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党建的“枣矿模式”

2019-01-07曹士刚

中国煤炭工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党性党组织党员

文/ 曹士刚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党建工作求实务实扎实,与生产经营贴得紧、贴得实,实现了无缝隙、全覆盖,为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探索了新路、提供了借鉴……”在山东省管企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暨过硬党支部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如此评价。

“通过在枣矿的实地参观考察,发现我们过去研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许多困惑问题,枣矿的好多做法为我们找到了答案。”与会的省委组织部副巡视员崔海涛也感慨颇多。

去年以来,已有省内外50多个单位的党组织、近万人次到枣矿参观、交流、学习。“枣矿党建工作创新多、有特色、抓得实、接地气、效果好……”参观者赞誉不断、好评如潮。

一个煤炭企业的党建工作为何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缘何吸引众多单位的学习考察?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源于1878年创办的“中兴矿局”,有着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926年7月,矿区成立了枣庄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从此党的旗帜就在这片热土上高高飘扬。

有着光荣传统的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企业的“根”和“魂”,秉承“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聚焦主责主业,坚守责任担当,推进党建工作在规范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国企党建“枣矿模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厚植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汇聚起改革发展、行稳致远的磅礴力量。

“党建强则企业强”

“一时不抓党建看不出来,长期不抓党建必然出现问题。”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董事长满慎刚指出,各级党组织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各级党组织书记必须把党建作为主业来抓、作为主责来落实;每名党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个必须”,振聋发聩!——这是向集团所属806个基层党组织、1.9万名党员发出的“动员令”。

“党建强则企业强。”近年来,枣矿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党建工作旗帜鲜明地牢牢抓在手上,一级一级传导动力,一级一级压实责任。尤其在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各级党组织的力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加强。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枣矿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进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实施了以“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干部一个标杆”为目标引领,以“引领力、管控力、保障力”为固本支撑,以“系统化、标准化、项目化、标杆化、有形化、信息化”为创新驱动的“336”党建工程,构建起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建工作新模式,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336党建工程是适合企业实际、具有时代特色、代表枣矿党建水平的品牌模式,为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引领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满慎刚表示。

枣矿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个重大政治原则,“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成为百年枣矿转型发展的“指南针”、行稳致远的“方向盘”。

明确党组织的法定地位,按照“把国企党建内嵌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要求,枣矿集团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明确了党委对重大问题、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前置把关的基本要求、基本职责和议事原则。对集团“三重一大”事项坚持党委常委会事先研究讨论,形成组织意见,然后董事会或经理层按照法定程序作出决定,以制度的形式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

注重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建设,制定了加强班子建设“九坚持九反对”作风标准,突出“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打造“尊重、包容、干净、规矩”的政治生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从实。致力创建“阳光国企、廉洁企业”,对17家二级单位开展了内部巡察和巡察“回头看”,在“关键处、关键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使矿区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始终把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作为矿区上下同心同向、步调一致的根本保证。围绕学习宣贯党的十九大精神,枣矿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党委书记领先“第一讲”,党委常委奔赴41个基层党建联系点面对面宣讲。各级班子成员带头作报告、搞研讨、促落实,做到规定动作不缺项全落实、自选动作有创新重实效。各级党组织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对标先进学,把学习的课堂搬到改革创新最前沿、安全生产第一线,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百里矿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建设必须全覆盖”

“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一直是枣矿集团党委始终不渝的工作指向。

近年来,随着“战略转移、战略转产、战略转型”步伐的加快,枣矿的足迹越来越多地走向了省外、境外。2017年10月19日,枣矿集团与韩国奥瑟亚公司合资的建阳炭黑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目前,远到加拿大、泰国,近到上海、山西、河北、内蒙古,枣矿集团所有的省外、境外开发单位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党建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参控股公司、改制单位以及省外、境外单位的党建工作更要加强。”枣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尊献说,在省外、境外开发单位党建棋局中,枣矿必须坚持“两有两不能”,那就是产权有比例、但党的建设不能设比例,区域有差别、但强化党的领导不能有差别。

长期以来,枣矿集团在新建行政单位时,同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在配备行政班子时,同时配备党组织成员;在调整生产经营机构时,同时调整党的组织机构设置;在培训行政、技术干部时,同时培训党务干部;在考核生产经营工作时,同时考核党建工作。无论企业怎样改革、机构如何变动,始终做到基层党组织无空缺、党员管理无空当、党建工作无断档,保证了所有二级单位都设有党委或党总支,区队、车间设有党支部,班组设有党小组,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在员工中占比分别达到2%和44%。

“现在我宣布,蒋庄社区、北益社区、福苑社区、中兴世纪城社区、枣庄新城区、滕州社区6个党支部正式成立!”在一片掌声中,蒋庄煤矿505名退休党员有了自己的“新家”。今年以来,柴里煤矿、蒋庄煤矿、田陈煤矿、高煤公司等单位的50多个社区党支部相继成立。

“为全面做好矿区离退休党员的管理与服务,我们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根据居住区域,化小细分了一系列离退休党支部,为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枣矿集团组织部部长李炳会介绍。

作为一个老国企,党员中离职人员占到48%,为确保他们“离岗不离组织”,枣矿集团采取健全组织、配强书记、搭建平台、抓实活动等举措,把离退休党员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党组织周围。退休党员们为“不出社区就能参加党组织活动”纷纷点赞。

“党建工作不因区域差别而弱化、不因产权差异而虚化、不因退休离岗而淡化、不因党政分工差异而边缘化”,是枣矿集团始终加强党建工作的真实写照。

“过硬党支部是这样炼成的”

“有了《党支部标准化手册》,党支部基础工作能复制、可对标,使我们这些支部书记工作起来更省心、更省力、更省时。”田陈煤矿皮带工区党支部书记张磊说,他们矿以“文件+流程+模板”的形式制定标准,让党务工作者行有准则、动有依据。

为过硬党支部建设画出“标准像”,是枣矿集团将从严治党落到基层的有效手段。

枣矿集团党委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构建了“1+N”党建工作制度体系。配套《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党建责任、任务目标、问题整改“三个清单”,形成清单发布、推进落实、挂单销号、问题整改、考核评估流程,并增加党建在业绩考核中的比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杆。

“党的一切工作既要做到支部去,更要从支部做起,”枣矿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国昌说,“而做好支部工作关键在于党支部书记这个‘头雁’”。

枣矿集团坚持“源头把关”,全面推行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认证,建立起“任职先认证、持证再上岗”的“准入”制度。

“我经历过三个认证周期,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新安煤业公司选煤厂党支部书记李敬军说,党支部书记岗位资格证书有效期为1年,到期必须重新“验证”。据了解,枣矿集团717名党支部书记中,45岁以下的占40%,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的占31%,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2%,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枣矿集团成立了培养党支部书记的“黄埔军校”——全国首家“企业党支部书记学院”。把解决思想问题放在首位,把提升党务技能作为重要课程,通过讲师授课、情景教育、现场观摩、外出调研等环节,打造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该学院自2017年7月底成立以来,除对枣矿党支部书记全部轮训外,还培训省管企业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发展对象1.4万人。

“头雁高飞,更要群雁齐飞”

今年2月,到枣矿集团开放式党性教育基地学习的党员比以往多了一项内容——党性体检。

“党性的强弱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党性体检是全面从严治党在枣矿的落地之举,就是为了让思想常提纯、让灵魂回炉,确保我们的党性健康。”满慎刚说。

枣矿集团在全国企业中率先成立“党性体检中心”,借鉴健康查体模式,定期组织党员进行党性体检。每名参加体检的党员都由专业人员结合各指标得分情况把脉问诊、找准病根、开出药方。“亚健康”或“不健康”党员要进入特殊党支部进行教育转化,然后接受二次“体检”,直至合格。通过党性体检,唤醒党性意识,提升党性修养,着力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

目前,像“党性体检中心”这样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党建阵地已成为枣矿基层党委的“标配”。中兴文化红色教育基地、蒋庄煤矿“数字化”党性体检基地、付煤公司“九室一体”主题党日活动中心、田陈煤矿党内政治文化基地、高煤公司党建示范点等40余个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地”,在百里矿区形成了“党委有基地、支部有阵地、党员有园地”的立体化党建教育新格局。

枣矿集团党委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把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发展成党员”,技术人才在新发展党员中占到30%。如今,矿区思想觉悟最高的是党员、业务能力最强的是党员、工作业绩最优的是党员,形成了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生动局面。

“党建力就是生产力”

“党建工作做实了是生产力,做细了是凝聚力,做强了是竞争力。”满慎刚常说的这句话鞭辟入里,道出了国企党建工作的鲜明个性和独特优势。

枣矿集团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红色堡垒”的战斗力总是在关键时刻凸显出来。

“通过智能化洗煤厂项目攻关,我们大幅提升了精煤回收率。”高煤公司洗煤厂工程师殷宪文说,6个月前,包括他在内的洗煤厂48名党员组成攻关小组,一举解决了困扰该厂多年的单一集中控制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在付煤公司有个“煤机神医”,他是党员技师刘勇。今年4月,该公司3上1008工作面采煤机发生故障。在设备厂家技术人员“会诊”后束手无策之际,刘勇仅用半小时就解除了故障。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刘勇的设备维修合格率达100%,荣获了“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共产党员何伟是柴里煤矿“机电工匠”,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16年以来,他带领创新团队破解各种技术难题399个,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6、2017年两年间,枣矿集团党员参加各类技术攻关、创新项目3000余项,直接和间接创效达3亿元。

“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许多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迎刃而解。”杨尊献说,这正是“党建力就是生产力”的生动诠释。

高煤公司职工食堂党组织创新实施了“五小五大”工作法,以小人物展现大形象、小方法产生大成果、小形式拓展大内容、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小阵地凝聚大效能。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这样评价:“一个职工食堂就如何为主业发展提供保障作用,给我们很大启发,告诉我们支部建设不是一句空话,它融入到所有工作的每个细节、每个过程”。

近年来,在“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的目标引领下,枣矿集团先后涌现出“共享党课”“党小组+班组双细胞工程”“党支部标杆管理”“五微一体工作法”“党员设备红旗诊所”“党员创客工作室”等100多个有特色、接地气、重实效的党建示范品牌,形成了枣矿党建一张张靓丽名片。

随着党建工作的精准融入,枣矿集团将企业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实现了“历史最好年”,今年上半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特别是大力推进“一提双优”建设,相继建成全国首个薄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山东省首个6米和6.5米厚煤层大采高智能化工作面,在全国率先取消了采煤夜班生产,引领了煤炭工业生产模式新变革。

正如山东能源集团总经理张寿利所说,枣矿发展速度走在了能源集团前列;枣矿经济效益位于能源集团前列;枣矿对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动能转换走在了能源集团前列,在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开采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枣矿党建工作不断创新、走在了能源集团前列。

“只有以党的建设为先导和支撑,企业发展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我们将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山东时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山东能源集团第一次党代会重要部署,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用崭新的工作业绩开启百年枣矿行稳致远的新征程。”满慎刚坚定地说。

开放式党性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党性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清华党组织公开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