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9-01-04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6期
关键词:消融术消融微波

李 刚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河南 南阳 450003)

8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到中晚期,且患者年龄大,多合并其他基础内科疾病,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介入、放疗、化疗等是其主要治疗方法[1-3]。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介入疗法,我院对肺癌患者应用该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选取7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介入疗法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肿瘤科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男49例,女21例;年龄52~76(62.3±4.5)岁;病灶直径2.4~7.9(5.2±1.5) cm;临床分期:Ⅲa期38例,Ⅲb期32例。全部患者均无手术适应证或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其中34例患者术前接受全身化疗无效。

1.2 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CT检查,全面了解肿瘤病灶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等,并进行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介入治疗。选用MTC-3型冷基循环多功能微波手术器械,微波刀冷却恒流泵、微波消融刀等,患者术前30 min肌注10 mg吗啡。术前经CT定位穿刺点,进针方向、深度以及消融方案,常规消毒铺巾后,使用质量分数2%利多卡因进行皮肤到壁层胸膜的局部浸润麻醉,将冷循环微波刀刺入肿块远端,确定位置无误后固定穿刺针,连接生理盐水进出管和微波管,开通水流循环系统,根据病灶大小、病灶周围组织器官情况选择功率为40~80 W,进行肿瘤的消融治疗,肿瘤直径<3 cm者采用单刀消融,肿瘤直径≥3 cm者采用双刀消融,治疗时间5~20 min。治疗期间嘱咐患者保持平静呼吸,治疗结束拔针时叮嘱患者屏气,缓慢拔除穿刺针,一边消融一边拔针,以免出现出血或针道肿瘤转移。术后经CT检查观察病灶是否充分灭活以及有无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毕拔除微波刀,关闭仪器,穿刺点无菌包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3 d,必要时给予止血、抗感染、镇痛、止咳等常规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4]。

1.3 疗效评估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病灶变化。于术后6个月应用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评估近期疗效。完全缓解:肿块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部分缓解:肿块缩小超过50%,持续时间超过4周。稳定:肿块缩小不足50%或无变化。进展:肿块增大或是出现新的肿瘤病灶。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计算治疗有效率。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入组70例患者经介入治疗1个月后复查胸部CT,有65例患者病灶体积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区域中央凝固坏死,周围的密度增高。治疗3个月后复查CT显示,32例病灶基本消失,34例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仅有4例病灶与术前变化不大。治疗6个月后评估显示,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50例,稳定4例,进展1例,治疗有效率92.86%。

2.2 不良反应本组70例患者术后治疗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胀痛感,但较为轻微,未经处理即缓解。术后低热4例、肺部感染2例、轻度胸腔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无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首选方法,但是据有关报道指出80%~90%的肺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能给予姑息性放、化疗,而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严重,许多患者无法完成治疗过程,影响治疗效果[5-6]。随着介入疗法的发展进步,其已在肺癌治疗中取得显著成就[7-8]。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组织中的电解质离子或极性分子等,在微波的作用下高速振动,使得与周围的其他离子或分子发生碰撞生热,热能被组织吸收导致温度升高,而肿瘤组织具有不耐热的特点,当肿瘤组织内部温度超过60 ℃时,则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导致不可逆坏死,达到杀灭肿瘤细胞作用[9]。微波产生的高温可破坏肿瘤病灶的血管,减少血供,预防肿瘤的扩散和转移。灭活的肿瘤组织产生热休克蛋白,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效应[10]。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是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微创介入疗法,该疗法利用微波消融灭活肿瘤细胞,利用冷循环系统控制微波消融术的局部损伤,明显降低皮肤烫伤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11]。另外,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具有独特的微电脑全自动控制系统,治疗过程中能自动调节输出的电阻、电流、功率,降低手术风险。经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后,肿瘤组织会发生显著凝固型坏死。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患者经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治疗后有效率为92.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证实该介入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疗效确切。廖江荣等[11]认为CT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术治疗晚期周围型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对于瘤体直径≤5.0 cm的肺癌患者。汪超等[12]对放疗后残存的肺癌病灶采用微波消融术治疗,发现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时间。

在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操作中,其难点主要在于穿刺点的定位,若穿刺次数超过2次,会发生气胸,进而无法定位;若穿刺针接近细支气管,在消融治疗中可能引起患者的剧烈咳嗽,导致消融针移位现象或无法顺利完成。为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消融针尖端需位于肿瘤的有效部位,位于肿瘤正中接近远端边缘,从而达到彗尾状消融效果,这要求医师具有极强的三维空间感和熟练的操作技巧。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当肺癌病灶接近于肺门时,患者咳嗽反射导致消融治疗效果不佳;病灶邻近大血管时,因血流变效应导致消融时间过长、消融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的是CT引导下穿刺定位,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保证穿刺定位的准确性,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冷循环微波肿瘤消融术在肺癌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是该疗法也有其缺点,临床医师应用时需严格把握适应证,保证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猜你喜欢

消融术消融微波
消融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消融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