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疥螨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9-01-05张健高平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菌素培养皿螨虫

张健 高平

(1,重庆市秀山县石耶镇人民政府 409900;2,重庆市秀山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409900)

猪疥螨病是一种通过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由寄生在猪皮肤里的疥螨虫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性皮肤疾病。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还会引发渗透性皮炎等其他疾病[1]。此病还会影响母猪的发情,引起公猪精子质量,进而影响猪的生育繁殖,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猪疥螨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要格外重视,做好防治和控制措施,以防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1 诊断方法

1.1 疥螨虫的生物形态

疥螨虫身体呈灰白色,身材娇小,属蛛形纲、螨亚纲、疥螨科,为节肢动物,有8 条腿。疥螨在黑色背景下肉眼可见,一般长度为0.5mm,呈圆形。解剖镜下能看到,疥螨具有避光性,会爬向远离光线的地方,成虫短粗的腿有4 对,这些腿中有些长有不分节的柄,柄的末端有吸盘结构。

1.2 生长繁殖

猪疥螨属寄生,从卵到成虫终生寄生在表皮。雌虫寄生在表皮的上 2/3 隧道内,交配后产卵 40~50个,雌虫死亡,3~5d后虫卵被孵化成幼虫然后成长成若虫、成虫。雌雄虫交配后,孕卵雌虫开始挖掘新的隧道。从卵到孕卵雌虫整个周期为10~25d。

1.3 流行病学

由于疥螨虫大多寄生在猪耳廓内,因此,经产母猪的过度角化的耳廓是养猪场内疥螨的主要传染源。另外,由于养猪场中对公猪的防护强度弱于母猪,因此,公猪也是此项疾病的一个重要传染源。大多数猪均是在耳部发生病变,还有较少一部分在后肢和体表发生病变。慢性螨虫病猪的全身体表均可见,用肉眼便可诊断,尤其是在疥螨虫病控制情况不理解的养猪场。大多数的猪疥螨集中在猪耳部,仔猪在被哺乳时会受到感染,公猪和仔猪之间的传染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疥螨虫的传播速度不快,寄生在猪身上的疥螨在100d 内只能增加5~6 只。养猪场猪与猪之间的间隙较小,密切接触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此病的蔓延。疥螨虫及虫卵在离开宿主后存活时间较短,干燥条件下能降低疥螨虫的活力,阳光下直射几分钟会死亡,28℃以上几个小时也可杀死疥螨虫。

1.4 猪疥螨虫的诊断

1.4.1 直接检查法

此方法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只需将刮取物放置于黑色纸上进行烧烤,当刮取物的温度升至40~50℃时,再继续烧烤0.5h 左右,将皮屑拿下,用普通放大镜观察黑纸上的白色虫体即可进行判断。

1.4.2 显微镜检查法

先将刮取物放置在载玻片上,在刮取物上滴50%的甘油水溶液或5%~10%的NaOH 溶液,盖上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1.4.3 螨虫浓集法

此方法适用于虫体较少的情况。具体操作为先将刮取物放在试管内,并在试管内加入5%~10%的NaOH 溶液,煮沸,保持沸腾10min。在煮沸过程中,虫体会从皮屑中分离出来,毛和痂皮自动溶解。静置20min,取出试管底部的沉淀物,将沉淀物置于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即可进行诊断。

1.4.4 培养皿内加温法

将刮取物放在培养皿内,用40~50℃的温水对其加热10~15min,加热后将培养皿翻转,取培养皿底部的黏附皮屑进行检查。这个操作可以反复进行,收集较多的黏附皮屑,用于制作玻片标本。

2 猪疥螨虫病的防治

2.1 猪疥螨虫病的预防

2.1.1 养猪场科学管理

在猪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舍排泄物、粪便等。猪舍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降温,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另外,还要控制猪的饲养密度。

2.1.2 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定期对猪舍及养殖所用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养殖所用器具可以使用如过氧乙酸、百毒杀、菌毒灭灯化学试剂进行消毒,墙角及地面可以使用NaOH 溶液进行消毒。

2.1.3 定期驱虫

定期对猪进行体内及体外驱虫。一般情况下,种猪每年要驱虫4 次,后备母猪一年驱虫3~5 次,生长猪每两个月驱虫一次,仔猪在断奶后10d 内进行驱虫。可以使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药物驱逐猪体内及体外的寄生虫。

2.2 猪疥螨虫病的治疗

一旦发现感染的猪要立即进行隔离并治疗。

用于治疗猪疥螨虫病的药物很多,其中广谱驱虫药最受欢迎,典型代表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驱虫时要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药物进行驱虫[2]。

2.2.1 饲料中添加0.2%的伊维菌素预混剂

种公猪:4~5kg/t,怀孕母猪:4~5kg/t,肥育猪:1~1.5kg/t,怀孕至哺乳期的母猪:3kg/t。伊维菌素与饲料混合均匀后,连续服用7d。

2.2.2 药浴或喷洒疗法

用20%的杀灭菊酯稀释300 倍或0.1%~0.2%的除濑灵,全身药浴或喷洒进行治疗,连续进行7~10d。同时也要对猪舍墙面、地上等喷洒,彻底除掉螨虫[3]。

2.2.3 皮下或肌肉注射制螨虫剂

可以选用1%的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进行皮下注射,用量为0.03ml/kg,颈部肌肉注射可以选用多拉菌素溶液,用量为0.3mg/kg。

猜你喜欢

菌素培养皿螨虫
颅内感染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致皮肤色素沉着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太阳真能晒死螨虫吗
检测中生菌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无处不在的细菌
老待空调房,更要防螨虫
鸡螨虫高发怎么预防
微生物“长”出惊艳画作
印度用超强抗生素养鸡
卫宝香皂:培养皿告诉你细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