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07菅振刚

关键词:麻黄附子汤加减

菅振刚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700)

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心内科疾病,有很多外界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病症,造成患者出现心脏受到传导阻碍等多种症状,从而引发患者心律失常,胸闷、心电图异常以及心前区不适是当前心律失常并征得主要临床症状,病情较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医学上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主要包括窦性心动缓慢、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等几种类型。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此类病症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西药改善和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效果比较显著,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就是其中之一,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和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快速恢复[1]。本文就针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病症的疗效进行相关实验探索,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0±1.47)岁;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4.5±2.11)岁,所有患者都经确诊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相关临床症状,患者以及家属都同意配合医院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式,治疗措施为服用阿托品片(世贸天阶制药生产;国药准字H32020236)进行治疗,口服1片/次,3次/d,15天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的治疗方式,药方成分包括:炙甘草9 g、麻黄10 g、细辛6 g、黄芪30 g、制附子8 g、丹参15 g、桂枝12 g,在熬制药汤之前,先煎制附子。患者进行服药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材的适当增减,比如:心脉痹阻的患者可以将丹参调整为30 g、增加红花、人参各10 g,心肾阳虚的患者可以增加红参10 g、制附子调整为15 g。将药材2次煎熬、每次服用300 mL,1服/d,分2次服用,一个疗程为15天[2]。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进行评价,显效评价标准为:患者胸闷不舒、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评价标准为:患者胸闷不舒、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无效的评价标准:患者胸闷不舒、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没有消失,还有加重现象[3]。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根据患者用药以后由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的不良反应现象包括:轻微的心率缓慢、口干、少汗、烦躁不安、皮肤干燥发热、小便困难、肠蠕动减少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52.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2 对比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在观察组中,患者没有发生由于药物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由于药物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例,其中心率轻微缓慢1例,口干2例、皮肤干燥发热1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78,P=0.0370<0.05)。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小于60次/min一般会被认为属于心律失常的现象,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心绞痛等,监测患者是否心律失常的方式为心电图的应用,在进行患者心电图检测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诊断情况和以往病史进行查看,观察患者是否具有心律失常的情况发生,还需要按照患者的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变化情况、发作时间等。这是对患者进行心律失常诊断的关键环节,患者进行服用西药的治疗方式,会由于服药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伤害患者身体,影响患者之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可以更好的调节患者的气血经络、改善患者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4]。

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52.00%,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则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率失常属于中医学中心悸、晕眩的范畴之内,患有此病的患者一般阳气虚亏、严重淤阻的症状,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的进行治疗可以达到益气温阳、滋阴、补血的治疗效果,加以当归、桂枝、人参等药材可以调和阴阳,调理气血。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药材的适当增减,对气滞血瘀等患者增加麦冬、沙参等药材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治疗有效率,还明显降低了患者由于药物原因引起的不良反应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麻黄附子汤加减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一枚”的古今考证研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麻黄的本草考证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