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观察法在幼儿园的重要地位

2019-01-06陈莉琼

新一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观察幼儿环境

陈莉琼

摘 要:科学家们表示,人类是从一种三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来的,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共同的祖先,它长着一双大眼睛。从人类进化到现在,我们60%以上的信息是有眼睛来捕捉到的,例如:6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认生现象,2岁半的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后,就已经在对这里的环境、人进行观察了,当他感觉到这里是安全的、自由的便开始接受这里的一切,也是3—6岁的幼儿在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有利于其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善于观察、思考的老师,能用快捷有效的记录手段将信息与家长沟通,并共同创设适宜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

关键词:幼儿;观察;教师;环境

一、关于人类起源

科学家们在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头骨再次分析显示,它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最新研究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共同的祖先。最明显的特征是它有一双大眼睛,身体比其他的鱼类长,吃浮游食物。

二、3—6岁阶段的幼儿特点

(一)《纲要》提出教育评价的三个功能。(1)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2)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3)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二)有关幼儿年龄发展的特点。(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将幼儿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等。(2)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从社会心理学方面是这样划分的: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8个月)、成为自主者阶段(18个月至3岁)、发展主动性的阶段(3岁---6、7岁)等。

三、具體分析

(一)观察的手法有哪几种:自然观察法和情景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又分为:描述观察、抽样观察、行为检核。描述观察分为:日记描述、轶事记录。抽样观察分为:时间抽样、事件抽样。

通常情况下教师采用的轶事记录是最常见的,轶事记录只要观察者在日常生活情况下,将幼儿自然表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真实的记录,以此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例如:幼儿姓名:美美(2岁8个月)

时间:12年7日上午10:20分

地点:益智区

美美拿着穿线玩具玩,她先穿一个圆形,拉一下绳子圆形片漏了下来,她看了看绳子的尾部,又穿一次,没拉到头时就停住了,她从绳子的两端同时拉,连续穿了两个圆形片之后,左手一拉绳子,圆形片全掉下来了。她停住不动,想着,又穿一个圆形片,她试着将绳子一头打结,不过没成功,她拉着绳子两端开始晃动圆形片,边拉绳子身体也跟着动起来了。

分析:(1)美美在活动中认真专注、爱思考。(2)美美手眼协调能力很好。(3)美美乐在其中。

反思:在区域柜上投放适合不同程度的幼儿使用的教玩具,例如:绳子的粗细、长短、打结的、无打结的、孔的大小不一样的玩具等。日常活动中可将“穿”的技巧告知幼儿,让幼儿多进行动手操作的活动。

策略:(1)每个月开展小班年龄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比赛,例如:穿绳子比赛、穿鞋子比赛、铺床比赛、叠被子比赛、拼图比赛、粘贴比赛等。(2)“以大帮小”每月的第二周请大班的小朋友和小班的小朋友共同合作,开展手工活动,例如:我帮弟弟穿衣服、我帮姐姐撕纸片、姐姐帮我梳头发、讲故事比赛、我们一起做游戏等。(3)两个月开展一次“生活技能大比拼”“哥哥姐姐才艺展示活动”“混龄式情景表演”。最终效果: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幼儿自信方面得到展示。

(二)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1)温馨的课室、清新的空气、优雅的音乐、微笑的面孔、井然有序的活动场地。(2)根据课室的比例安排活动区域,区域界线分明、人数制定、适宜的材料、适合的规则、方便的出入、动静分开的原则。(3)合理的时间安排,为教师留有时间做观察记录,区域活动时间在40分钟以上。记录的形式分为:谈话、小便条记录、绘画记录、照片记录、正式表格记录、统计表记录等。以上的六种记录形式是递进关系,最初记录使用小便条记录,用简短的语言记录,活动后整理到正式表格中。观察记录法是直接反应幼儿在活动中真实的自我体现,教师应该时刻将观察记录的意识记在心里,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因为在幼儿身上发生的点滴都是具有教育价值的,避免对幼儿的行为漠视、充耳不闻等,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实施策略,然后转化为行动与幼儿共同互动。教师应该对观察记录的意义和价值表示肯定,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将观察记录形成习惯,最终成为一名有观察技能的老师。学会使用照片记录,在照片的下面标明相片中的事情、注明日期、写上分析、总结、策略的语言,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教师将每一天收集到的信息系统的整理出来,放在幼儿的成长档案夹中,成长档案夹中应该包含不同领域的信息。(4)教师要塞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幼儿的个人文件夹中,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描述、数学、美工、音乐作品,如绘画、泥塑、各种记录表、参观访谈的记录报告、幼儿自创的书写符号、自编故事的记录、创编舞蹈的视频、一张反映几个幼儿正在合作探索某一实物时的相片、集体创作或积木建构的照片,成人记录幼儿描述的故事或事件等等,把做作品和教师的文字记录放在一起,可以让教师看出幼儿进步的情形。在小班幼儿的身上体现最多的是通过动作反映出来的,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更适合用相片的形式来进行分析,相片分析更加的能说明幼儿发展的情况。(5)晨谈是早餐后的第一个整理活动,时间为10分钟,教师要在这10分钟内和幼儿进行自然谈话,谈话的内容可以是探讨性的、兴趣性的,这个环节是幼儿与教师在无意间进行的交流,教师的提问要多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幼儿大脑的活跃度与语言的表达愿望,采用这个方式记录幼儿的成长直接,不足就是内容散、无法深入探讨。为了更好的将晨谈的内容表现出来,可使用录音笔或者图夹文的形式。也作为幼儿教师在家长会的时候供家长观看的资料之一。

(三)提供适合幼儿心理成长的教育环境

幼儿入幼儿园前的家庭教育是幼儿进入集体环境中的基础,很多的老师会感觉到有些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喜悦感强,有些孩子则需要一两个月都还不怎么适应,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这样?”经过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得出的规律:1.幼儿正常的入园时间为两周以内。2.适应幼儿园集体规则的时间大概四周。当我们面对哭闹不止的幼儿也真是感到苦恼啊,当与他的家长沟通之后,发觉问题就是出现在家庭中,例如:家庭教育观念不一、隔代亲、太严厉、包办过多、争吵不止的父母等问题家庭都会给幼儿带来直接的影响,有些父母在宝宝没出生前动了胎气、情绪不稳定等都是影响孩子的直接诱因。从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人类的行为和人类的身体一样实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人的遗传基因的差异不仅表现为人的身高、体型等结构方面,也表现在行为方面的差别。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子女气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良性循环关系和恶性循环关系。例如:一个脾气暴躁的幼儿,在等待母亲哺乳时,会大哭大叫,容易引起母亲的手忙脚乱,导致母亲对其态度不好,長期发展下去,幼儿就会形成急躁的性格。反之,一个脾气温和的幼儿会较耐心地等待母亲哺乳,这样母亲就会高高兴兴,有说有笑地给孩子哺乳,长此以往幼儿就易形成温文尔雅的性格。所以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影响人格的发展。

当我们了解了幼儿在家的状态时,就很容易理解幼儿在园出现的各种行为了,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我们要做到为幼儿提供好的课程、轻松的环境、一群健康快乐爱专研的老师,通过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活跃的大脑、不屈不挠的精神,当代幼教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学识和学历上的提升,也要在心理教育方面努力学习,勤于研究,善于用专业的态度来记录幼儿成长中的点滴变化。然后通过这些记录资料专研幼儿的行为特点、各个年龄段的关键期,只有不断的观察、记录、反思、分析、总结、措施等,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刘文编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25页.

[2]《科学家最新研究称人类从3亿年前鲨鱼进化而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12年6月18日.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

[4]刘华、任冬英、时萍.《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探讨》第262页.

猜你喜欢

观察幼儿环境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