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道家传统文化背景下茶叶包装设计探索

2019-01-06许逸梦

福建茶叶 2019年2期
关键词:饮茶设计者道家

许逸梦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道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了不少古朴哲学观点和修身处世智慧,因而道家文化随着华夏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叹。道家文化对后来形成的茶文化、酒文化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道家文化中提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在古今茶事活动、茶人心理追求等层面中有所体现。当前,随着西方快餐文化的涌入,包括道家文化、茶叶文化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不少茶叶企业为了迎合时下日渐高涨的市场需求,而忽视了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市面上的茶叶包装呈现出“雷同化”、“同质化”、“低级化”等特点,这导致茶叶自身的品牌和口碑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相关设计人士不妨从道家传统文化中“取经”,将优秀的道家哲学观点纳入到茶叶包装的设计理念之中,借此推动茶叶包装设计的优化。

1 道家传统文化与茶文化概述

1.1 道家传统文化

道家是滥觞于春秋时期的一大哲学流派,其对中华文明中的哲学、艺术、音乐等有着深远的影响。道家创始人老子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无为无不为”、“道法自然”等古朴哲学思想,其与现代辩证法有着诸多共通之处。道家有很多代表人物,比如坚信“上善若水”的老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庄子,这些先贤给华夏儿女带来了思想的启迪。道家文化切不可与道教文化相混淆。按照学派思想的不同,道家大致可以分为“老庄”、“黄老”、“杨朱”和“道教”等分支。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道家文化中有着一些审美思想,比如“乘物以游心”和“天人合一”等。其中,“天人合一”指“天”与“人”合二为一的状态,其表示人的内心与外在环境的融合,这是一种超然、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

1.2 茶文化

相传,先祖神农氏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发现了茶,茶也因此与华夏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起初,茶仅仅被认为是一种草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茶也成为了一种时兴的饮品并受到了文人雅士的推崇。后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茶叶种植规模日渐扩大,茶具以及烹茶技艺也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饮茶,“饮茶”也因此变成了一种流行于大街小巷的时尚。据史学家的观点,唐朝茶圣陆羽总结及编撰的《茶经》一书的问世被视作我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当然,宋代的茶文化发展程度要更盛于唐代,当时民间社会出现了不少茶肆、茶坊等饮茶场所,同时还有很多挑担兜售茶水的小贩,这些都足以说明当时茶文化之盛行。事实上,饮茶方式、茶具造型、制茶技艺等都随着时间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因而茶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受到众多人士的追捧。

1.3 道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

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古代儒释道等思想派系的影响。就心理追求来讲,茶人在饮茶时需要选择相对僻静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够尽可能远离俗世的烦扰,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状态。正是受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不少茶人在饮茶时都追求这种境界,通过烹茶的过程感受自我与自然的融通,通过茶的色香味感受真正的“自然之道”。再者,就饮茶功效来讲,古代道家人认为茶与其他丸药类似有着“生力”的效果,这可以使他们在饮茶时摆脱疲惫和困意,用更多的时间体验“真道”。当然,道家文化对茶文化的影响不单单体现在上述这两个方面,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包括饮茶制茶、茶具造型、茶学思想等在内的整个茶文化体系。但需要指出的是,茶文化虽然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但其自身发展却十分多元,其融合了多个思想派系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演变为一种优秀的文化范式。

2 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市面上不少茶叶包装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很多茶叶产品单从外包装来看基本上毫无差异,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购买和挑选的难度;还有一些茶叶产品延续了过往的图案、文本资料,这让其本身看上去毫无新意,也间接了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事实上,我们认为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2.1 设计理念:盲目跟风,以市场为导向

就一些中低端茶叶来看,一些茶叶生产厂家基本上会选择向一些畅销、“热卖”的茶叶商品包装看齐,他们会照搬这些产品的包装设计。事实上,那些畅销的茶叶产品在包装上有着严格的考量,设计者会根据茶企的品牌理念、茶叶的特点等进行综合性设计,这使得消费者对该产品产生了难忘的印象。而如果不问三七二十一,一些茶企的包装设计者直接照搬或者运用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对其他厂家的包装进行“换汤不换药”的修改,这样“设计”出来的茶叶包装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迷惑一些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却无法赢得“回头客”,也不会被消费者所看好,可见,盲目跟风的设计理念是不可取的。

2.2 设计图案:陈旧过时,缺乏创意元素

我们发现,国内市场上有很多茶叶产品的设计图案往往存在着局限性,这些图案基本上绕不开“茶叶”、“茶园”、“泡茶”、“采茶”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多多少少会存在雷同,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视觉疲劳。还有一些地方茶庄生产的茶叶则严重忽视了图案的设计与表达,商家将茶叶装入写着“茶”的纸袋中,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提示消费者袋内装有茶叶,但是却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深层次的审美感受,因而从这点来看这种设计是不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茶叶种类的消费群体发生着变化,而吸引消费者的元素也在悄然变化,因而相对陈旧、过时的图案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3 设计内涵:内涵欠缺,难以吸人眼球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些茶叶包装在设计上缺乏文化内涵。设计者往往不对传承千年的茶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加以运用,而采用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元素,这导致茶叶包装难以经受住时间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举个简单的例子,碧螺春属于国内名茶,古往今来不少文人曾写过与之相关的文字或诗句,但是一些包装中却只是简单的产品介绍、茶叶外观图、保质期等基本内容,而鲜少出现与传统茶文化相关的内容。我们知道,茶文化又分为“物质茶文化”和“精神茶文化”,不融入文化内涵的茶叶外包装只会使消费者联想到茶叶自身的解渴功效,而很难使消费者将包装设计与“天人合一”、“超然物外”等精神追求相挂钩。也就是说,欠缺内涵的包装设计会使得消费者只关注到茶文化的物质层面,而这种关注是不完整的、片面的。

3 中国道家传统文化背景下茶叶包装设计策略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茶叶包装仍存在着不容乐观之处。道家文化延续几千年,其对华夏儿女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其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设计者不妨从道家文化出发,将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茶叶包装之中,借此优化和革新茶叶包装设计。针对茶叶包装存在的现有问题,以下从三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3.1 革新设计理念

盲目跟风的设计理念难以使茶企实现自身的品牌化、国际化,因而设计者需要适时革新旧有的设计理念。道家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行的审美理念、审美思想,这些都值得设计者加以学习和采纳。比如,设计者可以融入“乘物以游心”的理念,关注消费者的潜在心理需求(审美需求、休闲需求等),并将其纳入到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茶叶包装很显然具备人情味,消费者也会为此买单。再比如说,道家文化还提倡“天人合一”,因而设计者应该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诉求纳入到设计之中,并在外形的设计上尽量地使消费者感到一种虚实相生、内外兼具的美感,从而使消费者对茶叶包装外形产生深刻的印象。

3.2 创新设计图案

原有设计图案具有局限性,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视觉疲劳,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而道家文化有很多丰富的文化图案、文化标志,比如“老者与仙鹤”、“山林与云雾”、“八卦与乾坤”、“太极与琴声”等,这些图案本身具备着难言之美,设计者不妨大胆地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茶叶包装设计之中。比如,针对以中老年为消费群体的茶叶产品,设计者可以运用“老者与仙鹤”的形象进行设计,这样会给消费者营造一种修身养性的印象。当然,设计者还可以选用道家文化中的代表人物作为设计图案,比如将“庄周梦蝶”的图案融入到包装中,使人感受到道家文化之美。

3.3 深化设计内涵

以上的茶叶包装设计缺少内涵。针对这一问题,设计者不妨将传统道家文化元素融入进茶叶包装设计之中,借此增加其内涵。古代很多有着修身养性之爱好的道家人很喜欢饮茶,并认为饮茶能够帮助自己修行。比如被后人尊称为“八仙”的吕洞宾就说过这样一句:“幽从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这表现了其对茶叶的喜爱之情。因而,设计者不妨将道家文化与茶文化共通的文化部分(比如诗句、古籍等)加以采用,并将其融入到茶叶的包装设计之中,这样消费者也能够借此感受到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有助于国内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可谓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饮茶设计者道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2020德国iF设计奖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二十五)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漫画道家思想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