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原发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道

2019-01-04廖媛陈易华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指状组织细胞电镜

廖媛 陈易华(通讯作者)

(1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 四川 成都 651000)

(2 成都军区总医院病理科 四川 成都 610083)

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被认为起源于共同的造血前体细胞,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组织细胞肉瘤、Langerhans细胞肉瘤/肿瘤、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sarcoma,FDCS)及其他未分类DC肉瘤同属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H/DC)肿瘤组,由于罕见,极易误诊。本文对1例胃原发并转移到肝脏的IDCS的组织来源、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并复习相关文献。

1.资料和方法

2018 年我院诊治1例IDCS,手术切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PV-9000法,抗体S-100、Vimentin、Ki-67、CD68、HMB45、EMA、CK、CD34、CD21、CD35、CD5、CD20、CD1a为北京中杉公司产品。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患者,男,59岁,初次于外院就诊:胃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隆起糜烂型),胃体巨大溃疡,胃癌?然后在我院就诊:诊断为胃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并转移到肝脏,术后转院,现在病人情况不佳。

病理检查,大体观:胃小弯靠近贲门处见一隆起型包块,质硬,未见包膜;肝脏切面见一包块,灰白质硬,与周围界限不清。镜检:胃和肝脏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呈梭形、卵圆形,有的区域排列成旋涡状,分布在正常组织中。瘤细胞的胞质丰富,界限不清;细胞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仁较清楚。瘤细胞的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5~7个/10HPF,间质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1]。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和Vimentin,Ki-67增值指数(+,20%),CD68(灶+);CD1a、HMB45、EMA、CK、CD34、CD21、CD35、CD5、CD20均阴性。

3.讨论

3.1 临床特征

IDC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多发生于成年人,男:女约为1.4~1.5:1,中位发病年龄约为46岁,其病因尚不明确。多表现为淋巴结缓慢无痛性肿大,很少出现肿瘤相关的全身症状[2]。病理特点大体多为境界清楚的质硬肿块,切面灰白,灶性出血坏死[3]。镜下观察: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呈束状、旋涡状或弥漫排列,瘤细胞圆形、卵圆形到梭形,细胞界限可不清,卵圆形核,胞质嗜酸性,瘤细胞轻-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5~15/HPF,可有少量多核巨细胞[4]。本例具有上述典型形态。

3.2 免疫表型

免疫表型与正常IDC的免疫表型相同。2002年国际淋巴瘤研究协作组根据推荐应用CD21、CD1a、S-100、CD35、CD68、溶菌酶一组抗体作为常规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的初筛抗体[5]。

本例免疫组化IDCS瘤细胞特征性的表达S-100蛋白,CD68,Vimentin,而不表达滤泡树突状细胞(CD21、CD35、CD1a)、T细胞和B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及HMB45、EMA、CK、CD34、CD21、CD35。瘤细胞间浸润的淋巴细胞大多为T细胞,极少数为B细胞。

3.3 鉴别诊断

IDCS的诊断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标准。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肿瘤细胞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超微结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排除其他组织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

临床上需与以下疾病鉴别:(1)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瘤细胞多呈梭形合体状,缺乏多形性,呈漩涡状排列,异型性不如IDCS,坏死极少见,CD21和CD35、CD23阳性,S-100阴性,电镜下瘤细胞不呈复杂的长指状突起,可见桥粒连接。(2)朗格罕细胞肉瘤(LCS):细胞呈圆形、卵圆形,胞质丰富,核呈肾形,可见核沟,背景有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瘤细胞S-100和CD1a阳性。电镜下瘤细胞无长指状突起,胞质内有Birbeck颗粒。(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肿瘤好发于四肢,瘤细胞呈多形性,可有瘤巨细胞,组织细胞富于胞质。纤维母细胞疏密不一,细胞呈漩涡状或车辐状排列。瘤细胞CD68和Mac387阳性。电镜下可见不同形态的组织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溶酶体多见。

3.4 IDCS的治疗

目前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文献报道中多采用非霍奇金或者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但对药物反应差异性显著,仅有少量患者达到完全缓解[6]。高文瑾等[6],Olnes等[7]报道采用霍奇金病的ABVD方案化疗,有的病人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年后仍无复发迹象。但有一例虽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但3个月后出现骨髓及肺部浸润。Rupar等[8]报道对于局限病变,有学者主张手术完整切除后局部放射治疗[9]。

IDCS的预后不佳,特别是起病时病灶已播散的患者,预后更差。文献报道,无论患者是否接受系统化疗,其中位生存期仅9个月。本例患者由于转移,所以无法得知治疗及预后情况。

4.文献复习

树突状细胞肉瘤发病率低,多为个案报道,误诊率高,治疗尚不规范[10]。

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发生部位及预后不同,IDCS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以颈部好发,进展迅速,预后较差。Pillay[11]等报道了4例儿童指突状树突状细胞肉瘤,其中1例在结内,3例在结外。而FDCS1/3发生在结外,以头面部为主,生长相对缓慢,预后较好。IDCS发生在结外的比较少见,且原发胃的未见报道。

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国内文献共报道6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9~4l岁,发生在颈部淋巴结病例3例,腋窝淋巴结病例1例,纵隔淋巴结病例l例,胸壁皮肤病例l例。肿瘤最大径2.8~8.0cm(中位6.0cm),5例随访2~17个月(中位10个月),无病生存时间2~15个月(中位10个月),3例复发死亡,18个月总生存率40%(2/5),l例手术后失访[12-15]。

综上所述,IDCS病理形态及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依靠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单发病变预后较好,而多发或者多器官累及者预后较差。

猜你喜欢

指状组织细胞电镜
转录因子PDIDSM_85260对指状青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验案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
——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花青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GST-π表达的影响
竹斑蛾触角感器电镜扫描观察
电镜成像方式对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结果的影响
宫颈癌组织细胞中Numb基因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拔伸松动手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电镜下软骨超微结构的影响
儿童富于T/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一例伴文献复习
提高电子显微镜使用效率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