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控制青虾在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

2019-01-05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绿藻青虾清淤

奚 平

青虾从上世纪90代初江浙地区已从事池塘养殖,由于受经济效益驱动,养殖面积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与产量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青虾养殖水质恶化、种质退化及病害多发等不利因素的产生。笔者自1999年从事青虾养殖与技术服务,结合自己操作的经历,就如何控制青虾在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浅谈如下。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表面特征

每年7-10月期间,在青虾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生物大量增多,水体内的蓝、绿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水体表面漂浮物大量增多,水体透明度降低和老化,进而使水体出现异味。

二、青虾养殖池中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原因与危害

1.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青虾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投喂过剩未食的饵料、青虾的排泄物以及其养殖池塘内部自身底泥等沉积物所释放的氮、磷营养成份,使养殖水体容纳了过量的营养物质,超过了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严重时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水体表面一层“绿色浮渣”。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当青虾养殖水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时,水体表面形成蓝、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严重时不仅仅只有池塘表面,整个水体都会产生水藻。从而恶化水质,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水体溶氧量下降,造成青虾大量死亡,影响了青虾养殖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提升,制约了青虾养殖可持续发展。

三、青虾在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控制

青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发生在每年7-10月期间,笔者在生产实践和养殖交流中主要采用 “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三种方法预防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1.物理防治法

(1)清淤晒塘:青虾放苗养殖时间一般在7月份,在放苗前30天对青虾养殖池塘进行清淤,保持塘内淤泥厚度5~10cm,清淤后晒塘一周左右。通过清淤晒塘,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塘底内部污染源。

(2)种植水草:青虾池中水草最好选择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苦草、菹草等。轮叶黑藻是秋季青虾养殖最理想的水草,由于轮叶黑藻具有须状不定根,每节都能生长出根须,并且能固定在泥中,因此,可用移植法种植。以穴播为主,在坡脚处沿池塘四周种植两排,每穴插15~20株,穴间距为3×3m。种草时池水深为30~40cm,要待水草长出或成活后,渐渐加高水位。水草种好后,要经常管理,平时要勤除杂草。每天巡塘时,只要发现水面上浮有断的水草,就要把它捞走,以防止其腐烂败坏水质。虾池中水草覆盖率7-8月份期间应控制在20%~30%,9-11月份应控制在30%~50%,水草成簇均匀地分布在池塘中,12月份考虑并塘销售,适时清除水草。

青虾养殖池中种植水草,一是夏季高温水草可以遮阳降底池塘水温;二是水草嫩叶和碎屑可补充青虾饵料;三是水草可以为青虾栖息、蜕壳提供隐蔽场所;四是增加青虾养殖池的透明度,增加青虾养殖池的溶氧率;五是水草在生产过程中吸收水体、土壤中的氨、氮、磷成份,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化。从而为青虾养殖过程中,提供好的水环境,使青虾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

(3)适度换水:一是要选择无污染、水质清澈、溶氧高、无杂物的水源。二是选择合理的换水时间。由于光线强,蓝、绿藻悬浮(严重时漂浮)表层水体,为此,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中午先排放,下午2时左右向池塘加水,换水量一般为池塘的20%。对蓝、绿藻较多的池塘宜选择从下风处排放池水,便于能够排放漂浮的蓝、绿藻。三是换水频率。一般7-8月份期间每周2次,9-10月份期间每10天一次,11月份以后每半月加注一次新水。

适度换水不仅仅改良水质,降低水体富营养化,同时还有效排放出繁育的青虾秋苗,控制秋苗,进而提高青虾商品规格和经济效益。

(4)合理投喂:一是投喂时间。7-10月份每天投喂两次,上午7时左右投当日量的25%~30%,下午6时左右投当日量的70%~75%,投饵时沿池边四周均匀抛散,白天投在下坡水处,晚上投在上中坡水处。二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投喂饵料。青虾的食性是杂食性偏动物性饵料,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饵料蛋白及颗粒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养殖初期,即7月份虾苗放入虾塘一个月内宜选择粗蛋白含量为38%,颗粒料直径为0.1cm青虾专用饲料;养殖中期,即8月中旬至10月底宜选择粗蛋白含量为38%,颗粒料直径为0.15cm青虾专用饲料;养殖后期,即11月至12月份宜选择粗蛋白含量为36%,颗粒料直径为0.2cm青虾专用饲料。合理投喂,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过剩的饲料对水质的污染,又能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生产成本。

2.化学防治法

药物清塘:清淤晒塘后向池塘注水20~30cm,每亩用生石灰50~60kg(或漂白粉5kg)进行消毒,杀灭残留的蓝绿藻,待药效消失后,施微生物肥。

3.生物防治法

(1)投放黄白鲢鱼种。7月份虾苗投放一周后,每亩虾塘投放白鲢(或黄鲢)鱼种100~120尾,规格每公斤5~10尾,通过适量投放滤食性鱼类,能够起到一定的控藻效果。

(2)合理使用生物菌调水。一般选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菌调节水质,使水体或底质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和无害物质,控制水体中氮磷的含量,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

猜你喜欢

绿藻青虾清淤
西安城运公园兰湖清淤方案比选分析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市政道路软基清淤回填施工技术实践与探讨
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清淤技术的探讨
香榧绿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物种鉴定
绿藻对烤烟湿润育苗影响及绿色防控策略
几种青虾混养模式
爱美的小青虾
以成长为主题解读《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