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干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19-01-0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气虚左室血瘀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又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由于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肌顺应性降低,心肌细胞肥大伴间质纤维化使其僵硬度增加,导致左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的心力衰竭[1]。临床研究发现,HFPEF可占全部心力衰竭的40%~70%[2],并且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FEF)有着相近的发病率、病死率和再入院率[3]。临床研究未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能改善 HFPEF 病人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因基础心血管疾病以及合并症的不同,HFPEF病人的病理生理机制差异很大[4]。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异性的干预手段,多以对基础疾病及合并症治疗为主。本研究就HFPEF的中医药干预手段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 中医对于HFPEF的认识

“心衰”二字最早见于《脉经·脾胃部第三》: “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而这里的“心衰”仅是对病机的描述,中医学并无HFPEF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心悸”“喘证”“痰饮”“心水”“喘证”等范畴;《灵枢·胀论》曰:“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灵枢·水胀》曰:“水起始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素问·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症状胸闷、心悸、气短、端坐呼吸、体液潴留相近。

2 HFPEF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目前,对于HFPEF尚无明确临床证型,中医认为HFPEF病位以心为主,涉及肝、肾、脾、肺,对其的认识也分为虚、实两方面,本虚为气虚、阴虚、阳虚,标实则为水饮、瘀血、痰浊。田国芳等[5]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为心气虚、心阳虚,血瘀是心力衰竭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而痰浊、水饮是心力衰竭发展的病理结果。杨靖义[6]认为HFPEF以气虚为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其主要证候特点,且心气虚始终贯穿本病的始终。许心如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心气亏虚,推动乏力,血行瘀滞,“血不利则为水”形成水饮内停。杨雪卿等[7]认为,本病主要以虚为本,如虚衰心阳,必定会使气血运行不利,造成血脉瘀阻,而出现水饮内停等症,其病机主要是阳虚水泛、气虚血瘀。栗锦迁教授注重心阳,若心阳失于温煦,寒凝血脉,则肺之肃降、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蒸腾都会受到影响,而致气滞、血瘀、痰阻、水停。病机上以心气虚、心阳虚为本,因虚而致的瘀血、痰浊、水停为标[8]。王裕颐教授认为阴液亏虚、肝阳上亢为HFPEF基本病机之一[9]。范倩等[10]认为,本病病机为阴阳失调,营血亏虚,肝风上扰,久病体衰,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心络瘀阻。戴晓彬[11]认为,本病病机为心、肺、肾阳气不足,心肌无力和脉络瘀阻,血脉顺应性降低。崔晓云等[12]认为本病为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病情较轻,运动量增加时方感胸闷气喘,劳则气耗,动则加重,此时已可见气虚之象,气虚日久,则元气不足,心脉不充,血行不畅,而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其认为本病具有以气虚为本,血瘀证全程的病机特点。赵红[13]认为,肾的生理功能失调是本病的发病根源,由其而导致的痰饮、血瘀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 HFPEF的辨证论治

3.1 中药汤剂 张苏洁等[14]对参附强心汤治疗HFPEF(阴阳两虚,水瘀内停证)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型脑钠肽(BNP)水平、6 min步行试验距离、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环室间隔及左室侧壁组织舒张早期最大速度(Ea)比值、肺动脉收缩压(PSA)改善更加明显(P<0.05)。曾传林等[15]研究发现,苓桂术甘汤治疗老年HFPEF有较好的疗效,在明显增加6 min步行距离,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的同时,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赵文婷等[16]研究发现,新建中复脉汤(黄芪30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桂枝10 g,苏噜子15 g,丹参20 g,白檀香6 g,砂仁6 g,葶苈子15 g,泽泻15 g)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HFPEF,能明显增加左室舒张功能及改善临床症状。赵志强等[17]针对HFPEF在西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阴舒心方(麦冬20 g,山萸肉15 g,黄精15 g,黄连10 g,丹参20 g,鳖甲10 g,地龙10 g,清半夏10 g等),治疗后治疗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量表(MLHF-Q)评分、中医症状积分、E/e′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伟涛等[18]以“益气活血方”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佟雪等[19]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桂甘利水汤(桂枝12 g,炙甘草6 g,葶苈子10 g,茯苓10 g,黄芪10 g,当归8 g)治疗HFPEF,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黄黎英等[20]采用黄芪生脉饮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治疗HFPEF,经治疗后心悸、乏力、浮肿、口唇紫绀等症状以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周琦等[21]应用心舒宁合剂(毛冬青、银杏叶、葛根、益母草、豨莶草、柿叶)辅助治疗HFPEF,结果显示心舒宁合剂能够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BNP、CAl25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

3.2 中成药 张航等[22]对气虚血瘀型HFPEF病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治疗,治疗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心功能改善,中医临床症状(除尿少)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田国芳等[5]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保心安胶囊(西洋参、三七、琥珀粉)治疗HFPEF病人,3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呼吸、血压、心率、体质量及血浆NT-proBNP明显降低,尿量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宋建广等[23]将92例HFPE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病人BNP水平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宋艳琴等[24]将HFPE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治疗后治疗组的NT-proBNP水平、心功能、心脏结构指标均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王建萍等[9]观察地菊平肝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HFPEF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BNP、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范倩等[10]应用潜降颗粒(何首乌20 g,白芍10 g,石决明10 g,丹参15 g,茯苓15 g)治疗高血压伴HFPEF病人,治疗后两组血压、NT-pro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房内径(LAD)明显降低,E/A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马伟利[25]观察血脂康胶囊辅助治疗HFPEF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血脂康胶囊辅助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HFPEF病人血清Gal-3、BNP水平,进一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戴晓斌[26]在西医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HFPEF,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人症状体征及心脏舒张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3.3 静脉制剂 杨萍等[27]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FPEF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附注射液组,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组的心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超声心动相关参数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崔俊霞等[28]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HFPEF病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9%,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崔长锋[29]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HFPEF病人,结果显示,治疗组病人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杨建敏等[30]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HFPEF,结果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降低,左室舒张功能改善。张苏洁等[14]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应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HFPEF病人,治疗后病人心功能提高,临床症状减轻,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E′)改善。

3.4 中药外用 王青祥等[31]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活血通脉膏治疗,结果心力衰竭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1.7%、91.7%,对照组分别为79.5%、5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够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P<0.05)。

4 小结与展望

HFPEF病人通常左室内径正常而左房内径明显增大,心肌肥厚较为明显,继而出现心脏搏出量的下降及血管舒张能力的损伤,临床表现常为胸闷、心悸、周身乏力、疲劳感。目前临床对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是以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限制机体钠盐的摄入、控制和治疗其他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等为主的综合性治疗。HFPEF因其基础病和并发症不同迁延难愈,临床症状和治疗手段有一定的差异。中医药具有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辨证论治即体现对复杂疾病的全面把握和对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正确的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改善HFPEF病人临床症状以及心脏功能、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合理应用中医药既能有效治疗原发病,改善症状,又能延缓疾病进展,并且对一些合并症疗效肯定,同时减轻了医疗负担。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医对于HFPEF的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目前缺乏统一的辨证论治标准,主要依据个人临床经验,而本病病程长,病情复杂,把握本病中医整体证候特征,并与个体化、阶段化的证候特点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实现中药科学、合理、精准、安全的干预是中医研究的目标。其次,缺少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病例研究,缺少长期的随访调查,且单纯应用西医疗效评价方法和指标评估中医,很难反映中医疗效。目前,对于中医精准医学的研究日益增多,评价指标也从单纯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向分子生物学发展,建立综合全面的中医评价体系也是未来探索的方向。由于HFPEF病程长,病人需长期服药以控制病情,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可以从HFPEF病人的中成药治疗研究入手,密切观察中西药间相互作用,尤其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气虚左室血瘀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话说血瘀证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