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9-01-04周静雯杨小媛梁亚勇叶慧清黄春花牟一坤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儿科学内化儿科

周静雯,杨小媛,梁亚勇,叶慧清,黄春花,陈 虹,牟一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学科,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儿科学教学分为理论课、见习和实习3个阶段。见习是其中重要阶段,此阶段使学生初步掌握儿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对儿科学的兴趣,为今后选择和从事儿科工作奠定基础。当前我国的儿科医生严重不足,高等教育中儿科专业亟待重建,需要加强儿科教学,培养合格的儿科医生。但儿童患者的诊疗难度大和社会就医环境现状又使得医学生对儿科望而生畏,针对儿科学教学的现状,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儿科见习时间从3周变2周,从每日上午见习转变为上、下午见习,见习时每小组的人数从7~8人增为10~12人,使学生感到见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能表达、观摩的机会却减少。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内化水平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等问题。故在原来小课、看录像、床边示教、病例讨论等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对增强学生对儿科学的信心、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儿科人才很有必要。

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mm Model)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近年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推崇[1]。其主要内容是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前置到课堂以外,而把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内化、问题探讨和任务解决放在课内的一种教学模式,即课前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以视频、任务单或扩展资料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并进行多次内化和交流。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再根据课前学习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和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该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内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过程完全翻转过来,是近年来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现笔者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具体实践汇报如下。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2007年美国高中化学教师Jon Bergrnan和Aaron Sams为方便请假的学生课后补课,使用视频录制软件对所授幻灯的讲解过程进行录音,并上传到网络上。这种发授课视频给学生自学的颠倒课堂方式受到师生的喜爱和关注,并广泛实践,在中学、大学中都受到认可[2-4]。在我国的大专院校也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探索,在医学院校中,中西医院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5-7],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的教育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进行学习,这与当前的教育理念非常契合。在儿科临床见习中应用翻转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儿科学的理解。

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优势:(1)体现了以学生为本,重构了学习过程。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将学习流程完全颠倒,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重构。学生课前自学,课堂实现知识的内化,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2)教学内容清晰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翻转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中,为了方便学生自学,教师准备的每一个视频都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教学内容清晰明确,针对性强,学生查找非常方便。(3)方便快捷的教学平台及自由宽松的学习时间。随着手提电脑、智能手机、微信平台等智能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教学平台,教学时间不再拘泥于日常的工作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特点自行安排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将知识内化这一核心环节在课堂上完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内化,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翻转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2.1 可行性分析

所有参加见习的学生均完成了儿科学的理论大课学习,对儿科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带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将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学、教师指导讨论的形式有机串联起来,再次形成新知识的内化,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典型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对象为我校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生,已完成基础及临床课程的学习,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的能力,能够按照翻转课堂教学的要求开展自主学习。

我院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学作为省重点临床专科,病例资源丰富,专科齐全,专科特色明显,治疗手段规范,可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临床典型病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儿科疾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及诊疗思路。

2.2 具体教学流程设计

2.2.1 教学对象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进行见习的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共6组,每组8~10人,每组见习时间两周,共50人。

2.2.2 方法(1)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教师准备:理论学习方面的内容:在儿科传统教学见习中,对于少见病及季节性疾病、两周见习中不易见到的病例,如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往在见习第二周通过现场观看录像学习,本研究将发热出疹性疾病的视频在第一周末上传至网络(或QQ群或微信群),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有哪些常见儿科发热出疹性疾病?这些病的流行季节?传播途径?潜伏期?主动和被动免疫措施有哪些?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血液病、肾脏病等基础病患儿的预防措施?操作方面的内容:小儿骨穿、腰穿。将操作视频在见习第一周中期上传至网络(或QQ群或微信群),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备物、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交代注意事项等。病例讨论方面的内容:将病房中患儿的病例资料视频在第一周末上传至网络,并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诊治新进展等。病例讨论包括呼吸、消化、血液、肾病等各系统疾病。教学资源:视频可来自网络、自行录制、儿科已有的资源库。患者资料来自住院患儿、既往住院患儿以及儿科已培训的SP(标准化病人及家长)。

学生准备: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教学视频,查阅相关资料,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以备课堂讨论。

(2)课堂互动: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组内及组间互动,每组派代表展示PPT,教师参与讨论,关键问题上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最终解决问题。

(3)课后练习:通过对学生书写病历、操作、病情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的缺点和不足,追踪指导学生,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并总结教学设计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和安排上进行调整。

2.2.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病例和操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视频制作,所提出的临床问题的提炼。

2.2.4 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通过调查问卷、课后访谈、出科考试等方式进行反馈,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能否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建议,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和内容,保证翻转课堂实施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并乐意继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见表1。

表1 学生对翻转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3 结语

在儿科临床见习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在本科临床见习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利用目前发达的高科技信息传输平台,如何将知识点融入典型的临床病例中去,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能力,都将引起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猜你喜欢

儿科学内化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三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