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00例中小学生近视现状调查分析

2019-01-04范璟文科项鹂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低度屈光度屈光

范璟 文科 项鹂

(1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眼科 四川 成都 610051)

(2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耳鼻喉头颈外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3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四川省康复医院眼科 四川 成都 610036)

我国近视发病率逐年增加,而据不完全统计高中毕业时近视患病率大于95%[1]。近视患病会有家族聚集、遗传倾向,对社会健康水平和个体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近视患病的高发年龄为初中三年级至高中毕业期间。本文对我市部分在校生3000名连续2年进行动态眼屈光状态调查,分析在校生眼屈光分布及变化趋势,并总结预防视觉影响的时间段及相关因素,指导学生和家长及早采取预防近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校生3000名,对象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十二个年级6000只眼。其中男生50.9%(1527/3000)、女生49.10%(1473/3000),年龄7-19岁,平均年龄(13.6±2.3)岁,各年级人数:小学1000名(一年级198名、二年级172名、三年级149名、四年级156名、五年级154名、六年级171名),初中1000名(一年级301名、二年级309名、三年级390名),高中1000名(一年级356名、二年级289名、三年级355名)。

1.2 方法

使用NIKON SPEEDY-K全自动验光仪采集睫状肌自由活动状态下的动态眼屈光指标。检查项目:视力表测视力;使用眼科专业方法和相关设备检测学生色盲、眼压、眼底、角膜等;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近视患病史、饮食习惯、用眼情况、家族直系亲属视力情况等。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均为从事眼科工作医护人员。

1.3 视力判断标准[2]

参照《中华眼科学》(2005年第二版)视力诊断标准:远视>+0.75D;正视-0.50D~+0.50D;近视低度>-0.50D~-3.0D;近视中度>-3.0D~-6.0D;近视高度>-6.0D。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计算屈光度及均值,对远视、正视、高中低度近视进行比例构成分析。计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结果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时,使用ANOVA计算,反之使用Kruskal-walis计算。

2.结果

2.1 视力变化趋势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屈光状态为远视、正视构成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随着年级增加低中高近视比例逐渐呈增高趋势。

2.2 远视和正视比例下降情况

小学一年:远视7.07%(14/198),正视46.46%(92/198);高中三年级:远视2.25%(8/355),正视4.79%(17/355)。

2.3 低度近视波动范围

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低度近视从40.00%(400/1000)升高至62.41%(812/1301)。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一年级低度近视维持48.16%(653/1356)。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低度近视维持45.90%(459/1000)。

2.4 中度和高度近视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

小学一年时,中度近视5.56%(11/198),高度近视0.51%(1/198);初中一年级时,中度近视36.88%(111/301),高度近视7.64%(23/301),高中三年级时,中度近视44.79%(159/355),高度近视12.68%(45/355)。

2.5 屈光度变化差值

从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年近视化-0.21D。近视化年增长于12岁和15岁缓进,分别是+0.24D和+0.21D,于10岁、16岁及19岁出现递增,分别是-0.26D、-1.30D和-0.45D。

3.讨论

近视具有发育和进行性表现,正视眼球会不断近视化渐变,近视程度逐渐由低度发展到中度甚至高度,会出现跳跃缓进和速增现象[3]。本研究使用全自动验光仪检测中小学生屈光状态结果提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出现近视化,在高中三年级达到中度近视44.79%,年平均近视化-0.21D。近视化在12岁和15岁是缓进年龄,而在10岁、16岁和19岁为递增年龄。其可能的原因是中小学生过早过度眼球正视化,随着年龄增长,角膜和晶状体屈光度不能补偿,从而出现近视[4]。因此学龄前通过检测屈光状态,可预测上学期间近视化。且学前充足的远视缓冲可明显降低近视发生或近视程度。

本调查得出随着年级增加远视、正视比例下降,近视比例增加,中高度近视增加比例更大。需要在学龄期间控制近视患病,一旦发生近视,不可逆且随着用眼的增加[5],近视程度逐渐加重。

综上,近视防控时间重点放在学前和10~16岁,指导中小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通过医源性手段干预近视化,延缓近视发生发展。

猜你喜欢

低度屈光度屈光
青少年中低度近视控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的联合应用效果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中药日钟阴阳方控制低度青少年近视的效果分析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LEEP治疗中老年妇女宫颈上皮内低度瘤样病变疗效初评
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