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对其就业意向的影响

2019-01-04麦静怡刘晓婷喻雅真李知伦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意向医患医学生

麦静怡,刘晓婷,喻雅真,刘 欣,李知伦,孙 欣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9)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且双向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景中的具体反映[1],是医方与患者间由于发生医疗行为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2]。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日益恶化,医患暴力事件层出不穷[3],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工作培养周期长,专业性强,能否科学地选择职业,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表明[4],近几年来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医院对医学生高学历的要求以及医学生就业期望高等原因,使得医学生就业成了问题,加之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无形中加剧了毕业生从医的压力,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次课题紧扣社会热点,通过调查在校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对医学生就业意向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医学生的择业能力与就业信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以及长沙医学院的在校本科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开放式半结构问卷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医学生;理解及配合研究小组成员开展研究活动的医学生。排除标准:在校读研的研究生。

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8%。其中女生共271人,男生共116人;护理专业共有151人,基础专业共有19人,口腔专业共有9人,临床专业共有75人,药学专业共有56人,针灸推拿专业共有24人,中医专业共有53人。

1.2 方法

1.2.1 工具(1)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性别、年龄、户口所在地、所在院系、所在年级、担任学生干部情况、父母文化程度等信息。(2)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问卷。参考张桐叶[5]编制的“医学研究生对医学院校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调查问卷”且经过专家审核制订“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问卷”,问卷共12个条目,包括认知程度、医患关系意见以及所倾向的医学教育等问题,综合反映医学生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情况。(3)医学生就业意向问卷。参考王念[6]编制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经过专家审核制订“医学生就业意向问卷”,问卷一共15个条目,分别从期望的“就业行业”“就业地区”和“就业薪酬”3个维度反映医学生的就业意向,根据所选就业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就业薪酬期望值的高低进行加权组合,综合为反映就业意向的指标。

1.2.2 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资料经检查和校对后,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医学生一般资料与就业意向的关系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与就业意向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387名本科在校医学生中,64.3%的医学生医患关系现状处于比较了解水平,仍有30.0%的医学生表示对医患关系现状不太了解。3.9%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现状处于和谐的状态,43.2%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一般,53.0%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现状呈冲突、紧张的状态。52.7%的医学生表示媒体报道是他们医患关系认知的主要获取途径,其余的依次为相关教师讲述(25.1%)、社会舆论(17.3%)、亲身体验(3.4%)和与同学交流(1.6%)。88名(22.7%)医学生表示在校期间进行过医患关系认知方面的专门培训,但仍有77.3%的医学生表示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91.7%的医学生表示有必要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等课程。见表1。

表1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

2.2 不同特征医学生的就业意向情况

本次调查的387名医学生中,男生116名,女生271名;户口所在地:农村266名,城镇121名;独生子女104名。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期间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和兼职情况的医学生就业意向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医学生就业意向得分情况

2.3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与就业意向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度与毕业去向、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呈正相关(P<0.01或P<0.05);认知培训与就业意向、毕业去向呈正相关(P<0.01或P<0.05)。见表3。

3 讨论

表3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与就业意向的Pearson相关分析

3.1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

本研究调查显示,64.3%的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呈比较了解水平,53.0%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是冲突、紧张的状态,与刘嘉祯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持较消极的态度。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仅有37人(9.6%)对所学专业非常感兴趣,还有大部分医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体现了消极的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专业认知与学习态度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与李彬彬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还有研究表明[9],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充分了解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媒体报道 本研究结果显示,52.7%的医学生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来源于媒体报道,也有少数学生表示医患关系认知来源于相关教师讲述、社会舆论、与同学交流和亲身体验。有学者提出[10],医学生使用自媒体的频率较高,然而当前不良医患关系的社会舆情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对医学生的专业热爱度和择业观造成了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发现,面对媒体对于医患冲突的报道,83.5%的医学生保持理性思考、自己权衡的态度,但仍有少数的学生选择相信报道,而对于报道的负面信息没能自我排解,对自己学业和就业上造成了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我国政府应合理管理各个网络媒体,使社会媒体的报道更具有合理性、真实性,正确引导医学生及各人群对医患关系的认知。

3.2.2 医学教育 目前我国教育水平在逐年提升,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革,但依旧存在缺陷。本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77.3%)医学生表示在校期间没有进行过医患关系认知的专业培训,说明我国医学教育未深入涉及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方面的教育。同时发现大部分医学生表示有必要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等相关课程。超过2/3的医学生认为加强临床实践、加强院校教学与实习合作、发挥导师模范带头作用和发挥大众传媒引导作用,有利于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提高医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表明了在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上,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占了主导地位,更能提升医学生兴趣。对此,医学院校更应该重视相关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同时医学院校也可借鉴美国医学院校医学生教育的相关内容[11]。

3.3 不同特征医学生就业意向得分比较

就业意向也称为求职意向,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所进行的职业规划,从而明确自己要从事的职业,是典型的自我认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期间参与过社会活动的医学生比没参与过社会活动的医学生得分高(P<0.05),这可能与个人的兴趣以及自我认同感有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兼职过的医学生明显比没有兼职过的医学生就业意向得分高(P<0.05),在校兼职除了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外,更能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更明确自己的目标,能利用有利资源,使自己抓住更好的机会。

3.4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对其就业意向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度与毕业去向、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表明医学生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对其就业意向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医患关系现状与其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呈正比,与黄书众等[12]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就目前就业环境来看,大部分医学生表示就业压力较大,有15.0%的医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主要是医患关系紧张造成的,有报道称医院有些科室越来越难招到医学毕业生。据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作为医务人员的父母不希望子女学医的比例不断上升,2002年为53.96%,2009年为62.49%,2011年为78.01%[13]。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薪水的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在5 000元以上,工作地区普遍希望在大城市,这容易让医学生因求职意向过高而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发展。213名医学生表示参加过与未来职业定位有关的培训或讲座,但仍有174名医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说明高校缺乏对医学生进行职业就业的专业培训,使其缺乏自身合理定位,易导致医学生错过机会影响就业,这可能也是医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建议高校管理者及教育人员可在校实行多种形式并举的教育方式以获取就业指导,同时注重对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教育。

猜你喜欢

意向医患医学生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五大洲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