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技术探讨

2019-01-06唐生辉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体病土霉素传染

唐生辉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81060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在猪血液中的一种疾病,主要附着在红细胞中,随着血液流向猪的全身各处,导致猪出现热性、传染性疾病。母猪流产大多数是因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极大危害猪的产量,影响饲养户经济效益。这种病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显现出来,大多数属于隐形传染病,只有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才会发病,一旦发病会引起严重后果,导致大量的猪死亡,所以养殖户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饲养,避免出现猪附红细胞体病。

1 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目标是家猪,并不会感染野猪。各品种和年龄均可感染,比较常见的是仔猪和母猪,因为仔猪身体抵抗力没有完全发育,抵御病毒的能力比较差,比较容易感染;母猪怀孕期身体比较虚弱,无法抵抗病毒入侵才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这种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染率达80%~90%,传染率非常高,极易引起大面积患病,严重时会导致整个饲养场的猪全部死亡。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在春夏秋季节发病,冬天发病率比较低。这种疾病的传染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通过蚊子传播,其次是通过针头传播,有时同一窝的猪共用一个针头,在不经意间将疾病传播出去[1]。

2 临床症状

当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时并不会直接发病,而是摧毁猪免疫抵抗系统,在疾病或身体健康管理不当时发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潜伏期一般在6~10d。猪发病后会有很明显症状,主要表现在高烧不退,全身温度在40~41.5℃,情绪呆滞,沉郁,虚弱无力,全身皮肤发红。这种疾病多是急性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的饲养户都不知所措,等反应过来已经无药可救。哺乳期仔猪患猪附红细胞体病最快经过几个小时就会死亡。发病母猪会在怀孕期间出现流产和死胎现象,还有一部分母猪在产后出现无乳或分泌乳汁不足的情况。

3 诊治措施

3.1 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疾病

这种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饲养户要加强管理,严格禁止其他人进入饲养区,避免从外界带入病原。保证猪舍温度在28~30℃最为合适,湿度要保持在60%~70%;保持猪舍环境卫生,保持通风和干燥;在仔猪出生3d 后要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疾病多发季节要在饲料中拌土霉素,每吨饲料中含有800g 左右,连续服用14d,可以降低猪的发病率,起到预防作用[2]。

3.2 对猪附红细胞体疾病进行诊治

幸运的是这种疾病是可以提前检测的,可以化验猪血液样品判断是否患有猪附红细胞体病疾病,可以观察猪血液中红细胞是否有圆形或者是环形的猪附红细胞体。在治疗方面饲养户可以进行注射治疗,利用新凡钠明注射液按照体重10~15mg/kg进行注射,同时注射VC和葡萄糖。每隔3d 注射1 次,一般1~3 次就会有效果;可以利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按照每千克猪体重20~30mg 注射,连续注射5d,再将土霉素和饲料混合起来给猪食用,每吨饲料600~800g 的土霉素,3~5d 为1 个疗程,一般2~3 个疗程就会见效;发病初期利用血虫净效果最好,按照体重5~7mg/kg 进行深入注射,期间停止其他药物的食用和注射,每2 天注射1 次,不久就可以见效;还可以用阿散酸配合饲料一起食用,每吨加入180g,连续服用1 周,减少为每吨90g 服用,连续服用1 个月即可,这是一种见效比较慢的方法,但却是最保护猪的一种方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非常高,但可以治疗和预防,通过饲养户精心管理下可以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和传染率,并且高效地控制这种疾病,将猪附红细胞体病扼杀在摇篮中。饲养户要制订合理科学的养殖制度,严格把控患病因素,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给我国饲养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体病土霉素传染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残留检测研究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山大一成果再登传感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土霉素注射液对于鸡的有关疾病的治疗作用
传染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