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外延续护理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2019-01-07佳,黄

关键词:指导组精神分裂症出院

唐 佳,黄 欣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比较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该病病程长,且绝大部分患者伴有迁延且反复发作的特征,若治疗不佳,部分患者最终可能进展为神经衰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因此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遂宁市民康医院接受治疗并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第10版《国际疾病分类》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院外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指导组,各33例。其中,院外延续护理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6±1.3)岁,平均病程(2.1±0.9)年;常规指导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1±1.5)岁,平均病程(2.3±0.8)年。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常规治疗,常规指导组患者在出院前给予常规指导,指导内容包含:遵医用药、睡眠指导等,提醒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院外延续护理组则是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护理,护理内容包含:

(1)成立院外延续护理档案。针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成立护理档案,档案内容包含医院治疗记录、出院各项指标,以便制定院外护理方案。

(2)电话随访护理。待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每月定期通过电话随访,每次电话随访时间控制在3~6 min,了解患者恢复情况,从而调整护理方案,提醒患者按照疗程服药,在电话随访中,一旦发现患者病情恶化,要求其立即入院治疗,并增加电话随访的频率。

(3)上门随访。上门随访的频率通常为3个月1次,随访主要询问患者服药情况,针对患者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针对不严格遵医用药的患者要耐心进行健康教育。

(4)微信平台随访。护理人员应该结合对患者病情评估情况,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该计划。应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同患者交流,从而给予患者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疾病控制等方面的指导,并将患者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年应用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患者康复状态开展评价,该量表主要包含四大部分,分别为病态行为及症状、生活能力、社交能力、依赖性,共包含28个项目,分值越高提示患者康复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记录,两组患者在出院前,M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出院实施不同护理1年后,院外延续护理组的MRSS评分低于常规指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前后MRSS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前后MR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院外延续护理组 45.32±2.31 28.54±1.62常规指导组 45.28±2.33 40.36±2.02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类常见精神病,其主要特征为行为、情感、思维的分裂、精神活动和周围环境不协调。迄今为止,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依然尚不明确,该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等特征。针对急性期发作的分裂症患者,常常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在稳定期需要在家中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过程中还应该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在上文中,通过对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1年后患者MRSS评分(28.54±1.62)分低于常规指导患者MRSS评分(40.36±2.02)分,证实对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院外延续护理作为一类新型的护理方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对患者制定一系列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可以得到继续护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活开展追踪和指导。院外延续护理是院内护理的一种延伸,整个护理过程提倡以人为本,对患者病情给予持续干预,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指导组精神分裂症出院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农村部:成立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指导组莫当“知道组”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委巡回指导组工作座谈会召开
靓丽风景线——关工委科技指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