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地早春西瓜异常生理现象及应对措施

2019-01-05

河南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叶面生理植株

在露地早春西瓜栽培过程中,由于温度、水肥等生态因素调控不当以及整枝打叉等田间管理不到位,经常出现僵苗、黄叶、小叶、茎蔓前端橫裂、荒秧、化瓜等异常生理现象,造成西瓜不同程度的减产。笔者现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生产有所帮助。

一、僵苗

(一)生理现象

僵苗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造成的。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温度范围,西瓜也不例外。生产中,个别农户忽视了这一点,盲目抢早以及移栽后过量浇水,气温、地温较低,不能满足植株生长温度需求,生根缓慢甚至不发新根,出现锈根、沤根现象,导致生长停滞或死亡。

(二)应对措施

生产中要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方式,合理确定移栽时间,确保满足西瓜的温度需求。定植时要选择在晴天进行,定植后最好有连续晴天,浇定植水要适量,切不可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根部低温缺氧。如出现僵苗现象,要叶面喷施兼有生根壮苗作用的优质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浇水过量的地块,要及时松土跑墒提高地温,促苗生根早发。对恢复无望的植株要及时催芽直播或换苗重栽,以免错过最佳栽培时期。

二、闪苗

(一)生理现象

闪苗是指植株叶片因快速失水而萎蔫乃至干枯的现象,俗称“风溜了”。闪苗主要发生在没有经过锻炼的幼嫩植株上,由放风过猛或过早移栽到大田中,失去覆盖物保护,在风吹作用下,水分散量明显大于吸收量造成的。

(二)应对措施

生产中放风应早放小放,逐步提高幼苗的抗逆能力。移栽时要选择晴朗无风天气,早春移栽后要及时覆膜保护。发生闪苗,叶面要及时喷洒清水或喷施优质叶面肥,并覆盖保护,有助于帮助植株的恢复生长,减轻为害。

三、新梢叶小簇生

(一)生理现象

新梢叶小簇生为缺锌的表现。一般症状最先出现在新生组织,缺锌时茎蔓纤细,节间短,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阻滞,新生叶小,呈簇生状或莲座状。

(二)应对措施

一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二是平衡施肥,防止偏施磷肥。田间出现缺锌症状时,可叶面喷施0.1%的硫酸锌溶液。

四、蔓梢直立横裂

(一)生理现象

植株缺硼易造成蔓梢直立横裂。生长点受到抑制,新蔓节间变短,新梢向上直立,新梢附近茎部有横向裂纹,脆且易断,有褐色黏稠状物流出,叶片皱缩卷曲,呈降落伞状,叶肉颜色深浅相间。

(二)应对措施

应以防为主,整地时每667 m2施0.5~1 kg硼砂作底肥;有干旱迹象及时浇水,4~5节位开始叶面喷硼,每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发现缺硼时应及时叶面喷施纯液体硼肥或含硼叶面肥。

五、急性凋萎

(一)生理现象

急性凋萎又称叶烧病,是指根系不发达或长势弱的瓜田,在连续降水后出现晴天时,叶片呈现凋萎现象,此凋萎现象虽然可以恢复,但叶片的边缘却往往变褐枯死。

(二)应对措施

一是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块,搞好排水系统,防止田间积水。二是深耕土地,多施有机肥料,加强瓜田管理,培养健壮植株。三是实行地膜覆盖栽培,减少根际水分。

六、荒秧

(一)生理现象

荒秧主要表现为植株茎粗、叶大、叶柄长、叶色浓绿、生长点翅起,以及田间郁蔽、瓜胎偏小、不易坐瓜。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合理调控温度,促过了头,诱发植株花前旺长。二是初花前水肥充足,没有瓜果分流营养,养分全供到秧上,造成植株疯长。三是营养体过大,营养生长旺盛,致使雌花发育不健壮,不易坐果。四是开花座果期遇阴雨天气,授粉不好。

(二)应对措施

1.农业防治。一是对于生长势强的品种,应于植株“倒头”(甩蔓)前,及早去除天膜,降低温度,控制营养生长。二是合理留蔓。应按地力、品种、上市要求等留好主蔓和侧蔓(子蔓),对长势旺盛、不易坐瓜的品种,应在主蔓有4~5片真叶时摘心,选留两条健壮的侧蔓,这样容易坐瓜。三是合理压蔓、整枝和打杈,适时剪掉次侧蔓及孙蔓,叶片过多时还可摘除部分老叶,以保证充足光照,使雌花健壮发育。四是合理肥水。开花坐果前应控制肥水,待坐果后再酌情追肥。五是捏蔓、摘心。栽培生长势过强的品种,或栽培不当、植株徒长,可在坐瓜节位前3~4节将瓜蔓捏扁,同时压蔓,在坐瓜节位前留5~6片叶后摘除蔓心,破坏其生长势,以利坐瓜。

2.药剂防治。一是瓜田植株有徒长趋势,或有少数植株出现粗蔓时,每667 m2及时喷洒20~40 mg/kg 矮壮素溶液 30~40 kg,控制旺长。二是雌花开放当天或开花后1~2 d,用低浓度坐瓜灵喷瓜胎,每 667 m2也可用 50~80 mg/kg赤霉素溶液喷果。

猜你喜欢

叶面生理植株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叶面上的小水珠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秋吟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宝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