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重度痔对患者应激水平及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2019-01-04胡自康苏春志韦万程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外痔肛管肛门

胡自康,李 维,苏春志,韦万程

(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痔为肛肠外科的常见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特别是针对重度痔患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1]。外痔剥切术及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临床中针对痔的常见手术方法。外痔剥切术在临床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该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度痔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近年来PPH术在临床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本次研究中采用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重度痔患者,观察患者应激水平及术后肛门功能的变化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高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的重度痔患者共116例。纳入标准:(1)诊断参照《痔诊治暂行标准》中关于痔的诊断标准[2],诊断为重度痔(Ⅲ度或Ⅳ度);(2)年龄30~65岁;(3)临床资料完善;(4)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2)合并重要脏器疾病;(3)既往合并肛周直肠手术患者。将11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50.01±5.74)岁,病程 5~22年,平均病程为(12.50±3.17)年,Ⅲ度患者41例,IV度患者17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82±5.02)岁,病程 7~20 年,平均病程为(13.02±3.05)年,Ⅲ度患者38例,IV度患者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并检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向患者讲解手术的过程及意义。手术当天给予患者开塞露共80 ml塞肛,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外痔剥切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经骶麻后常规消毒铺巾,经扩肛器充分暴露痔核,依据位置取尖端向外、远端距皮肤约为2.0 cm左右处做V形切口,用钝、锐结合方法将痔核剥离直至齿状线上,具体约在齿状线0.5 cm以上,切除痔组织,经止血后结束手术。观察组采用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取俯卧位,经骶麻后,扩肛后导入CAD33使痔脱垂,并使脱垂黏膜进入套筒,采用2-0 Prolene线在齿状线上方起针,顺时针荷包缝合,将痔吻合器旋开,底钉座置入荷包线上,经闭合后拿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若有出血则采用吸收线缝合,完成PPH术。

1.3 观察指标

(1)应激指标[3]:在治疗前后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应激指标的检测,包括血清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II(Ang-II)、醛固酮(ALD)。(2)肛门功能指标:采用Wexner便秘评分观察肛门失禁情况,评分等级为0~4级,分值为0~2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肛门失禁越严重[4];采用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评估患者的便秘情况,评分等级为0~4级,分值为0~32分,分值越高则表明便秘情况越严重[5];检测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激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r、Ang-II和AL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 Cor、Ang-II和 AL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Cor、Ang-II和ALD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激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激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对比,bP<0.05

组别对照组(n=5 8)A L D(n g/L)2 8.4 1±2.1 3 3 4.6 4±2.0 8 a 2 7.8 9±2.6 4 3 0.0 1±2.2 3 ab时间观察组(n=5 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 o r(n g/m l)2 2 0.1 2±2 5.6 7 3 0 1.5 2±2 8.4 6 a 2 1 8.4 6±2 4.3 7 2 4 3.6 1±2 1.5 4 ab A n g-I I(n g/L)3 6.0 4±4.1 2 5 1.1 2±4.1 8 a 3 5.8 9±4.0 6 4 0.1 3±4.2 5 ab

2.2 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P<0.05)。见表2。

3 讨论

表2 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同时间点对照组对比,bP<0.05

组别对照组(n=5 8)肛管静息压(m m H g)5 4.8 5±3.5 2 4 2.4 5±3.0 1 a 5 5.0 1±3.0 5 3 0.0 2±2.8 6 ab时间观察组(n=5 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W e x n e r便秘评分(分)5.5 1±2.5 2 4.4 6±2.1 3 a 5.3 1±2.7 0 3.1 2±1.7 5 ab C l e v e l a n d c l i n i c失禁评分(分)1 0.4 1±2.2 1 1 7.4 2±2.3 1 a 1 0.8 4±2.1 3 1 4.1 3±2.0 1 ab肛管最大收缩压(m m H g)1 1 9.4 1±1 2.5 6 1 1 0.0 5±1 1.1 2 a 1 2 0.0 1±1 3.0 5 1 0 1.1 3±1 2.4 7 ab

PPH手术能扩肛、进行黏膜切除,能在齿状线上方进行环形切除,能有效固定黏膜组织,阻断痔上动脉的血供,临床运用疗效较高[5-6]。针对重度痔,因手术治疗时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患者在治疗后耐受力下降,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是观察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应激指标中Cor、Ang-II和ALD水平是评估机体应激程度的重要指标。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外痔剥切术与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r、Ang-II和ALD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上升(P<0.05),表明经过手术治疗后机体的不良应激反应出现。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Cor、Ang-II和AL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表明观察组的机体不良应激反应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经过治疗后,评估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较对照组下降(P<0.05)。肛管直肠能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齿状线在局部感觉功能中占重要地位,在痔疮手术中破坏相关的结构组织会导致肛管直肠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便秘及肛门失禁,PPH术因在痔核上方进行黏膜环状切除,不会伤及肛门括约肌[7-8],因此不会影响相关功能。

综上所述,PPH术加外痔剥切术治疗重度痔患者,能有效改善应激水平和肛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及运用前景。

猜你喜欢

外痔肛管肛门
有“痔”不在年高,防痔不分老幼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肛门瘙痒不止为哪般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治痔疮,对症选药很重要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有了痔疮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