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糯玉米新品种桂糯6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9-01-05黄爱花韦新兴黄开健莫润秀翟瑞宁邹成林郑德波

中国种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糯玉米斑病区域试验

黄爱花 韦新兴 黄开健 莫润秀 翟瑞宁 谭 华 邹成林 郑德波 韦 慧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南宁530007)

糯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风味独特,适合鲜食和食品加工,具有糯、甜、香、鲜等特点,且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倍受人们喜爱,已成为餐桌上一道新型佳肴[1]。糯玉米种植成本少、风险小,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我国糯玉米种植面积为66.67万hm2,广西占12%左右,需要高产优质高效糯玉米新品种日益增多,且近年来糯玉米作为“农、特、优”产品在特色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发挥了良好的增产增收作用[2]。因此,为了提高糯玉米品种品质风味、产量和综合抗性,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食用糯玉米的日益需求,本课题组通过引进和改良优异外来糯玉米种质资源,结合先进育种手段,以提高糯玉米品质、口感和产量为目标,选育出糯性柔软、口感好、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桂糯615,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18027号。该品种适宜在广西及东南甜糯玉米区域种植。

1 亲本来源

1.1 母本 2010年选用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掖478为轮回亲本,糯玉米品种苏糯255为非轮回亲本,经杂交,回交1次构建BC1F1基础群体,经连续自交6代选择糯粒的玉米自交系,于2014年春选育而成,根据田间代号掖苏糯255,观察性状稳定一致,定名为桂糯系255。桂糯系255春播全生育期100d,秋播85d。植株半紧凑型,株高165cm,穗位高 71cm。果穗筒型,穗长 13.0cm、穗粗 4.3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0粒,百粒重25.0g,出籽率80%,籽粒白色,白轴。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中抗锈病,综合抗病性好。

1.2 父本 2010年春季利用糯玉米杂交种京科糯2000 F1混粉留种作基础材料,连续自交分离6代选育而成的糯玉米自交系。2013年秋选育而成,根据田间代号京科糯-3-1,观察性状稳定一致,定名为桂京糯31。桂京糯31春播全生育期95d,秋播80d。株型半紧凑,株高155cm,穗位高65cm。果穗圆筒型,穗长 12.0cm、穗粗 4.3cm,穗行数 16 行,行粒数30粒,百粒重23.0g,出籽率75%,籽粒白色,白轴。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中抗锈病,综合抗病性好,具有较高产量一般配合力。

2 选育过程

桂糯615是2015年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基地用桂糯系255作母本、桂京糯31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2015年秋在明阳基地鉴定1010个新组合,其中桂糯系255×桂京糯31组合田间综合抗性、果穗整齐度和产量、品质表现突出,每667m2鲜穗产量711.7kg,比对照品种桂糯519增产13.6%。2016年春秋两季在明阳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平均鲜穗产量均比对照品种桂糯519增产,增幅分别为12.3%、14.5%。2016年春该组合在横县、武鸣、河池等地进行多点测试鉴定,2017年以桂糯2017为代号参加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糯615。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桂糯615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播82d,秋播66d。幼苗长势强,第一叶鞘色为绿色,第一叶尖端形状为圆匙形;植株半紧凑型,总叶片数18~19片,茎秆“之”字形弱,苞位着落生在倒数第6叶,雄花一级分枝数8~10条,分散上冲,主轴较明显,护颖绿色,护颖基部绿色,花药淡绿色,花粉量较大,花丝白转淡红色。株高239cm,穗位高83cm;果穗筒型,穗长 18.7cm、穗粗 4.9cm,秃尖长 0.7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8粒,穗轴白色,籽粒大、白色。

3.2 品质 2017年春秋两季区域试验品质评价汇总感官品质 25.4 分,气味 6.4 分,色泽 6.1 分,风味7.8 分,糯性 15.8 分,柔嫩性 8.1 分,皮薄厚 15.9 分,品质评价等级汇总评分为85.5分,按国家区域试验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

3.3 抗性 区域试验田间记载大斑病1.9级,小斑病 2.5 级,纹枯病 3.2%,锈病 3.2 级,倒伏率 1.3% ;抗病虫接种鉴定:感小斑病和南方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

4 产量表现

2015年秋季桂糯615在广西农业科学院明阳基地进行鉴定,每 667m2鲜穗产量 711.7kg,比对照桂糯519增产13.6%;2016年春秋两季在明阳基地再次鉴定,平均鲜穗产量760.8kg,比对照桂糯519增产13.4%;2016年春在横县、武鸣、河池等地多点测试鉴定,平均鲜穗产量为857.8kg,比对照桂糯519增产13.2%。

2017年参加广西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春季每667m2平均鲜果穗产量为810.8kg,比对照品种桂糯519增产11.9%,居第8位,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为691.3kg,比对照品种桂糯519增产3.6%,居第16位,增产点次71.0%。两季地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9%和21.4%,每667m2产量幅度549.2~977.5kg ;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为 751.1kg,比相邻对照增产7.9%,春秋2季参试14点有12点比对照品种桂糯519增产,增产点次86%。

2018年参加糯玉米新品种联合鉴定东阳综合试验站试验,在西南及南方的7个试验点中,桂糯615每667m2平均鲜果穗产量为907.1kg,比对照品种渝糯7号增产16.8%,居第5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隔离种植,合理密植 糯玉米的糯性是由隐性基因(wx)控制的,存在明显的花粉直感现象[3],因此不能和其他非糯性玉米一起种植。主要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和障碍物隔离3种方式,空间隔离为300m以上;时间隔离播期需要间隔25d以上,防止串粉,以确保果穗的外观品质。桂糯615一般适宜种植密度为3200~3500株/667m2,可采用单行单株或双行单株种植[4]。

5.2 适时播种,精细整地 春播时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春季广西最宜播种期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秋季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为宜。播种前,精细整地,深耕均匀,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全、苗壮,如能采用育苗移栽效果更佳。

5.3 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 播种时施足底肥,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或复合肥30kg;轻施苗肥,结合中耕除草施氮肥10kg、钾肥10kg、磷肥10kg;重施攻苞肥,结合大培土施复合肥25kg。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大喇叭口期注意预防玉米螟、黏虫等害虫,同时注意防涝、抗旱[4]。

5.4 适时采收 鲜食玉米品质和口感会受采收期的影响,早收或晚收都对品质和口感影响较大,一般春播在吐丝授粉后23~25d为适宜采收期,秋播可以适当延长。过早采收,籽粒太嫩,不够饱满,产量低,糯性不佳;过迟采收,籽粒变硬,糯性降低,品质下降,口感差。

猜你喜欢

糯玉米斑病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