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复方藤芷膏防止肺癌化疗后静脉炎发生的60例临床观察

2019-01-04张志鹏倪育淳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静脉炎局部肺癌

张志鹏,倪育淳

(山西省中医院研究院,太原 030012)

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最常见的方法,化疗药物不仅对全身器官有不良反应,而且对输注部位同样有不同程度损伤,最多见是对浅表静脉损伤,轻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重者则出现局部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出现溃口流脓,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1]。现在化疗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使得化疗性静脉炎变得更为复杂,如何减轻化疗药物外渗等所引起的静脉炎并使之降到最低限度,减轻患者疼痛,顺利完成治疗成为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本院发挥中医特色,自制中药复方藤芷膏运用临床,获得专利技术并且治疗效果颇佳。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 60例患者均为本院肿瘤科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住院部患者,选取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和预防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体质量、身高上无统计学意义。从表2可以看出预防治疗组和预防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均较好,主要分布在80~90分之间,经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KPS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评分低于60分,不能给患者行抗肿瘤治疗(化疗)。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析(±s)

组别 例数 性别(例)男 女预防治疗组 30 12 18预防对照组 30 10 20平均年龄(岁)63±10.1 65±10.7平均体质量(kg)67±10.7 66±10.2平均身高(cm)175±8.1 173±8.7

表2 两组治疗前KPS评分状况 分

1.1.2 肺癌患者诊断[2]1)典型临床症状: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气喘等临床症状。2)肿瘤标志物检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值明显升高。3)影像学检查:提示中央型、周围型肿物以及锁骨上、腹膜、腹腔淋巴结转移和其他脏器等转移;4)支气管镜检查及取活检:纤维内镜可看到病变形态和性质、肿物所处位置并取活检、刷片和照相,送检后病理学确诊为肺癌。5)经胸腔的穿刺活检:在CT指导下行活检穿刺,送检后病理学确诊为肺癌。6)胸水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7)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

1.1.3 纳入标准[3]1)肺癌临床症状,以病理学阳性优先纳入。2)自愿行GP全身化疗方案的患者。3)年龄在18~70周岁。4)入组前1周期内未行化学治疗。5)无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6)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以上。7)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知情,自愿入组。

1.1.4 排除标准 1)拒绝行GP全身化疗方案的患者。2)不能耐受GP方案化疗患者,化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3)缺乏自我评价患者。4)有精神和智力障碍患者。5)妊娠期妇女。6)体质虚弱患者。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1.1 预防对照组 本组患者行GP全身化疗2周期,具体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天、第8 天静脉滴注(ivgtt);顺铂 70mg/m2,第 1 天至第 3 天ivgtt,21 d为1个周期[4]。医用碘伏:由哈尔滨同盛卫生材料厂提供,注册号:黑哈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1640020号,产品标准:YZB/黑哈0021-2009,输注化疗前静脉穿刺手臂外周涂擦碘伏,范围为穿刺处静脉回流以上部位,至手肘,均匀涂抹,厚度约2 mm,用量约2 mL,涂抹处用保鲜膜覆盖,每日1次,每次3 h,连续3 d。如出现静脉炎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1.2.1.2 预防治疗组 本组患者行GP全身化疗2周期,具体方案:吉西他滨第1天、第8天1 000 mg/m2ivgtt;顺铂 30 mg/m2,第 1 天至第 3 天 ivgtt d1-3,21 d为1个周期[4]。复方藤芷膏:山西省中医院制剂室提供,输注化疗前静脉穿刺手臂外周涂擦中药复方藤芷膏,范围为穿刺处静脉回流以上部位,至手肘,均匀涂抹,厚度约2 mm,用量约2 g,涂抹处用保鲜膜覆盖,每日1次,1次为3 h,连续3 d。如出现静脉炎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1.2.1.3 对症处理 输液处疼痛加剧、红肿较明显者,局部注射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100 mg进行封闭治疗,连续用3 d,每日注射1次,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5],同时嘱患者抬高患肢,静卧休息。也可以用冰块冷敷局部,不仅可收缩血管,减少对药物的吸收,而且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局部疼痛[6]。方法:局部间断冷敷,每次塌敷25 min即可。

1.3 观察指标

1.3.1 静脉炎临床症状通常分为轻、中、重3型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通常分为轻、中、重3型

1.3.2 化疗性静脉炎分级 通过数字分级法将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分成0~4级[7]:没有症状为0级;局部皮肤轻微发红,可伴有轻度疼痛为1级;局部红肿,疼痛感较强为2级;局部疼痛、红肿较明显,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为3级;局部皮肤红肿不可触及,疼痛感剧烈,无法忍受,并且可沿静脉走向触及的索状物,其长度必须大于2.5 cm同时有脓液渗出为4级。

1.4 评定标准 评价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痛处的炎症程度及临床症状[8]。将其分为未发生静脉炎、轻度静脉炎、中度静脉炎、重度静脉炎4种情况。未发生静脉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并且无炎症发生;轻度静脉炎:轻微疼痛感,痛处无炎症发生;中度静脉炎:有疼痛感,可以耐受,痛处有炎症发生,伴微红肿;重度静脉炎:疼痛剧烈,无法忍受,炎症发生较重,伴有流脓。

2 结果

如表4所示,预防治疗组未发生静脉炎和轻度静脉炎有效率分别为53.3%,33.3%;预防治疗组静脉炎0和1分级有效率均为53.3%,33.3%;如表4所示,预防对照组未发生静脉炎和轻度静脉炎有效率分别为 16.6%,30.0%;如表 5 所示,预防对照组静脉炎 0 和 1 分级有效率分别为 16.6%,30.0%;如表6所示预防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6.6%,预防对照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46.6%,预防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预防对照组总有效率,故可认为预防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预防对照组。如表9所示预防治疗组静脉炎分级有效率为86.6%,预防对照组静脉炎分级有效率为46.6%,预防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预防对照组总有效率,故可认为预防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预防对照组。

表4 静脉炎治疗2周期前后症状比较 例(%)

表5 静脉炎治疗2周期前后静脉炎分级比较 例(%)

表6 静脉炎治疗2周期前后临床症状比较 例(%)

3 讨论

静脉炎首次症状是局部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按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穿刺处有脓液,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9-10]。所以为了解决输注化疗药出现并发症,本院自制中药复方藤芷膏[11],是藤黄、白芷、浙贝母、生大黄、广木香、冰片、薄荷等中药磨成药粉加凡士林调配而成,最后制成膏,运用临床。以藤黄为君药,藤黄清热解毒、利湿,白芷、浙贝母、广木香为臣药,白芷有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浙贝母散结消痈;广木香具有行气止痛,配生大黄、冰片、薄荷,增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排脓等作用。

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藤黄中主要药理成分为藤黄素,藤黄素具有明显的消肿抗炎作用,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足跖棉球肉芽肿性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白芷主要的抗炎成分是白芷毒素,其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13];浙贝母主要抗炎成分是浙贝甲素和浙贝乙素,将75%乙醇提取物2.4 g/kg浙贝母灌入大鼠胃内,经验证浙贝母有较强镇痛、消炎作用[14];大黄具有抗炎、活血作用,多种动物实验表明,大黄煎剂对大鼠腹腔血管渗出性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增生的炎症均有抑制作用[15]。中医复方藤芷膏预防肺癌化疗后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且廉价,当以广泛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静脉炎局部肺癌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相关性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