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玉米在川东南浅丘区发展的探讨

2019-01-05陈翠莲张晋锐秦家友

中国种业 2019年12期
关键词:糯玉米甜玉米鲜食

任 纬 严 康 邹 刚 陈翠莲 陈 莉 张晋锐 秦家友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 641000)

我国鲜食玉米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外观、品质、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川东南浅丘区地形及气候特点相似的区域占四川人口比重较大,土地利用历史悠久,农事操作年代久远,土壤熟化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该地区农业的高效发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地块小而散,不平整、不规则,不能发展现代大、中型机械化农业,适宜发展小而灵活的特色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鲜食玉米正适宜在这类地区发展。合理、高效发展的鲜食玉米,能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亦能丰富供给侧产品。

1 鲜食玉米及发展特点

1.1 鲜食玉米类型

1.1.1 糯玉米 糯玉米最早在中国发现,是起源于南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后产生的自然变异类型。我国的云南、广西是糯玉米的起源地。1908 年传教士Farnharm 将糯玉米带到美国,糯玉米从此走向世界[1]。目前市场上糯玉米品类繁多,除了白糯玉米外,还有彩糯、黑糯、甜加糯、甜糯等外观与风味不同的糯玉米品种。近年随着人们对鲜食玉米口感的追逐,培育出两类“又甜又糯”的鲜食玉米,一类是混合型甜加糯品种,这类糯玉米品种果穗上大部分为糯籽粒,含有一部分甜玉米籽粒(糯粒∶甜粒=3∶1),甜加糯型鲜食玉米在新品种育种上更易实现,更能满足大众对口感风味“又甜又糯”的要求;另一类为融合型的甜糯型品种,即同一籽粒同时带有糯质和甜质的成分,这类品种常规方法选育难度大[2-4]。

1.1.2 甜玉米 甜玉米起源于中南美洲。美国是世界上研究和开发甜玉米最早的国家,商品化种植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我国20 世纪30 年代开始引进美国甜玉米,60 年代初开始甜玉米育种,90 年代末华南地区甜玉米生产消费逐步带动全国市场[5]。目前市场有甜玉米、超甜玉米及可以直接生吃的超甜水果玉米等。

1.2 鲜食玉米发展特点 鲜食玉米以其味美、营养、健康的特点日趋受到人们喜爱和追捧。种植周期较短,经济价值、生产效益较高,也受到更多种植户欢迎。鲜食玉米由于季节性强,产品鲜食保鲜要求高,不宜大规模集中种植发展,更加适合小规模灵活发展。近年来,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围绕市场需求展开,新品种外观色彩更加丰富,风味、营养品质更加优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鲜食玉米,未来发展前景好。

2 川东南浅丘区地形及气候

2.1 地形 川东南浅丘区包括内江、资阳、自贡大部分地区以及泸州、遂宁、南充、广安、宜宾等市的部分浅丘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沉降带的一部分,褶断规模小。地表由较平缓的紫色砂岩组成,经长期流水侵蚀切割后,多呈浑圆状和垄岗状浅丘;丘间沟谷狭长平直,从丘顶到沟谷多为梯形缓坡,构成层层台阶的粮田。泥质中以泥土、粗砂土和红砂土、豆面泥土、黄泥土为主,这些土壤保水良好,抗旱力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地利用历史悠久,农事操作年代久远,土壤熟化度较高,主要以耕地为主。成土母质较好,土地较肥沃,偏酸性的壤土居多,保水、保肥性和耕性较好,适宜玉米生长,有较大的耕种面积。坡台旱地居多且小,不平整,更不规则,地块小而散,大、中型农业机械用不上。

2.2 气候 川东南浅丘区气候更接近重庆,海拔在250~450m 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周边和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作物所需自然资源充足,但在作物生长季节分布不均,尤其是水分相对紧缺。平均温度15~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5598℃左右。年降雨量1000mm 左右,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春季约占17%,冬季约占4%。春播期常遇到土壤墒情差、干旱和倒春寒,导致播种、出苗难,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冬季阴冷,夏季高温、高湿天气较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旱洪交错出现;低温、强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3 川东南浅丘区适宜发展鲜食玉米 川东南浅丘区独特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决定了在鲜食玉米发展及种植栽培上的独特性。一方面,土地虽然肥沃,田块都比较小,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需要发展小规模、灵活性强的特色产业,鲜食玉米正好适合。另一方面,饲用米灌浆成熟期遇阵性强风、暴雨导致的倒伏往往造成玉米欠收,甚至绝收;玉米成熟时收晒难,籽粒霉变率高,商品品质大打折扣,而鲜食玉米生育期较短,可错过部分灾害天气频发时段,发展鲜食玉米较其他作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再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饮食结构多元化需求日趋旺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发展更多的产业。在此背景下,发展鲜食玉米产业能为人民提供更多营养、美味可口的食物,丰富供给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因此,川东南浅丘区地形及气候特点、市场需求都适合发展鲜食玉米。

3 当前川东南浅丘区种植鲜食玉米存在的问题

3.1 农民缺乏适宜本地的优秀品种 当前新品种呈井喷之势,市场销售的品种繁多,但优秀新品种仍然缺乏。2019 年从种子市场销售的100 多个新品种中选取购买了30 个新品种种子,每个品种种植20m2、密度54000 株/hm2,结果发现,大部分新品种产量、抗性表现较差;在产量、抗性较好的品种中,部分品种口感较差;最后经产量、抗性、口感品质鉴定,综合表现较好的只有2 个糯玉米品种。这2 个品种是从种子市场销售的100 多个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加上经销商给农户推荐品种往往是从品种销售利润高低出发,因此农民能买到真正适宜本地种植的优秀品种几率更低。

3.2 栽培方案落后 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耕种土地的主要是老年人,在栽培技术上多按传统习惯进行,耕作粗放,种植密度偏稀,单产普遍较低。在播种时间选择、播种方式上和饲用玉米一样。往往等雨播种,靠天播种,鲜食玉米和饲用玉米种在一起,有时候花期相遇导致串粉,会严重影响鲜食玉米口感和品质。大多农民习惯种老品种、大众品种,或者种子经销商推荐的新品种,不一定能种到真正的好品种。对于自家土地播种安排,也不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播种时间、品种选择、对土地安排等不能做到高效规划。

4 川东南浅丘区鲜食玉米发展建议

4.1 加强优秀新品种选育、引种筛选与宣传推广工作 本地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应积极围绕农民增产增收开展相关工作,把最优秀的新品种交到农民手中。一方面,在本地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本地育成的新品种往往更加适应本地,也更能发挥出优秀新品种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本地没有优秀新品种育成时,积极进行引种筛选试验,从省内外引进高产、高抗、优质、可口,还兼具优秀商品性的品种,在本地进行适应性筛选。同时兼顾适宜错期播种品种,比如进行早春播、夏播、秋播等不同播期的筛选。通过新品种集中适应性筛选试验,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打通种子经销商障碍,让农民能种到真正优秀的新品种,创造更高效益。

4.2 栽培技术建议 鲜食玉米栽培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病虫害防治最好在授粉前进行,授粉后不要使用农药,确保鲜食果穗安全。

4.2.1 品种选择 品种的商品品质和口感是排在第1 位的,其次考虑品种的丰产性。根据市场需求,选用中、晚熟优良品种搭配,延长供给时间,满足市场。同时还要考虑花色搭配,消费者喜爱的主要有白、黄、黑3 种颜色[6]。由于鲜食玉米生产季节、种植茬口、自然气候、土壤以及栽培等条件差异比较大,因此在选用品种时不仅要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还要考虑其口感、商品性及市场需求性。

4.2.2 播种及田间管理 适时早播。在2 月下旬至3 月初,可以开展播种工作,采用双膜覆盖育苗或采取地膜加拱棚膜覆盖直播。3 月中下旬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可采取地膜覆盖播种或露地直播。同一区域要恰当安排好分期播种时间,以避免因集中采收上市出现短时积压的问题。

育苗移栽。如条件许可,尽可能采用育苗移栽,可节省种子用量,保证苗齐、苗匀、苗壮,利于丰产,有前作的地块便于错开茬期提前播种。可选择苗床育苗,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背风向阳、距移栽大田较近的地块作苗床,苗床大约宽150cm,床土厚15~20cm,有条件的可施腐熟有机肥,并让肥土均匀,浇透水后播种。也可进行营养钵育苗,将营养土、有机肥等整细、过筛,混拌均匀后直接装入钵内,每钵播2 粒种子,浇足水分后在营养钵表面撒细土,放在苗床,覆盖拱膜。移栽工作在幼苗长到2 叶1 心至3 叶1 心时进行[7]。

育苗移栽或直播都可以进行宽窄行起垄栽植。宽窄行起垄栽植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便于后期田间管理,还能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利于适当增加密度,实现以密增产[8]。起垄栽植,宽行90cm 左右,窄行60cm 左右,密度54000~60000 株/hm2。

施足底肥。不同于饲用玉米,鲜食玉米种子淀粉含量较少,种子萌发及幼苗3 叶期以前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得不到满足,因此底肥显得尤为重要。底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50%~70%,因鲜食玉米后期生长时间相对较短,都在果穗灌浆完成后籽粒乳熟末期即可采收,所以为节省追肥用工,地膜覆盖播种时还可以采用“一道清”,在底肥施够所需总肥。要多施有机肥,氮磷钾肥搭配;应保障开花期不受旱,灌浆中期应酌情浇水,可提高鲜食果穗的口感质量[9]。后期追肥根据田间长势进行,可在5~6 叶期和大喇叭口期各追肥1 次,分别占总施肥量的20%和30%[7]。

4.2.3 隔离种植 由于玉米是异花授粉,鲜食玉米具有花粉直感现象[10],饲用玉米花粉落到花丝上,会造成口感变差、色泽降低。为了不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必须进行空间隔离或错期播种。与饲用玉米品种花期可能相遇时,需保持500m 以上间隔距离;采用分期播种方法错开授粉期,鲜食玉米提早10d 以上播种。

4.2.4 适时采收 鲜食玉米适时采收是确保优质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春播糯玉米最佳采收期为授粉后23~26d,秋播糯玉米在授粉后26~29d;春播甜玉米在授粉后21~24d,秋播甜玉米在授粉后23~26d 是最佳的采收期。因大田四周玉米植株受光、温、气等优势条件影响,一般比田中绝大部分的植株要早熟3d 左右,故可根据田边四周植株的成熟度来推断大田的采收适期。玉米具体的采摘期还要根据气候情况、市场销路、劳动力和运输、秸秆的利用等情况综合考虑、灵活掌握[11]。鲜果穗采收以后,应当日即上市销售,尽量做到不隔夜,以免影响口味。

4.3 鲜食玉米种植规划建议

4.3.1 围绕市场,保证旺季上市品种有特色,一般品种能在淡季上市 掌握好所选鲜食玉米品种生育期,合理安排播期,调节好鲜果穗采收玉米上市时间。了解所选品种口感、外观商品性、产量等特性,关注市场行情,做到旺季上市品种有特色,一般品种能在淡季上市,获取最佳效益。主推春、秋两季鲜食玉米分期播种。早春播可提早上市,同时避开夏季高温、高湿及灾害天气;秋播可在鲜食玉米销售淡季上市,能获得较好的价格。

4.3.2 宏观上,引导以“农业+旅游”为主的鲜食玉米高效经营模式 口感好、食用安全、色泽靓丽、食用方便、休闲性强,是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关注点。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休闲性消费,充分与当地的土地流转户、农家乐等开展专业的种植业规划,农旅结合发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与乡村旅游等项目结合,安排种植有特色的鲜食玉米品种。发展鲜食玉米的观光旅游采摘项目、亲子游服务,开辟鲜食品尝区域,提供鲜采煮食、鲜榨汁服务,配套发展农家乐餐饮,开展鲜食玉米采摘游、休闲游、品尝游等[12-13]。

如进一步发展,可着力提高鲜食玉米品质,积极发展鲜食玉米有机产品,进行绿色、有机种植,提高劳动附加值,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对种植大户、专合组织则应做好规划、培训、监督工作,实现种植、服务的标准化,积极发展规模化[14]。

猜你喜欢

糯玉米甜玉米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蜜糯玉米的发现及应用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
北方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研究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