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瘫的中医康复护理进展分析

2019-01-04曾祖英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
关键词:面瘫情志康复训练

曾祖英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重庆 405200)

从病理特征的角度来讲,患者出现面瘫疾病的主要根源在于损伤运动神经元,进而导致面部神经呈现明显的损伤症状。在患有面瘫的状态下,多数患者都会呈现眼裂逐渐变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下垂、鼻唇沟逐渐变浅以及无法皱眉等典型症状[1]。由此可见,面瘫疾病将会给患者带来程度较为严重的身心损伤。与西医的面瘫治疗手段相比,中医康复护理更多关注于患者的情志,并且运用局部护理以及发泄解郁等方法来协助面瘫患者达到尽早康复的效果[2]。

1.对于面瘫患者进行全面的情志护理

很多面瘫患者由于无法承受突发性的面瘫疾病打击,因而陷入程度比较严重的焦躁、紧张与恐惧心理。同时,面瘫患者由于惧怕自身的丑陋容貌,因此呈现突显的社交障碍心态,进而诱发了忧愁与恼怒的情绪。依照中医康复护理的基本思路,对于面瘫患者必须施以综合性的情志护理,运用移情治疗方法、情志相胜法以及其他治疗措施来辅助开展患者情志护理[3]。同时,对于面瘫患者还需要重点施以发泄解郁的中医护理措施,保证面瘫患者能拥有良好的情绪。

例如对于移情疗法来讲,医护人员应当做到耐心疏导面瘫患者的内心情感,确保面瘫患者可以做到消除目前承受的紧张与压抑心态,忘记烦闷与病痛。因此在运用移情疗法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于面瘫患者需要始终保持和蔼与耐心的态度,帮助患者最终达到心神稳定的良好状态。此外,运用发泄解郁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引导面瘫患者倾诉目前承受的各种不良情绪,在发泄患者情绪的基础上逐步化解抑郁,重新恢复身心舒畅的状态[4]。

2.按摩治疗以及主动训练

2.1 穴位按摩治疗

穴位按摩治疗主要针对于面瘫患者的太阳穴、下关穴、攒竹穴以及阳白穴进行按摩,进而达到熄风通络以及宣肺通窍的良好治疗效果。患者如果表现为风热型面瘫的情况,则需要运用祛风通络以及倾泻肝火的方式来进行中医治疗。此外,对于气血不足导致出现面瘫的患者而言,则应当重点按摩患者的足三里穴以及合谷穴,经过反复按摩确保达到养络牵正以及滋阴潜阳的良好治疗效果。

具体在进行面瘫的局部按摩时,主要集中于患者下眼睑以及上眼睑的部位,确保维持均衡的按摩动作力度,并且持续进行五十次左右的患者眼部按摩。在按摩过程中,两侧面部应当贴紧手掌面,以便于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并且达到血液循环有效促进的目的。按摩顺序为首先进行额头部位的按摩,然后逐渐过渡至患者两侧的面部位置,确保按摩力度的均匀性[5]。

2.2 鼓励面瘫患者开展主动训练

面瘫患者如果未能主动配合面瘫的康复治疗,则很难获得最佳的面瘫治疗实效。对于面瘫患者为了促进其实现尽快的康复,那么必须鼓励面瘫患者开展主动性的面瘫康复训练。具体在开展主动性的面瘫康复训练中,关键在于频繁活动面部肌肉,避免面瘫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的肌肉萎缩以及肌肉麻痹现象,最终达到有效恢复面部肌肉张力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患者开展面部康复训练主要涉及眼轮匝肌、额头部位肌肉、口轮匝肌、脸颊部位肌肉、上唇肌肉与鼻根肌肉等。

具体在完成主动的面瘫康复训练时,医护人员应当引导面瘫患者每日重复两次至三次的吹口哨以及皱眉动作,并且要求患者对镜检查自身的动作。在面瘫患者可以承受的面部动作强度范围内,需要尽可能重复多次的面瘫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增强战胜面瘫疾病的信心。经过循序渐进的面瘫康复训练,患者面部肌肉即可缓慢恢复原有的肌肉力量,并且呈现皮肤温度上升、面部肌肉红润以及血管扩张的良好现象,矫正不协调的面部肌肉动作。

3.总结

经过分析可见,对于面瘫康复护理如果能做到有效运用中医手段来进行,那么需要做到关注全方位的患者情志护理。同时,运用中医康复护理还要鼓励面瘫患者完成相应的自主训练,并且施以面部的局部按摩、穴位按摩以及针刺治疗。在温差较大的季节里,面瘫患者需要做到谨慎避免邪气与风寒侵入体内,尤其是袭击面部神经。如果有必要运用电扇,则应当避免面部直接受到固定方向的风吹。此外,面瘫患者还要保持定期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步达到面瘫康复的效果。

近些年以来,中医康复护理已经能够全面运用在促进面瘫康复的领域中,并且表现了优良的康复护理效果。中医康复护理如果能正确运用于面瘫护理与面瘫康复治疗,则可以达到病程缩短、疗效提升以及杜绝面瘫后遗症的重要效果。在此前提下,目前关于推广施行中医康复护理的举措应当能够进行延伸,并且在社区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的领域运用以上的面瘫护理方式。通过有效运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方式,应当能够保障面瘫患者得以迅速的恢复,对于患者防护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也能全面予以增强。

猜你喜欢

面瘫情志康复训练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