办案水平低

由于康乐县的官方兽医专业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平时培训少,自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不强,这样就导致官方兽医在从事检疫监督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不能及时进行立案处罚,从而滋生了违法行为的长期存在[3]。

2.4 肉牛贩运人员多,管理相对滞后

由于全县肉牛养殖量大,从事肉牛贩运的人员多,跨区贩运也频繁,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虽然对大部分贩运人员进行了登记备案,但是只有跨省贩运者进行检疫申报,大部分省内贩运人员走乡串户,直接从养殖者家中收购出栏肉牛,也不进行检疫申报,直接将肉牛贩运到省内周边县市区。虽然甘肃省现在出台了政策,让养殖者委托贩运人员进行检疫申报,但由于贩运人员素质不高和养殖者认识不到位,导致肉牛产地检疫申报工作严重滞后。

2.5 全县没有建立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及指定场所

产地检疫的目的是保证上市交易的动物健康,也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康乐县目前还没有建立动物无害化处理场,也没有对病死动物及其不合格产品统一收集到指定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存在一些不法份子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给康乐县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6 肉牛交易市场开办方主体责任不明,没有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

康乐县康隆公司肉牛交易市场是周边县市区乃至全省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场之一,每天上市交易的肉牛在1 000头左右,而由于市场开办方主要对上市交易的肉牛收取管理费为盈利模式,防疫主体责任不明,对上市交易的肉牛没有索取产地检疫证明,也不清楚上市交易的肉牛索取产地检疫证明是他们的职责,认为是官方兽医的工作,再加上市场管理部门对市场开办方管理不到位,对其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样导致养殖者在肉牛出栏时认为没有检疫证明照样可以上市交易,致使上市交易的肉牛大部分没有产地检疫证明,也是康乐县肉牛产地检疫工作滞后的最重要原因。

3 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宣传,提高广大养殖者的认知度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到场到户,大力宣传动物产地检疫的重要性,让群众认识到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不能上市交易,并且出栏动物时主动申报检疫,从而有效降低动物疫病发生的概率。

3.2 加强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努力提高产地检疫率

由于取消了检疫收费,致使基层官方兽医工作积极性不高,建议财政部门将乡镇检疫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特别是改善现在的办公条件,每个乡镇分所配备2名以上官方兽医,专门从事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在每个村聘用至少1名产地检疫协检员,补助相应的产地检疫工作经费,全面形成县、乡、村三级检疫监管模式,这样肉牛出栏时可以及时到场到户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3.3 建立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场,并配备设施设备

建议政府部门或吸引企业积极投入资金,全县建立一个乃至几个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使养殖、检疫、经营、运输等环节发现的病死动物及不合格产品能够及时的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农业、市场监管和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贩买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打击力度。

3.4 督促康隆公司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和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管理、农业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告知市场开办方应履行的职责,督促市场开办方严格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和市场准入制度,肉牛上市交易时必须索取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查看证物是否相符,并做好相应的登记,对未持有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的肉牛一律不准上市交易,如果拒绝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和市场准入制度,坚决采取措施,予以处罚,必要时关闭交易市场。

3.5 加强肉牛贩运人员管理

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县肉牛贩运人员全面实行登记备案制度,定期对贩运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经营运输、防疫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对考试合格的颁发合格证,未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不得从事动物贩运活动,并与动物贩运人员签订《动物贩运防疫承诺书》,督促贩运人员建立贩运台账,对违反《动物防疫法》、《甘肃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拒不改正的贩运的人员,将其列入“黑名单”,取消贩运资格,并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予以行政处罚。

3.6 加强全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检疫执法水平

定期对官方兽医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让其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开展动物检疫监督工作,同时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努力做到发现一起违法行为,查处一起,立案处罚一起,每年对制作的案卷开展互查互评,打造一支业务精、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执法队伍,努力使我县的肉牛产地检疫率养殖场达到100%,散养户达到80%以上,为康乐县肉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产地肉牛检疫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肉牛口炎咋防治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